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藝術體操教學中形體訓練探究

2019-07-24 10:33劉曉鵬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形體訓練藝術體操大學

劉曉鵬

【摘 要】在進行大學藝術體操教學工作的落實上,形體訓練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合理的進行形體訓練,有助于大學生更好掌握藝術體操的要領,促使大學生在進行藝術體操表演過程中能夠充分彰顯出專業體操表演素質和水平。所以這也要求教師在進行大學藝術體操教學工作的開展上,必須要充分重視形體訓練工作。通過合理的進行形體訓練,確保大學生藝術體操教學效果提升。

【關鍵詞】大學;藝術體操;形體訓練

在大學藝術體操教學層面,強化形體訓練,不僅有助于更好的實現學生形體塑造,同時對實現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操培養也有積極作用。在藝術體操教學上,形體訓練是基礎,更是關鍵,同時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在進行形體訓練的過程中,強調的是學生能更好的進行藝術體操內涵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實現舞蹈和形體知識的結合,從而促使在進行藝術體操的訓練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實現形體塑造。

一、關于藝術體操中的形體訓練

要想明確大學藝術體操過程中形體訓練的對策,首先需要明確什么是形體訓練。

(一)形體訓練的概念

所謂形體訓練,指的是在進行體操訓練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進行體操基本動作的教授,促使學生在進行體操動作的練習上能夠有效的基于自身身體塑造情況,實現體操基本動作和舞蹈的結合。

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教學落實上,形體訓練的核心目的在于通過藝術以及舞蹈知識的融入,促使大學生在形體表達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肢體動作的協調、連貫表達,充分進行不同器官的調動,在促使自身實現運動基本素質改善的同時,實現“美”的形體塑造。應該說,通過進行形體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實現自身身體素質的改善,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出色形體美打造,促使人體能夠視線良好的動作協調性,并能夠結合藝術體操訓練的要求進行肢體動作語言的有效管控,確保大學生通過藝術體操學習,實現身心的良好發展。所以從這個視角來說,藝術體操是一項高雅的運動方式。

(二)形體訓練的價值和意義

合理進行形體訓練,有助于促使大學生在進行藝術體操表演上呈現更完美的動作表達,促使大學生能夠充分實現形體訓練的核心要領,并實現身體綜合機能的全面調動。

首先通過形體訓練,有助于更好的促使大學生實現身體協調能力培養。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教學實現上,考慮到藝術體操本身是一門高雅的藝術,所以其往往會對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在進行藝術體操學習上,要求大學生能夠充分實現身體不同部位的調動,實現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發展。通過進行身體不同部位的協調調動,促使在進行藝術體操的表演上,能夠充分達成身體各部位的靈活調動,確保藝術體操動作呈現的完美和優雅。為此要求在進行形體訓練上要重視動作的優雅感和節奏感。

其次通過合理進行形體訓練,還有助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提升。在進行藝術體操形體訓練工作的開展上,采取的訓練措施是多樣化的,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形體美的塑造,確保大學生能夠有更為出色的身體素質。通過形體訓練工作的有序開展,促使大學生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實現自身身體素質的改善,增強身體免疫力,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達成健康心理狀態塑造,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第三是基于形體訓練,還有助于促使學生具備出色的審美能力。在進行藝術體操價值的判定過程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藝術體操的審美價值。在進行具體衡量的過程中,針對藝術體操的藝術價值表達,關鍵是基于表演者自身是否有較為出色的身體協調能力進行判定。這也就強調在進行藝術體操表演的過程中,大學生應該充分重視身體協調能力的運用,促使在進行藝術體操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實現身體不同部分的協調表演,實現動作和肢體的完美融入,從而為欣賞者帶來一場美的藝術觀看體驗。所以要求在進行藝術體操形體訓練工作的開展上,無論是站或是坐,亦或者是動作的表達,都應該充分展現出人體之美。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實現形體訓練,同時也可以實現學生自身審美素質的培養。

