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斯特《超級技巧鋼琴練習曲》NO.10演奏分析

2019-08-11 08:34孫天慧
黃河之聲 2019年10期
關鍵詞:八度練習曲李斯特

孫天慧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一、《十二首超級技巧練習曲》的創作背景

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茲·李斯特生于1811年,是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在19世紀20年代興起的浪漫主義思潮中占有獨特地位,并對后世的音樂創作帶來很大的影響。

19世紀初,伴隨著歐洲文藝的成長,鋼琴的地位日漸步入了鼎盛的時代。浪漫主義時期,上流社會及藝術家們的沙龍都為鋼琴帶來了表現的絕好機會,經過包括李斯特在內的眾多音樂家的努力,鋼琴的藝術表現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821年,十歲的李斯特在跟父親學習了九年的鋼琴后來到了維也納,跟隨貝多芬的學生車爾尼學習鋼琴。1826年,十五歲的李斯特創作了十二首練習曲,并獻給車爾尼來感念師恩。這十二首練習曲當屬世界上難度最高的練習曲之一,他運用復雜的和聲手法和華麗的經過句,使得鋼琴的聲音像樂隊一樣豐富,為練習曲這一體裁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二、作品分析

(一)曲式結構

這首作品是由復三部曲式和變奏曲式組成的混合曲式。曲式分析圖如下:

復三部曲式

如圖所示,其中的A、B與A1構成了復三部曲式,之后的A2、A3、A4以及B1均是對之前音樂材料的變奏。這種曲式結構與古典主義的曲式結構相比更加自由多變,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音樂特征。

(二)旋律走向

音樂從弱拍進入的主和弦第一轉位開始向下進行,飛快的三連音傾瀉而下,經過兩個小節短暫的前奏后進入第一個動機,之后重復前奏與第一個動機,然后發展到了13小節的第一個音到達了高潮,又迅速重復了兩次之前的動機再以頓音結束,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這之后音樂出現下降的趨勢,快速的三連音向下進行到屬音之后作短暫停頓,為接下來的熱烈的情緒做了鋪墊,將音樂引向跌宕起伏的局面。從第20小節開始變化重復了第1、2小節的旋律,左手飛快的三連音連綿不斷地沖擊,右手旋律繼續發展變化,在逐漸升高的音高上重復之前的節奏型,在第31小節到達高潮。

31小節開始,音樂呈現與之前不同的色彩表現。右手E音不斷重復至下一個小節的正拍后到達了頂峰,之后由D音以模進的方式步步上行到bG音,到達了這一句的高潮,再又將這一句旋律降低八度重復,仿佛一聲聲嘆息在訴說著作者的內心。之后旋律繼續發展,作者使用八度的音程來突出音樂的色彩,音樂到達屬音作停頓,之后是無限延長的休止符連接頓音結束這一樂句,使了音樂充滿了戲劇性。音樂的表現力和情緒的逐漸變化通過旋律和和聲色彩的變化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正是李斯特音樂中實現其戲劇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下面的音樂重復了第13小節的節奏型并在其基礎上發展新音樂素材。在八度重復該素材后用三連音下行進行,逐漸結束這一樂句,并在之后的小節形成新的旋律,為接下來激烈的、著重強調的情感做了鋪墊。第54小節開始,旋律轉移到左手,右手每一小節不斷進行三連音快速的上行引出第61小節,這里音樂色彩與之前形成了對比,雖然是變化重復了開頭第三小節的旋律,但是這里音樂是繼續向上發展的,逐漸加強引出之后激烈的樂段。第69小節為新的音樂素材,左手和右手旋律向相反方向進行,音樂呈現漸強、激烈的音樂效果。之后音樂逐漸下行,但仍然保持強烈的情感,用跳音來結束。

接下來都是變化重復第20小節的音樂素材,強弱方面略有不同。旋律不斷向前向強推進,在一輪又一輪的前進之后,到達了樂句的高潮——第122小節。右手不斷重復八度音程,形成由慢到快的旋律進行加強了音樂的情感,到達最緊促的六連音時也到達了這一句的頂點。在短暫的十六分休止符停頓之后,第126小節,右手旋律由高潮逐漸向下發展,使高昂的情緒迅速松弛和低落下來。之后在128小節和129小節將音樂情緒作短暫舒緩,130小節繼續重復第126小節的音樂材料,并將旋律不斷向下發展,在延長休止后以短促的頓音和撥音結束了這一樂句,重復了之前戲劇性的音樂表現手法。再之后變化重復之前42小節之后的音樂素材,加強音樂情緒與情感的表達,旋律繼續轉移到了左手。第159小節,作者運用迅速的撥音構成華彩樂段,將前一樂段與之后的緊湊樂段連接起來。160小節進入作品的緊湊樂段。左右手交替彈奏,三個小節的材料結束后,又繼續降旋律移高八度繼續進行,慢慢將音樂引向高潮,再由旋律向下進行,從而將樂曲引入尾聲。

作品的尾聲以高亢的八度頓音與低沉而迅速的左手向上級進旋律相結合。重復后繼續有力的八度與和弦,左右手反向進行,如同鐘聲一樣,宣告了作品的結束,莊嚴而不失熱烈與輝煌。

三、演奏分析

李斯特在這首練習曲最大程度上體現了鋼琴的音色之美,他運用了所擅長的雙手八度交錯半音進行和準確的大跳、快速的輪指,以及高音區快速裝飾奏法,這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要求很高,并且他熱情、詩意、輝煌、奔放的風格都在這首練習曲中得到了體現。

