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術后如何緩解疼痛?

2019-07-29 00:42田鳳安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阿片類骨科機體

田鳳安

疼痛是骨科術后非常多見的并發癥,在初期階段若缺乏科學的鎮痛方法,可能使得患者在疼痛的持續作用下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病理性重構,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此外,在骨科術后若患者表現出急性疼痛,通常會逐漸發展為無法控制的慢性疼痛,不僅患者承受著較為嚴重的痛苦感受,同時還會對患者的正常社會功能、軀體功能造成直接影響,導致患者的醫療費用、住院時間得以增加,從而導致 患者很難正常參與日常社交、生活。近年來,隨著骨科手術量的增加,術后鎮痛成為了一大探討的熱點,到底我們應當如何進行術后疼痛的緩解呢?

1 疼痛對機體的影響

對機體來說,適當的疼痛感受能夠給予人體保護,可激發人們的警覺性,從而達到有效避免創傷的效果。但劇烈的疼痛或者持續的疼痛卻會導致機體出現一系列的生理反應,使得患者的內分泌、心肺功能以及激素水平因此發生改變。當遭遇劇烈疼痛時,人體會產生一定的應激反應,此時交感神經興奮會使得機體出現血壓驟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癥狀,針對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威脅。骨科術后疼痛與生理性疼痛比較,有著本質上的差別,骨科術后疼痛不僅是手術對神經末梢機械性損傷的反應,同時也是組織在遭受到損傷之后,外周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的敏感性變化。損傷所導致的外周神經細胞軸突中胞漿出現逆向流動,會致使神經末梢釋放大量的P物質,這就會導致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因此升高,從而迅速釋放大量炎性致痛物質,在對感受器帶來刺激的同時,還會引發周圍神經敏感和活化,導致閾下刺激加劇疼痛反應。骨科術后疼痛一直以來都是臨床的主要問題之一,通過對疼痛進行控制,能夠幫助患者獲得良好的休息、睡眠,促使其快速恢復健康。

2 骨科術后疼痛的處理原則

(1)加強健康宣教:術后疼痛通常會導致患者伴隨有明顯的緊張、焦慮癥狀,為此,需要充分重視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與其進行溝通交流,獲得其配合,以此取得更為顯著的術后鎮痛效果。

(2)盡早干預:術后疼痛必須盡早處理,以免發展為慢性疼痛,增加控制難度。針對骨科術后疼痛應當樹立起“超前鎮痛”的理念,其主要是指在發生傷害性刺激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鎮痛方法,實現對疼痛的提前預防。

(3)選擇合理平估:針對骨科術后疼痛必須進行合理的評估,疼痛盡量以簡單的量化評價方法為主,以便迅速掌握疼痛情況。

(4)注重差異化:因不同的個體在術后所表現出的疼痛程度、情況各有不同,為此,在進行術后鎮痛時,所采取的方法也應當有所不同,不得機械性的套用固定的藥物干預方案。個體化鎮痛的最主要目的是以最快的方法、最小的劑量來取得最好的鎮痛效果。

3 骨科術后疼痛的處理方法

(一)非藥物治療

在骨科術后疼痛緩解中,其中非藥物處理方法包括了物理療法(熱敷、冷敷、電刺激、針灸等)、放松療法、健康宣教、自我行為療法以及分散注意力等。具體實施方法為:

1.環境控制:在骨科手術后,不良的環境也會對術后疼痛進行誘發,為此,在術后鎮痛時,應當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例如:夜間盡量關燈,在需要的情況下給予手電照明,不得直射患者眼睛,降低刺激性;注意日照的遮擋;日常操作盡量避免刺激性聲響;對患者每日探視人數和時間進行限制,保持絕對的休息;注意控制室內溫濕度,保證患者有個一個舒適的環境。

2.放松與分散注意力:引導患者盡量放松身心,避免身體緊繃加劇疼痛,為患者提供音樂、體位、松弛以及意象等鎮痛方法,促使患者的注意力從疼痛中分散到其他方面。

3.物理療法:結合患者的疼痛情況,為其提供熱敷、冷敷、電刺激、針灸等物理療法,其中熱敷、冷敷最主要多見,在鎮痛期間需了解患者的疼痛變化,若效果不理想,則應當注意調整鎮痛方法,必要情況下可為患者提供藥物干預。

4.自我行為療法:這種方法又可稱之為自控法,是一種幫助患者進行情感、行為控制的治療方法,重點是必須具備自我控制技術。引導患者借助自我行為療法,加強對自身行為的控制,使得各種可能引起術后疼痛的源頭實現防控,進而達到有效鎮痛的效果。

(二)藥物治療

1.局部外用藥物

針對骨科術后鎮痛的外用藥物較多,包括了各種膏劑、乳膠劑、貼劑等。局部外用藥物能夠較好的幫助肌附著點炎、肌筋膜炎、表淺部位的骨關節炎等而引發的疼痛癥狀進行有效緩解。但針對骨科術后疼痛,外用藥物通常很難達到較好的控制效果,為此,在使用后若無法達到理想的鎮痛效果時,應當及時對用藥方案進行調整。

2.全身用藥

(1)對乙酰氨基酚

能夠對中樞神經系統合成前列腺素進行抑制,以此達到解熱鎮痛的顯著效果,每日使用劑量必須控制在4000mg以內,以免過量使用導致較為嚴重的肝損害反應,主要適用于中輕度疼痛反應。

(2)阿片類鎮痛藥

主要經由外周或者中樞神經作用來實現鎮痛的阿片類鎮痛藥物,具體包括了曲馬多、可待因、芬太尼以及嗎啡等。阿片類鎮痛藥物在使用后,應當注意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包括呼吸受抑、便秘、惡心等。阿片類鎮痛能夠有效實現對慢性疼痛的緩解,但必須加強對患者疼痛程度的評估,以便及時進行使用劑量的調整,防治出現藥物依賴性。

(3)對乙酰氨基酚和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NSAIDs具有非常顯著的鎮痛、解熱、抗炎的效果,適用于中輕度或者重度疼痛協同治療。目前,NSAIDs的給藥方法包括了注射、口服、置肛等。

(4)封閉療法

封閉療法主要是指取一定劑量的局部麻醉藥物與類固醇激素注射液充分混合,將其混合液注射到筋膜、關節等區域。局部麻醉藥物多采用普魯卡因、移卡因等,其能夠較好的實現對局部神經干周圍或者神經末梢的干預。臨床采用類固醇激素主要是借助其抗炎功效,來實現對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改善,從而達到對炎癥反應進行抑制,緩解致病因子對機體的損害,其中地塞米松、甲基強的松龍等均是常用的皮質激素。

(5)復方鎮痛藥

復方鎮痛藥物主要是指通過兩個或者多個不同作用機制來達到鎮痛效果的藥物,其能夠較好的實現協同鎮痛功效。目前,乙酰氨基酚加曲馬多等是最常見的骨科術后疼痛復方鎮痛藥物,但每日使用劑量必須控制在2000mg以內。

總之,骨科術后疼痛可對機體帶來較大的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必須結合患者的特點給予其正確的疼痛緩解方法,才能夠幫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復健康。

猜你喜歡
阿片類骨科機體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這7個動作骨科專家從不做
飼糧鋅在畜禽機體中的作用
警惕阿片類藥品不良反應
柴油機機體常見損傷的檢修
阿片類鎮痛藥物
淺析12V240ZJB柴油機碾瓦燒軸
關于初中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