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9-08-06 00:39趙金平
環境與發展 2019年5期
關鍵詞:持久性現狀

摘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積累和長期效應會對生物和人類造成一定的危害,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破壞生態平衡,目前,我國污染物的主要形式正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要對環境中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有效分解是非常困難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甚至在全球范圍內都有廣泛的擴散和遷移。在生物體中,通過食物鏈的擴張和積累會嚴重影響環境和人體。在此基礎上,本文介紹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種類、來源和特點,對我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監測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種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方法。

關鍵詞:持久性;有機污染;中國環境監測;現狀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5-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033

Abstract: The accumulation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have caused certain harm to living things and humans, which have affect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estroyed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t present, the main form of pollutants in China i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decompose POPs in the environment.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are transmitted in a variety of ways, even on a global scale. In organisms, the expan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food chain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body. On this basis, the types,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are introduced.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China was analyzed. Finally, several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were proposed.

Keywords:Persistence; Organic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Current situation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包含有機合成污染物許多不同成分的通用術語,大多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不是在自然界中發現的,而是在人類工業化過程中逐漸產生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嚴重問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我國的形勢也非常嚴峻,因此,需要進行有效地環境監測和管理。

1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概述

1.1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國際規定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包括多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合成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高度殘留、易揮發和有毒的,可通過空氣和水傳播。物種的遷移仍然存在于自然界,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自然生態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逐漸帶來許多環境問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存在于海洋和森林等環境中,分布更多。國際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的農藥、工業化學品和工業副產品中發現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包括奧爾德林(aldrin)、DDT、托克西芬(toxifene)、苯并呋喃(benzofuran)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體有害,也影響自然環境。這些發現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一項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公約要求,要減少16種有機污染物的排放,并禁止生產某些有機污染物和多環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還包括芳香烴和五氯酚等化學物質。通過全球會議和討論,151個國家簽署了《減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公約》,并開始采取有效的執行行動。

1.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檢測方法

在主動或被動采樣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需要實驗室測試。目前,液相色譜、氣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等常用檢測方法,由于使用GC-MS,由于其高靈敏度和選擇性,更適合于大氣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測定,這是一個更具確定性的測試。用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對空氣樣品進行色譜分離,氣相色譜法分離多組分混合物具有分離效率高、靈活性好、樣品消耗少等優點,分離組分用質譜法進行檢測,一般而言,可以通過內標法與標準物質質譜法和保留時間的比較來進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定性分析。

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一些常見的或類似的物質,如二噁英類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很難用普通氣相色譜-質譜法進行檢測,為此,研制了一種高分辨率氣象高分辨質譜方法。歐盟和美國使用這種方法來檢測二噁英。在實驗過程中,李神杰等人通過固相萃取和高分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建立了大氣中OCP和PCB等39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測定方法。39種大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平均相對響應因子為0.840-1.891,相對標準偏差(RSD)為2.4%~18%,檢出限為0.1~0.5 Fg/m3(大氣樣品)。體積1000m 3,平均回收率在46.2%~110%之間。試驗結果滿足要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此外,還研究了高分辨率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測定煙葉和土壤中痕量二噁英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地衣和土壤中痕量有機氯農藥的檢測方法。這些研究表明,這種方法是可以實現的。

2 我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監測現狀

2.1 水體環境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水生環境中產生更嚴重的殘留物,華南地區地下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機氯污染物,黃浦江和淮河流域多氯聯苯的濃度也高于其他國家,沉積物中多氯聯苯(PCBs)的濃度與國外某些沉積物相似,在中國東部灣和中國東海岸河口發現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廣州港和廣州段表層沉積物中也檢測到多氯聯苯??梢钥闯?,該地區的水也受到更嚴重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污染,即使在西藏的深湖和羊湖,環境監測也顯示出有機氯農藥的存在,表明兩個高原湖泊也受到有機氯農藥的污染,據分析,這可能是由于Bengal灣暖流引起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所致。

2.2 土壤環境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土地提供了重要的養分,土壤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殘留被轉移到植物并通過食物鏈遷移。在中國禁止使用666和DDT后,DDT在土壤中保存了幾十年,華南有機氯農藥殘留量明顯高于北方土壤有機氯農藥殘留;在中南部平原,蔬菜地比農田豐富得多;滇池流域農田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檢出率為95.9%,其中最重要的殘留量為DDT,農田有機氯農藥檢出率為100%。

2.3 大氣環境

在大氣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通常以氣體的形式存在,可以吸附在懸浮顆粒上,懸浮顆粒遷移和擴散,導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城鄉空氣環境中也存在著不同的污染條件。由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持續遷移和不同的天氣條件,農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數量也在增加。

3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3.1 完善執法監測行動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監測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保障。為了預防和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有必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執法監督行動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應加強以下控制措施:監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來源,事實上,應在監測點和含多氯聯苯的周邊地區監測排雷設備,監測PCBs的生命周期,監測二噁英的排放;還應注意監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包括空氣和水的水平;從當地膳食結構的角度,我們可以選擇性地檢測農副產品和食品中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并生成監測報告。

3.2 加強宣傳教育力度

為了加強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監測和管理,必須不斷加強信息和教育。通過良好的信息和長期的教育,促進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監測和管理。在具體工作中,應實施以下控制:①根據國家環境宣傳教育行動計劃和區域實際情況,制定本區域環境宣傳教育規劃;②積極拓展宣傳教育渠道,充分發揮電視媒體和報紙的作用,提高公眾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和來源的認識,積極參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管理工作;在宣傳教育活動中,小組可通過聽證會或其他活動促進公眾參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預防和控制;③完善獎懲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提高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防治的效率和質量。

3.3 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

從目前的環境監測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更為嚴重,對此,業界一直在探索減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環境和人類的有害影響的途徑。從實際來看,使用物理方法和局部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可為后續處理帶來極大便利,目前,物理方法普遍采用吸附法和萃取法,與其他方法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如超聲波氧化和光催化。為了全面提高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質量,必須加強治理技術研究和治理方法創新,為相關工作的發展提供有效幫助。

參考文獻

[1]段志剛.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監測現狀[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3):111.

[2]馬錦恒.中國的環境監測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現狀[J].企業技術開發,2018,37(04):126-127+130.

[3]宋維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監測現狀[J].科學技術創新,2018(07):31-32.

[4]邵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監測[J].科技經濟導刊,2017(08):130.

[5]冉旺.我國的環境監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現狀[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2):107.

收稿日期:2019-01-23

作者簡介:趙金平(1979-),男,漢族,博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環境與健康研究等。

猜你喜歡
持久性現狀
鋼鐵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成與控制研究
淺談生活中的英語新興詞匯
淺議城市照明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組織身份:概念、測量及研究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