二、大學生藝術體操教學中的形體訓練內容分析

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的形體訓練工作開展上,涉及到的訓練內容相對較多。主要包括把桿訓練、地面訓練、動作組合訓練以及舞步訓練等。

(一)把桿訓練

對于大學生藝術體操的表演來說,要想實現出色表演效果達成,形體訓練是基礎要素。而把桿訓練則是形體訓練最基礎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訓練內容。在進行把桿訓練的過程中,要求大學生必須充分重視身體的穩定性培養,同時在練習時,還需要合理的進行氣息、力量以及身體柔韌性的培養,促使大學生通過把桿訓練,能夠實現良好的氣質培養。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把桿訓練工作開展上,把桿訓練并非是一種單純的訓練方式,而是需要將氣息、力量以及身體柔韌度和大學生自身的肢體動作語言結合起來,實現完整的動作表達。唯有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訓練,才可以促使大學生在進行藝術素質培養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改善在提升。

具體來說,在進行訓練實踐上,把桿訓練的核心動作要領是扶桿,通過扶桿,大學生可以進行站姿訓練、踢腿以及壓腿訓練、畫圈乃至身體彎曲訓練、條約訓練等。把桿訓練是大學生藝術體操形體訓練的基礎內容。大學生想要掌握出色的藝術體操訓練效果,把桿訓練是基礎構成內容之一。通過合理的進行把桿訓練,能促使大學生在進行藝術體操的動作呈現上,實現更為規范的動作表達,同時樹立身體動作表達規范,培養大學生具備出色的身體柔韌性和平衡能力。

(二)地面訓練

地面訓練,顧名思義,指的是在地面上進行的訓練內容。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表演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有較為出色的身體張力,所以在進行相關的訓練上,就會涉及到地面訓練。地面訓練的內容包括平常的坐、臥以及躺等訓練內容,比如大學生在進行勾繃腳背以及側臥旁吸腿等內容訓練的過程中,就需要坐在地面上進行。通過合理的進行地面訓練工作開展,不僅為大學生進行藝術體操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實現大學生身體張力的培養,促使大學生在進行藝術體操學習的過程中,有出色的學習基礎。

一般來說,地面訓練的內容是伴隨著大學生進行藝術體操學習的進程開展的。在進行藝術體操學習之初,就需要進行地面訓練,同時地面訓練也是形體訓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出色的地面訓練,可以促使大學生有更為流暢、修長的肌肉線條,在后續形體訓練工作開展上,能夠有扎實的基礎。所以地面絢練也成為大學生藝術體操形體訓練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

(三)動作組合訓練

在進行藝術體操表演上,所有的動作并非是單獨存在的,而是需要實現連貫、流暢的動作表達。所以這也就強調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形體訓練過程中,除了進行動作分解訓練,教師還應該合理引導大學生進行動作組合訓練。良好的動作組合訓練對于大學生實現出色形體動作表達也有積極價值。形體組合訓練的內容包括跳以及轉體、平衡、柔韌以及波浪等。通過動作組合訓練,能夠充分凸顯出藝術體操的動作柔美,所以在進行訓練的具體實現上,也會有一定的訓練難度。

在進行具體訓練工作的開展上,通常會將動作組合訓練放在把桿訓練以及地面訓練完成后。這是因為通過把桿訓練,以及地面訓練,促使大學生在形體訓練上已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此時進行動作組合訓練,能夠促使大學生充分基于自己已經掌握的動作基礎,實現動作組合的流暢表達,同時也為未來實現更高難度的體操動作表演奠定基礎。借助動作組合訓練,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形體動作表達流暢度,讓大學生對藝術體操的動作有更高的熟練度。同時在進行動作組合訓練的過程中,通過大學生自己的訓練體驗和經歷,也可以幫助大學生實現藝術體操練習經驗的積累,讓大學生更好實現身體的舒展,提升藝術體操動作表達的穩定性,同時合理進行藝術體操動作表達和音樂節奏間關系的把控,實現動作速度的合理調整,確保肢體動作表演的流暢、協調。

