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背景下高?!皩W、練、干、創一條線”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9-07-24 10:33韓春梅徐艷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轉型

韓春梅 徐艷

【摘 要】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發【2015】7號)文件出臺以后,尤其是學校被確定為轉型發展試點學校以后,河北傳媒學院緊緊抓住校地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定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深入推進以適應轉型發展為要求的教育教學改革,強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積極融入文化及相關產業,突出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培養,錘煉服務社會本領,提升學校育人質量,進一步豐富了學校業已形成的“把學生推到舞臺上,把舞臺搭在社會上”的辦學特色,初步走出“學、練、干、創一條線”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轉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地方本科教育轉型為應用技術型教育,面臨著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等教育模式的調整甚至重新構建。河北傳媒學院作為河北省第一所民辦本科院校,自2015年4月被河北省確定為轉型發展試點學校后,更是對上述問題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實踐。不僅圍繞著“人才培養規格調研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工程”“人才引進與教師再造工程”“校內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工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程”“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工程”進行建設,更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在傳媒藝術類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學校根據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具有形象思維活躍、發散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強、富有創新精神等特點,密切結合傳媒藝術類專業的應用性、實踐性特征,著力打造“學、練、干、創一條線”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是指通過讓學生開設通識教育類和專業基礎課程,為學生打下扎實的文化素養基礎和專業基礎;“練”是指對學生進行課內外的專業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技藝,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適應未來工作崗位;“干”主要是指通過讓學生以實習實踐或其他活動形式參與到仿真項目當中,掌握對具體產業項目的設計、架構、制作、運營、管理的能力;“創”是能力的最高級階段,主要是指創新和創業,幫助學生在掌握項目的基本運營后,走上創新創業道路,獲得全新的職業體驗。

在“學、練、干、創”的過程中,我們強調“項目引領,真學真做”?!绊椖恳I”是將具體的產業項目引入到課堂,以產業項目引領專業教學;“真學真做”是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實驗實訓場所,學習和實踐中所接觸的都是行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真實案例,以此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學到真實工作本領。按照以上“學、練、干、創”的具體要求,結合專業特點,我們積極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通過互動教學、體驗教學、項目教學和翻轉課堂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和藝術感知能力。尤其在轉型發展的實踐中,學校認識到只有采取多種措施,為學生搭建實踐鍛煉平臺,讓學生在實踐教學的舞臺上掌握真本領、硬功夫,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勤學苦練打好專業基礎——傳媒藝術類專業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識底蘊和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因此,學校高度重視學生人文知識素養的養成及專業基本功的訓練,除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足夠數量的必修文化基礎課程外,還構建了通識選修課課程庫,課程門數達300多門;并且引進爾雅通識課,通過網絡選修的形式向學生開放,滿足學生接受通識教育的需求。根據專業需要,開設足夠學時保證學生專業基本功的訓練,并通過在音樂、舞蹈、表演、播音主持藝術等專業開展早功練習,在環境藝術設計、舞臺美術設計和動畫等專業開展定期的外出寫生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勤學苦練的良好品質,練就扎實的基本功,為后續的專業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在課堂教學上,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和課程性質,遵循“學、練、干、創一條線”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改革,重點推行以“學”為目的的案例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以“練”為目的的互動教學法,以“干”為目的的體驗教學法,以“創”為目的的項目教學法。在專業課中運用真實任務、真實案例進行教學,如動畫專業將動畫片《年畫中的傳奇》的制作帶到了課堂,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將河北廣播電臺的欄目《經典回響》的制作內容帶到了課堂,藝術與科技專業將MV《燕趙長歌》帶到課堂等。通過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環境中進行“學中練”、“練中學”,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大幅提升學生的實際專業技藝。

真干實創對接就業崗位——很多專業課教師專業課教師通過作業或學成品展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創意創作和動手能力。日常教學過程中的作業練習鍛煉了學生的創作和實踐能力,鼓勵、支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展覽和比賽,展示創意和作品,激勵了學生在展示自我、拓寬眼界的同時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文化素質修養,鉆研專業知識和技能。近年來,我校學生創新創意能力不斷增強,各學院都有學生的作品參展獲獎,極大的激勵了學生的創作熱情。至此,我們也初步形成了“從作業到作品、優秀作品變產品、產品中出精品”的真干實創教學模式。

學校推進校企的深度融合,并且在許多方面已經呈現出良好發展前景。學校成立河北精英傳承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精英創客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公司以來,通過不懈努力,廣泛承接貫穿多專業教學的大型項目,為實踐教學創造條件,學生參與率達到30%,使實踐教學的舞臺更加寬廣堅實。

學校在校企融合工作中進一步加大力度,通過參與股份形式,將實踐教學中的知識、技能與企業資本、設備、師資有效嫁接,推進了校企融合的深度。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全程參與項目運營,實踐教學價值內涵得到提升。學校結合服務外包產業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共性與特色,引進市場化運作機制,拓展校企融合廣度,面向社會構建以產品創意策劃和視覺設計為主、影視動漫演出為表現形式的軟硬件共享服務平臺,與多家企業單位進行合作,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鄭曉晴,秦昌盛,地方本科高校轉型下的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 藝術評鑒,2019,1:171-173.

[2]李愛英,高等院?!靶F蠛献?、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創新科技,2015(10).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轉型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轉型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灃芝轉型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