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應該如何進行跳繩運動

2019-07-31 01:53王嵩
保健與生活 2019年11期
關鍵詞:心腦血管心率跳繩

王嵩

最近有一位93歲老人因堅持跳繩40年,每天運動5小時,在網上走紅了。大家都對這位老人敬佩不已。對于年輕人來說,就算每天花2小時運動,都會覺得很勉強。老人這種堅持不懈運動的精神,真的讓很多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跳繩是一種不錯的運動方式,研究表明,跳繩對心腦血管、肺功能均有一定好處,并且能夠預防骨質疏松,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敏捷性。此外,堅持跳繩還能改善抑郁情緒和失眠問題。

心率是跳繩時可以參考的一個衡量標準,這也是普通運動的原則,即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人體可以負荷的最高心率。一般來說,最高負荷心率為220減去年齡值。比方一個60歲的人,最高負荷心率為220-60=160。而如果運動者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則建議運動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就可以。因此,對于一個60歲、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而言,跳繩時的心率在90~100次/分就可以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跳繩時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身體不舒服等,則要立即停止跳繩,并及時到醫院檢查。

正確跳繩的方法

1.跳繩時間 盡量選擇下午運動,避免早上6—10時運動,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飯前30分鐘和飯后1小時不建議跳繩。

2.場地選擇 地面要平坦,不能太松軟,否則容易揚塵,對肺不利。

3.準備動作 應適當活動,將關節全部活動開。

4.跳繩方法 要適當屈膝,落地時腳前掌著地,減少對踝關節和膝關節的沖擊。

5.跳繩速度 建議先慢后快。

老人選擇跳繩鍛煉自己的心肺功能,要量力而行。如果沒有常年的運動習慣而突然要開始運動,不建議突然間增加太大的運動量。醫生建議上年紀的人鍛煉時一定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

年齡太大、腿腳不便的人,中度以上高血壓人群,心絞痛頻繁發作的人,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的人,都不宜跳繩。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選擇慢速、低強度的跳繩方式。骨質疏松者也不適合跳繩,長時間的跳躍運動會給膝關節造成一定的壓力,不光是跳繩,長跑、登山也不適合。靜脈曲張者靜脈壓過高,而跳繩運動主要靠下肢發力,不斷重復的跳躍運動,容易造成下肢腫脹,導致病情惡化。體重過重的人也會在跳躍時給膝關節太大的壓力,并且體重過重的人體脂含量高,脂肪共振會對身體帶來傷害,所以體重過高者不適合突然加大跳繩的強度。膝關節舊傷未愈者也不適合跳繩。這是因為雙腳落地時,身體給膝關節的緩沖壓力太大了。這幾類人可以選擇游泳、快走等更為緩和的有氧運動進行鍛煉。

猜你喜歡
心腦血管心率跳繩
藥品帶量采購政策下某院心腦血管類藥物的采購情況分析
心腦血管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心腦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
跳繩的起源
離心率
吸煙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致澳大利亞平均每天17人死亡
在最佳心率區鍛煉
探索圓錐曲線離心率的求解
NO.10 跳繩
寶寶鴨跳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