(四)舞步訓練

在充分實現把桿訓練、地面訓練以及動作組合訓練后,大學生對藝術體操的基本內容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能夠通過肢體動作來完成基礎的藝術體操表演。此時則應該對大學生進行舞步的訓練。結合大學生藝術體操表演的要求,通常涉及到的舞步內容主要是柔軟不、彈簧步以及變換步和華爾茲等。同時在進行藝術體操表演的過程中,也會涉及到一些有較大幅度的小跳步表演。應該說,大學生藝術體操表演時,舞步也是藝術比體操表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合理的進行舞步學習,能夠讓大學生在進行藝術體操動作表達上更順暢,更連貫,實現更靈巧的空間移動。

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表演上,舞步是空間移動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更好達成不同肢體動作融合以及轉換的有效方式。通過不同肢體動作的結合,在進行相應的舞步配合上會有不同的表現。同時結合舞步表演的要求,不同的舞步對肌肉以及身體重心的管控也會有不同要求。所以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的形體訓練工作開展上,通過合理的融入舞步訓練,促使大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身體協調能力培養,提升藝術體操表演過程中的身體靈活性,并能使達成出色的藝術體操節奏把控。從這個視角來說,出色的舞步訓練,是大學生實現全面藝術體操素質培養的基礎,能夠充分為大學生出色實現藝術體操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大學生藝術體操形體訓練的方式

為了更好的實現大學生藝術體操形體訓練,要求教師在進行形體訓練工作的開展上,必須充分結合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進行形體訓練方式的篩選。

(一)重視大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培養

在進行形體訓練工作開展上,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決定了其對形體訓練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通過出色的進行大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培養,促使大學生能夠對形體訓練有更出色的理解和認知,這對于推動大學生積極參與形體訓練,提升大學生形體訓練的效果有積極的影響和價值凸顯。

藝術體操是一門對大學生的形體有較高要求的學科。所以在進行藝術體操形體訓練工作開展上,要求教師重視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并積極引入各種舞蹈訓練,通過舞蹈訓練,實現大學生形體素質的改善和提升,從而有助于達成藝術體操素質的培養。

(二)實現多模式組合訓練

為了充分提升大學生藝術體操形體訓練效果,教師在進行形體訓練過程中還要積極進行訓練模式的拓展和創新,實現不同訓練模式的組合運用。具體來說,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基礎的形體訓練。通過基礎的動作指導和教學,讓大學生能夠實現基礎的形體動作掌握。其次是要重視舞蹈訓練模式的引入。通過合理的引入舞蹈訓練,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舞蹈氣質,促使大學生在進行藝術體操表演上,能夠實現更為出色的藝術表演效果。

四、結語

在進行大學生藝術體操的教學工作開展上,教師要充分重視形體訓練的作用發揮,通過明確形體訓練的內容,以及合理進行形體訓練方式的篩選,提升藝術體操教學的成效,并促使大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更好提升藝術體操表演水平。

【參考文獻】

[1]謝琳.功能與方法:高校藝術體操教學中形體訓練[J].中外企業家,2016(33):204-205.

[2]王維肖.藝術體操教學中青少年形體訓練方法[J].運動,2015(24):98+110.

[3]申秋梅,李會杰.淺析形體訓練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1):163.

[4]侯軍,王莉靜.藝術體操教學中形體訓練初探[J].體育函授通訊,2000(04):46-47.

猜你喜歡
形體訓練藝術體操大學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優雅背后的艱辛
淺談藝術體操的審美體現①
分析現代藝術體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徑①
高校瑜伽教學中應怎樣開展形體訓練
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技巧與細節問題研究
中國優秀藝術體操運動員脊柱側彎特征
淺析女大學生形體訓練與氣質培養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