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日記畫教學探究

2019-08-13 08:12唐永勝
新課程·小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創作兒童教學

唐永勝

摘 要:日記畫又叫作美術日記,要求兒童用畫畫的形式將每日所見、所聞、所想畫出來,再加上日記常用的一些元素,兒童畫日記內容由兒童自己信手拈來,沒有經過成人參與加工,也最能表現兒童自身創作特點。就日記畫的構成與繪畫內容、畫日記畫的工具,以及引導和培養兒童日記畫創作的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兒童;日記畫;教學;創作

作為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課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重點指出: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指導學生學會用美術的方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

日記畫又叫作美術日記,要求兒童用畫畫的形式將每日所見、所聞、所想畫出來,再加上日記常用的一些元素,如想說的話、日期、天氣等。兒童畫日記內容由兒童自己信手拈來,沒有經過成人參與加工,也最能表現兒童自身創作特點。

日記畫可以滿足孩子們愛涂鴉的天性,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孩子的圖畫內容豐富,有的是校園課間的活動,有的是春天踏青的情景,還有的是身邊的動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他們不但把這些事情畫出來了,還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和當時的心理描寫,使這些作品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童趣躍然紙上,充滿了自然清新的氣息。因此,日記畫更有利于孩子養成觀察分析事物的良好習慣,增強其觀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一、日記畫的構成與繪畫內容

日記畫構成部分,除常規的日記內容包括寫作日期、天氣狀況外,還包括畫與文字兩部分,畫為主,文為輔,畫要求深入細致,有真情感受,貼近學生自己的生活,能抓住典型事件與特征,文則是對畫的補充或作者當時的心理描寫,最后再寫上作者的姓名與年齡。日記畫的內容題材廣泛,如:學?;蚣依锇l生的事;天氣或季節的變化;觀察動植物的變化和同學或家長參加一些有趣的、難忘的事??傊?,生活里值得回味的人或事都可以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二、畫日記畫的工具

1.找一摞較厚的白紙,用打印的方式自己做一個封面或手繪一個封面,也可以是專門的速寫本,大概20~30頁,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可以分階段記錄不同時期發生的事件。

2.畫筆建議分不同年齡段準備不同的工具,1~3年級以水彩筆、油畫棒為主,4~6年級建議采用墨水充足的簽字筆(粗頭和細頭都有的那種),之所以選用這種筆,是因為它造型大膽、準確,形象概括,畫面效果醒目,不易重來修改,15~20分鐘就可以完成,利于學生建立自信。

三、引導、培養兒童日記畫創作的方法

1.欣賞感悟,激發兒童創作的熱情

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興趣是一切行為的先導。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在從事饒有興趣的活動時,大腦會自動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它的效率比嗎啡還要高出500倍。培根說:好奇是知識的萌芽。因此,為了激發孩子們創作日記畫的興趣,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兒童欣賞的國內外繪畫大師的作品、原始藝術以及民間藝術作品,給他們講解這些作品的構成及其特點,再讓他們充分欣賞同齡人優秀的日記畫,從這些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中,產生共鳴,從而促使他們對日記畫有了濃厚的興趣,樹立起“我也能行”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體驗生活,培養觀察力,積累創作素材

教育家斯賓塞說:“觀察是一切學習的開始?!痹谂囵B兒童的觀察力方面,應該注重兒童從生活中發現、積累創作的素材,兒童親近生活,是其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孩子們去學習、去郊游、去購物、去運動……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創作靈感的最佳來源。教師可以啟發孩子,讓他們隨時隨處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美:精彩紛呈的課堂,車來車往的大街,綠樹掩映的公園,一張畫或其中的一個局部,都可能是美的組合、美的構成。通過親身的體驗,活躍了思維,他們能夠大膽、自信、有個性地表達,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想象力和思維創造能力才得到豐富的發展。只有這樣,畫出來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貼近生活,如:二年級同學郭東陽創作的《看釣魚》,畫面中幾個釣魚者的表情神態各異,以及每個人坐的凳子、裝魚的桶以及他們來釣魚的交通工具都各不相同,這種有著濃濃生活氣息的作品,只有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孩子的親身體驗,才能真實地表現出來。

3.引導兒童從生活中發現藝術創作的形式美感

日記畫是兒童感情世界的自然流淌,因此,它最生動、鮮活,也最具感染力。一幅形式感很強的日記畫,也最能夠吸引我們的眼球,而引導兒童創作形式感很強的作品也無需刻意而為之,不需要給兒童灌輸高深的所謂的“圓形”“C”字形“之”字形等復雜的構圖理論,只需合理地引導他們:此時此景,這些人或景物應該呈現那種形狀,把這些特點強化、夸張一下,畫下來就好了。例如,我在指導吉××同學畫《火車上》時,最開始她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取景,如何體現火車上的氛圍,經過老師從不同角度的分析、指導,最后采用背面觀察俯視的角度,把車廂兩邊和中間賣零食的餐車都表現出來了,雖然表現的是背面,但車廂中游客們有的在睡覺;有的在看書;有的在吃零食……左右對稱而不雷同,既有形式的美感,也有生活的趣味。又如,一年級同學集體創作的《有趣的勺子》,每個人畫一把勺子,剪下來再重新組合,開始的時候,學生不知道如何組合擺放這么多勺子,教師啟發學生,我們吃團圓飯時是什么情景?學生回答說:“是圍坐在一起的?!薄澳敲此械纳鬃佣紘梢粋€大圓形如何?”老師繼續啟發。通過對比不同方式的擺放,大家一致認為圓形最美,這種從生活中發現的構圖的形式美感也最能為學生所接受。

4.合理評價,創造機會,展示自我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眱和谧魅沼洰嫊r,用色、用線果斷,大膽、單純,帶有強烈的主觀性、隨意性,我們在評價其作品時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評判其作品的優劣,妄下“不行”“差”或“不像”等負面的評語,也不能看到任何作品都說簡單的“你真棒”,而應看其作品是否真實地反映了他們內心世界的感受,是否具有獨特性、新穎性,根據孩子畫面的特點和孩子繪畫時的狀態,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作出正面的評價,從構思、構圖、色彩、線條、文字表達,以及從孩子繪畫時的狀態,用專業的美術語言進行正確的評價,可以適當多一些鼓勵的評語,使每個孩子感到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此外,教師還要定期把一段時間來同學們的日記畫,在班級里集中展示,以便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利用班隊會或家長會等時機,舉辦一個小小的日記畫展覽;部分作品還可以分享到班級QQ群或微信群里進行展示。這樣,通過各種展示的方法就能夠更加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使畫日記畫的活動持續進行。

每個兒童都有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如果教師在兒童的成長期加以正確引導,利用日記畫的形式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指導,我相信兒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赫伯特·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海峽文藝出版社,2010-04.

編輯 段麗君

猜你喜歡
創作兒童教學
《一墻之隔》創作談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留守兒童
創作隨筆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