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jta姿勢反射檢查在小兒腦癱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19-07-29 00:42胡兆梅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腦癱檢出率姿勢

胡兆梅

【摘要】目的:研究Vojta姿勢反射檢查在小兒腦癱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76例小兒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均衡分組法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各38例。參照組采用常規檢查,試驗組采用Vojta姿勢反射檢查。觀察診斷結果,后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比分值組間數據。結果:試驗組檢出率(97.37%),誤診率(2.63%),參照組檢出率(76.32%),誤診率(23.68%),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Vojta姿勢反射檢查在小兒腦癱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Vojta姿勢反射檢查;腦癱

【中圖分類號】R4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130-01

小兒腦癱在臨床又稱為腦性癱瘓,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1]。據臨床資料[2]記載,小兒患病后可出現突然僵硬表現,諸如在仰臥位對小兒進行穿衣時表現為屈曲困難、嬰兒頭頸松軟等;患病初期患兒存在入睡困難、厭乳、流涎、吞咽困難等表現,隨疾病不斷發展,可逐漸對其運動、姿勢、智力、語言及視聽覺等功能造成影響,對其健康生活及成長發育造成威脅。因此針對小兒腦癱應盡快采取有效診斷措施,明確病情以制定治療措施,確保其健康。本院就38例小兒腦癱患兒采用Vojta姿勢反射檢查開展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小兒腦癱患兒,采用均衡分組法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各38例。試驗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2個月-9個月,平均(5.7±0.5)個月;參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2個月-9個月,平均(5.6±0.4)個月;兩組患兒基線資料經統計學SPSS21.0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檢查,護理人員采用新生兒行為神經評估量表對患兒神經功能進行評估,診斷其是否存在腦癱,評估過程中需要在10min內對患兒進行行為能力評估、被動肌張力評估、主動肌張力評估、原始反射等檢查,完成后給予評分,評分39-40分者為正常,而37分以下35分以上則為輕度腦癱,35分以下為腦癱;試驗組采用Vojta姿勢反射檢查,具體內容如下:Vojta姿勢反射檢測內容主要包括拉起反射、臥位垂直反射、立位懸垂反射、斜位懸垂反射、垂直反射、倒立懸垂反射等,其中拉起反射由護理人員占據主導,讓患兒處于仰臥位,將拇指伸入患兒手掌,使用其他四個手指握住患兒手腕,將其輕輕提起,使其軀干與創面呈45°角,對患兒表現進行觀察,如頭部背屈曲且雙側上肢呈無力伸展則為異常;臥位懸垂反射檢查時,用手輕微托起患兒胸腹部位,如患兒頭部及下肢下垂、上肢僵硬且軀干部位依重力方向屈曲為異常;立位懸垂反射檢查,將患兒處于俯臥位,在患兒背后使用兩只手支撐其腋下,如患兒存在縮頭、抬肩無力或雙下肢硬性伸展等表現,則證明其運動及神經反射功能受損;斜位懸垂反射檢查時,讓患兒處于俯臥位,支撐患兒軀干迅速抬起并向側面傾斜,如患兒存在上側上肢呈擁抱反射的姿勢,下肢則呈現硬直性伸展狀態則為異常;垂直反射檢測時,讓患兒保持仰臥位,護理人員用手握住患兒單側大腿后迅速提起,如患者自由側下肢呈現硬直性伸展或尖足則證明異常;倒立懸垂反射檢查,護理人員雙手握住患兒雙腿腳踝,迅速將其提起,使其處于倒立狀,如果患兒雙側上肢呈現硬直性伸展狀態,而軀干則呈現為角弓反張則證明異常;

1.3 研究指標

觀察診斷結果,后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比分值組間數據。

1.4 數據處理

本研究數據處理采取SPSS21.0統計學軟件開展,計數數據呈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x2檢驗,當P<0.05時,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檢出率97.37%(37/38),誤診率2.63%(1/38),參照組檢出率76.32%(29/38),誤診率23.68%(9/38),試驗組檢出率與參照組相比要高,誤診率與參照組相比要低,對比有統計學意義(x2=5.642,P=0.018)。

3 討論

小兒腦癱是臨床產科常見疾病,是指嬰兒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的階段,可出現各運動功能障礙[3]。據臨床資料[4]記載,疾病病變部位主要集中在顱腦,多數患兒可伴隨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聽覺及語言障礙等癥狀;由父母親吸煙、吸毒、酗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有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存在陰道流血癥狀等因素導致。針對小兒腦癱如未能得到盡早診斷及治療干預,不僅會影響患兒自身成長發育,也會對社會及家庭造成嚴重負擔。以往臨床針對小兒腦癱多采用常規診斷,即通過評估患兒行為來對其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病情進行診斷,從而根據診斷結果擬定治療措施。而在實際診斷過程中,部分患兒病情較輕且無明顯特異性表現,受上述因素影響極易導致誤診情況,從而影響干預效果。Vojta姿勢反射檢查是近年來應用于臨床腦癱患兒中的一種新型診斷措施,通過對患兒身體位置發生變化進行觀察,并根據表現出來的應答反應及執法動作確定診斷結果。在具體診斷中,由于每個嬰兒均具有一定的姿勢反應性,一旦姿勢反應性出現異常便會導致姿勢和運動行為發生變化,從而根據反應結果進行診斷。本研究結果,試驗組檢出率(97.37%),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6.32%),誤診率(2.63%),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3.68%),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小兒腦癱診斷中采用Vojta姿勢反射檢查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有效對疾病進行診斷,值得應用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章馬蘭, 劉振寰, 蔡淑英,等. 廣東佛山地區小兒腦性癱瘓患病率的抽樣調查[J]. 實用醫學雜志, 2016, 32(16):2775-2776.

[2] 辛志雄, 劉振寰, 唐燦權. 手法頭皮針結合神經康復療法治療小兒腦癱的效果觀察[J]. 哈爾濱醫藥, 2016, 36(3):270-271.

[3] 洛桑旦增. 原始反射對早期診斷新生兒腦性癱瘓中的意義[J]. 西藏醫藥, 2016, 37(1):83-85.

[4] 徐曉妮, 王亞超, 張蘇紅,等. 小兒智力糖漿對腦癱伴語言功能障礙患兒語言功能及智力恢復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21):61-63.

猜你喜歡
腦癱檢出率姿勢
引導式教育在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大面積腦梗塞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及檢出率研究
康復護理在小兒腦癱護理中應用效果
瘋狂編輯部之拍照姿勢大賞
第五章 跑“各種姿勢的起跑”課時1教案
山東中小學生四成視力不良,三成超重
山東產品抽查:文胸嬰幼兒服裝不合格率居前
心理干預對輕中度腦癱兒童綜合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成長的四種姿勢
腦癱患兒332例臨床資料與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