?

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實踐路徑的理論探索

2019-07-24 10:33李永升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實踐路徑高校輔導員專業化

李永升

【摘 要】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需要具備思想政治教育等相關專業儲備,同時也需要將長期工作中積累的大量的知識、技能以及實踐經驗總結、提煉進行理論創新,更好地為新時代大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這使得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簡要分析了高校輔導員專業化面臨的問題及實踐路徑。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實踐路徑

一、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重要意義

輔導員承載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中堅力量。我們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2017年,教育部令第43號——《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頒布實施,進一步指明了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方向。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與管理人員雙重身份,在高校中最貼近、最了解、最關心學生,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高校輔導員擔負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學生日常事物管理、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多項職責。輔導員專業化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推動校園先進文化建設和科學化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輔導員提升自我價值感、職業認同感、職業歸屬感。

二、高校輔導員專業化面臨的問題

(一)輔導員隊伍不穩定造成專業化培養困難

教育部在2014年印發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將輔導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輔導員,其中初級輔導員一般工作年限為1-3年,中級輔導員一般工作年限為4-8年,高級輔導員一般工作年限為8年以上。單純從工作年限來說,8年以上還始終如一堅持在輔導員崗位工作的人不是很多,部分人認為輔導員工作就是個“過渡”工作,是通往行政崗位或教學崗位的“跳板”,一旦條件允許,就會離開輔導員隊伍,部分高校更是將優秀輔導員作為行政干部的人才庫,造成“逢優則轉”,崗位晉升后勢必離開輔導員崗位,造成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性。另外輔導員事務性工作繁雜、職務職級職稱晉升相對困難,即使職稱晉升也缺乏學科支撐,專業化發展相對困難,部分輔導員職業認同感較低,加之高校輔導員隊伍不穩定,這使得輔導員專業化培養更加困難。

(二)輔導員沒有專業依托造成專業化發展困難

目前為止我國尚未設置專門的思想政治輔導員專業,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相關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多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等思政類相關課程,在學生工作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與就業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幾乎沒有涉獵,與嚴格意義上的輔導員培養模式相距甚遠,導致輔導員后期的專業化發展缺乏明確方向。此外部分高校招聘輔導員往往只限制學歷,對專業限制比較寬泛,導致很多輔導員從業者“第一專業”來源不專業,部分專業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跨度較大,評定職稱比較困難,即使職稱晉升后通常也只能享受待遇,沒有學科依托,后期的專業化發展很困難。

(三)輔導員培訓體系不完善造成專業化進程緩慢

目前,在省市級層面一般都設立了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然而這些培訓多是針對骨干輔導員進行的,按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初級、中級、高級的分層級的培訓較少,培訓形式多為專題授課,缺乏實踐環節和個性化、針對性培訓,培訓內容和學生工作實際聯系不夠緊密,缺乏系統性、長期性、預見性,無法滿足新時代高校學生工作的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雖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輔導員隊伍培訓體系,然而培訓過程中缺乏側重,對所有輔導員“一刀切”,缺乏個性化設計,難以滿足不同工作年限、不同發展方向的輔導員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有些高校尚未將輔導員培訓納入學校干部隊伍和師資隊伍整體培訓規劃當中。此外輔導員培訓沒有考核或考核結果應用性不強等現象比較明顯,這也不利于輔導員專業化進程的發展。

三、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實踐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專業化內涵標準

在頂層設計層面,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以及2017年頒布的新《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是關于高校輔導員職業兩份最權威的文件。兩份文件分別闡釋了高校輔導員的職業概況、工作要求以及初級、中級、高級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等;從政策上進一步明確了輔導員的工作要求與職責、配備與選聘、發展與培訓、管理與考核等,是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和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對促進輔導員專業化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部分省市已經配套出臺了相關的文件或規定,然而按照教育部令第43號輔導員工作職責共有九大項,顯然輔導員想在這九大項里都成為專家是極其困難的,另外每一大項的專業化標準不明確,輔導員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職業邊界寬泛模糊,專業化內涵標準不明確。綜上,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離不開頂層設計、政策導向,只有從多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對照九大項工作職責進一步明確每一項內涵標準以及考核辦法,充分考慮輔導員“第一專業”和不同的發展方向分類制定輔導員專業化內涵標準以及考核辦法,從政策層面上保障輔導員專業化的發展。

(二)建立系統培訓制度,探索分層次、分專題培訓模式

2007年教育部建立了第一批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之后部分省市也建立了省市級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基本涵蓋了高校輔導員隊伍各個階段的培訓。然而培訓沒有考核或考核結果流于形式,在輔導員評定職稱職級時應用性不強??梢詫徢芭嘤柦Y果作為輔導員上崗的基礎入門條件,同時按九大項工作職責設計專題培訓以及實踐環節,考核合格授予培訓合格證書,根據參與培訓數量和培訓考核成績,可以授予中級輔導員、高級輔導員資格證書,作為各高校進行輔導員職稱職級評定的必備條件。也可探索建立初級、中級、高級輔導員不同的工資、津貼體系;最后建立輔導員高級研修班,重點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培訓。各高校也應建立系統的輔導員培訓體系,加強培訓結果的考核以及考核結果在輔導員職稱職級評定中的運用。

(三)加強政策保障,暢通輔導員發展渠道

完善的、持續的政策保障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必備條件。高校輔導員具備教師和管理人員雙重身份,導致輔導員的專業歸屬感不明確??梢愿鶕o導員的不同特長和發展方向探索建立研究型輔導員、教學型輔導員、管理型輔導員,根據不同崗位類型確定不同職業標準,加強政策配套。真正落實職稱職級“單設標準、單獨評聘、雙重管理、雙線晉升”,特別是職稱職級晉升后也要從政策上落實待遇保障和持續發展保障,避免“逢優則轉”,或者只有待遇而后續發展受限,對于科研、教學能力強的輔導員鼓勵其參與到思政課、心理課、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的教學研究中去。也可以單獨增列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為有學歷提升需要的輔導員提供師資保障,暢通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渠道。

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保證高校輔導員隊伍穩定、增強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歸屬感、價值感的必然要求,需要國家、省市和高校持續不斷的政策保障,同時也需要輔導員自身樹立終身學習的職業理念,不斷提升自身思想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

[2] 申曉敏.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現狀與路徑探索[J].高校輔導員學刊第,2018(10).

[3] 高冉.輔導員專業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科技視界,2018(10).

猜你喜歡
實踐路徑高校輔導員專業化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論專業化老年媒體的發展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