(一)技術難度處理

1、輪奏

輪奏是這首作品的重要技術特點之一。例如第一二小節出現的雙手和弦輪奏的技巧。

練習這種技巧時,需要注意手背貼近黑鍵,雙手保持力量均衡,下鍵的快慢和深淺都要保持一致;并注意力量的轉移,雙手的力量在慢速時逐漸能夠均衡控制了之后,再緩緩加速;在加速練習過程中,要在每個速度都能保持雙手力度的均衡;同時要注意旋律音,順著旋律線條的起伏有表情的彈奏。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將此處的輪奏正確的彈奏出來。

2、雙手節奏對位

作品中出現的左右手節奏不同片段很多。例如在第22小節第一拍左手為兩個三連音,右手則是切分節奏的旋律。

練習時應該先分手慢速練習,要注意聽右手的旋律起伏,同時左手的分解織體平穩進行,為右手旋律營造和聲效果,雙手一起進行時需要注意把握節奏,不能刻意去卡拍子。

3、連續的和弦進行

連續的和弦進行在作品中也出現了多次。例如69小節-72小節。這一部分的右手是一連串的和弦進行,旋律音級進向上,所以音樂是漸強的。左手是飛快的三連音下行,與右手一同形成了緊促的感覺。

練習時要注意右手貼鍵面彈奏,左手在音量漸強的同時需要把握速度,利用大臂帶動的慣性推動旋律,右手和弦彈奏時音色要干凈、各個和弦之間銜接要迅速、旋律要連貫。注意聽旋律音有助于練習這段樂句。

4、八度的彈跳

八度彈跳技巧是這首作品的特點之一。例如128-135小節,此處的右手用八度音程向下級進,這里旋律由高潮逐漸向下發展,使之前高昂的情緒和巨大的張力迅速的松弛和低落下來,彈跳的八度音程為了表現這一特點就尤為明顯。

練習時,每一次彈跳之前都要快速準備一下,瞄準之后再下鍵,必須彈得又準又集中。要在整個彈跳中保持小臂動作的穩定,小臂不能僵硬,需要讓小臂充分放松、自然,要調整整個彈奏過程中手臂力量的消耗,這樣才能賦予旋律生動感。同理在164小節也出現了這個技巧,這里右手的八度彈跳構成旋律,左手的和弦充滿色彩。練習時右手注意的方面與前面128-136小節處相同,同時注意聽旋律音的進行,突出聲部層次,體會和聲的色彩。

(二)觸鍵力度以及音色處理

力度的變化是表達音樂內容的方式之一,樂曲的內涵要通過彈奏力度的強、弱等變化來體現。在這部作品中相同的音樂材料在不同的地方出現時需要注意力度的不同。例如,第22、23、24小節與第90、91、92小節使用的音樂材料完全相同,但是在力度和音樂情感、音色的表達上對演奏者有不同的要求。

在第22、23、24小節處,作者給出的表情術語是accentuato ed appassionaatp assai意為加重的、十分熱情的,要求在彈奏時用熱情加重的語氣,右手旋律彈跳時用力,來表現作者熱烈的情感,這部分出現在傾瀉而出的激烈情緒之后,是對這種情緒的延續和伸展。而在第90、91、92小節處,作者添加了表情術語p,與之前加重的、十分熱情的表情術語不同,意為需要演奏者減小音量,表現舒緩、寬廣的音色與舒緩的旋律,對之前兩只手反向進行的音樂呈現強烈情緒的對比。

在練習時,應該將二者分別練習,并且做出對比,努力將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情緒和細膩音色表現出來。同時慢練和分手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作品風格的把握

在《李斯特論肖邦》①一書中,李斯特說過:“只要通過‘風格’就可以了解藝術家的構思的嚴整性或動人之處?!蓖?,在分析他自己的作品時也不例外。

19世紀20至40年代,浪漫主義思潮在巴黎占據主要地位,當時的年輕藝術家想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要去巴黎尋求發展,年輕的李斯特就是其中一員,他在巴黎這個既奢華浮躁又滋養藝術家的自由環境度過了他的前半生,這成就了他自由而夸張的浪漫風格。在意大利杰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之后,李斯特變成為了獨奏音樂會的主導人物,他開創了背譜演奏的先河,將原來背朝觀眾的演奏位置變為側面,更好地展示演奏者的技術與情感,更易使演奏者的情感與聽眾溝通。在于潤洋編寫的《西方音樂通史》②中指出:“李斯特那響亮而狂放的風格,彈奏的速度與力度不僅促使鋼琴制造工藝必須完善,而且形成了輝煌浪漫的極富個性的鋼琴演奏風格,他與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將鋼琴藝術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p>

這首作品整部作品集中僅有的兩首沒有標題的作品之一,后人根據作品開頭的提示常將其稱為“激動的快板”或者“熱情”,又或者根據它的調性稱它為“f小調練習曲”。這首作品從開始到尾聲都體現了出了作者早期在巴黎的成長環境下所形成的自由而夸張、響亮而狂放的浪漫風格,其熱烈、輝煌但仍不失細膩的情感也在這部作品中有了充分的表現。

四、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李斯特的音樂創作風格以及對音樂之美的極致追求。對這首作品的細致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李斯特音樂作品,并對鋼琴演奏有更深層次的感悟。

注釋:

① 李斯特 著,張譯民 譯.李斯特論肖邦[M].人民音樂出版社,1965,12.

② 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修訂版)[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八度練習曲李斯特
手風琴演奏中練習曲的意義分析
論鋼琴八度演奏技法及應用
對李斯特超技練習曲版本演變的思考
芻議音樂表演與鋼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試論音樂表演中如何進行鋼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保持肅靜
淺探肖邦練習曲的技巧特征
愛之夢
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2008年3期)2008-08-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