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食管癌患者開胸手術后拔管期護理方法及效果

2019-08-01 01:45張中林劉珊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食管癌護理

張中林 劉珊

【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開胸手術后拔管期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接收治療的1例開胸手術治療的1例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其拔管期護理方法及效果。結果 :該患者于2018年9月22日入院,于2018年10月12日實施開胸手術治療,拔管后開展優質護理干預。在護理期間,患者自行拔除胃管,并出現吞咽功能障礙,經過積極護理后癥狀消失。結論:給予食管癌開胸手術患者拔管期優質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有積極意義,可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食管癌;開胸手術;拔管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7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157-01

食管癌開胸術患者術中需配合全身麻醉,并以呼吸機維持生命。在麻醉效果消失、患者的意志徹底恢復之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復、生命體征平穩且臟器無并發癥時,可將氣管導管拔除;然而腫瘤自身引起的能量消耗,同時手術對機體的打擊修復,可引起低鈉低鉀、低蛋白血癥等,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拔管期并發癥、再次氣管插管[1];此外,王波等[2]在研究中發現,傳統開胸手術后患者血清IL8、TNF-ɑ等炎性指標均明顯高于正常值,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瘺等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因此對于食管癌開胸術患者拔管期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次研究以我院1例 食管癌開胸術患者為例,探究拔管期護理方法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1例食管癌開胸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患者盧某,男,78歲,身高170cm,體質量51kg,BMI值17.6,kg/m2,2018年9月22日-2018年10月26日于我院就診并接受治療。

1.2 診斷、治療及評估

2018年9月22日因進行性咽下困難、吞咽水、食物時嗆咳持續1個多月,于我院就診,經食管超聲以及食管鏡檢查,顯示食管內黏膜潰瘍、破壞,有菜花狀新生物確診。胸上段癌長度﹤4cm,未見明顯遠處轉移征象,且患者心肺功能儲備良好,符合開胸手術指征。于2018年10月10日行手術治療,術中采用靜脈吸入復合麻醉,胸腹腔鏡聯合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胸導管結扎術,手術時長7h。10月12日上午9:20拔氣管插管,自主呼吸,插管時間12h左右;10月14日15:30由我科ICU轉入普通病房,患者于22:40自行拔除胃管,10月15日上午10:00行上消化道造影,15:00遵醫囑進食水出現嗆咳,16:00行洼田飲水試驗(+),Ⅳ級,反復唾液吞咽試驗10次,EAT-10評分為12分。

1.3 護理方法

患者轉入病房后給予床鋪、切口、飲食以及衛生等方面的護理,同時實施強化護理模式。(1)通過與主治醫師詳細溝通,掌握患者的病情、手術等基本情況,為患者制定具體、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及時觀察其病情變化及治療進展,并對護理方法進行調整。術前患者血清總蛋白69g/l、血清白蛋白42.6g/l、血清前白蛋白196g/l,因此術前、后行營養干預。(2)術后護理,定期更換切口敷料、引流管內液體觀察、敷料干燥清潔、健康教育以及家屬培訓等?;颊咔逍押?,護士告知患者需要保持平和心態積極進行后續的康復治療;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掌握其需求,并對患者的疑慮進行解答、負性情緒進行疏導。(3)重視呼吸道護理的護理,在常規消炎、化痰、常規霧化治療的基礎上,適當補液,并對其24h出入量進行觀察。術后前幾日間隔4~6h給予叩背體療,每次5-10min。拔氣管插管后患者病情好轉后,在霧化之后指導患者呼吸訓練,屏氣3-5s,之后呼氣,呼氣時縮唇慢呼氣4-6s。(4)患者出現自行拔除胃管行為,且洼田試驗顯示出現嗆咳,因此給予暫時禁食水處理,并給予靜脈營養、康復科會診等。在10月16日行V-VST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配合口腔訓練器進行吞咽肌群訓練、咽喉部訓練及避免誤吸訓練。指導患者使用米糊、藕粉以及稠粥安素等,指導患者低頭進食,當嗆咳癥狀明顯改善后,可進食中稠度食物。(5)出院指導?;颊咝蠪ESS試驗,結果正常后出院,在出院時給予飲食指導,飲食以不易松散、濕度及粘性適中的食物為主,進食時每口半勺,每口吞咽2次后方可進食下一口,進食以坐位或半坐位為宜。

2 結果

該患者于2018年9月22日入院,于10月12日行手術治療,經過積極干預,患者營養指標逐漸上升,且在出院時基本恢復至術前水平?;颊甙Y狀恢復良好,吞咽功能基本恢復正常,于2018年10月26日出院,出院后進行隨訪。

3 討論

食管癌為消化道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食管腫瘤中占90%以上,而在全部惡性腫瘤的死亡回顧調查中,其僅次于胃癌,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及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3]。早期癥狀不明顯,多以咽下困難為表現,臨床以外科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以及綜合治療為主,其中綜合治療效果最佳。本次研究中,患者全身狀況良好,心、肺、肝、腎等器官無嚴重功能障礙,且病變無侵犯,因此采用化療與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方案。

食管癌開胸手術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而術中病灶切除、手術牽拉、擠壓等均可對呼吸道及肺組織造成損傷,引起術后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痰液增多等現象[4],而手術后疼痛、肋間肌肉損傷等均造成膈肌、肋間肌運動受限,分泌物無法及時排除,拔管期極易出現肺部感染、通氣不足等并發癥,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鑒于此,我們在拔管期配合常規護理、心理護理等基礎上,將呼吸道護理作為重點,通過濕化呼吸道、稀釋痰液、叩打及振動等多方式,將潴留分泌物上移并經咳嗽清除。在患者出現吞咽功能障礙后,我們通過積極飲食指導、口腔訓練等,促進吞咽功能的恢復,結果顯示患者進食基本正常、營養狀況良好。

綜上,在食管癌開胸手術拔管期,通過病情觀察、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等多途徑護理干預,能夠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效果。

參考文獻:

[1]白上林,佘凱,吳旭.開胸與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對肺功能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7, 38(7):1328-1329.

[2]王波,魏遠福,江海,等.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與開放食管癌根治術對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7,34(10):1771.

[3]郭鑫, 陳群清. 液體活檢技術在食管癌診治中的研究進展[J]. 廣東醫學, 2017, 38(15):2400-2402.

[4]李凡, 李標, 王瓊育,等. 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鏡切除術后對肺部感染和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17):3944-3947.

[5]魯勇國, 梅波, 萬志渝,等. 胸腔鏡食管癌切除術對術后肺部感染和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J]. 重慶醫學, 2016, 45(15):2122-2124.

猜你喜歡
食管癌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食管癌術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時機探討
螺旋CT對食管癌手術的可行性評價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改變趁熱吃 預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維持多長時間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吃燙的、辣的東西會導致食管癌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