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校特色下如何開展班級文化建設

2019-08-13 08:12沈劍
新課程·小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文化精神班級活動

沈劍

摘 要:珠海市香洲區實驗學校一直以“構建適合教育文化,營造最美書香環境”為主題進行最美教室的創建,這是一場用適合文化滋養孩子童年的書香盛宴?!稗k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得到適合發展”,這是教育愿景,讓“整潔、書香、綠意、個性”成為孩子成長的主旋律;培養閱讀“千萬富翁”讓學生增添底色,把經典誦讀作為小水滴班學子的文化底蘊;培養“博學于文、約之以禮”的時代好少年,是引領小水滴班這艘大船在新時代的教育大潮中破浪前行的“核動力”。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開展班級活動對班級生命、活力、個性都影響深遠。建設一個具有特色文化的教室,形成自己班級的文化特點,對打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適合教育文化;最美書香環境;文化精神;環境文化;班級活動

一、開展啟蒙活動,孕育班級文化精神

小學生的情感單純而又豐富,處于心智發育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鼓勵每個班級開展有自己班級特色的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班級的熱愛之情,讓班級從低年級開始就有有特色的班名、班徽、班訓,還有充滿個性的班歌、班詩。我現在任教的班級的特色班名為“小水滴”班,意為每個一年級的孩子都像小水滴一樣純潔團結,匯聚成小溪、江河,奔赴大海,成長自我。它結合學校的適合教育理念將“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作為整個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期望孩子們既有水的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的品行,又有深厚的納百川式的自我修養。由此,小水滴班提出了一個既高遠又切實的小目標:做最好的自己。我們期待孩子們在小學未來的每個階段都能發現自己的美好,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水滴的光芒中折射出自己的努力與自信,塑造那個最美好的自己。通過有意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從小就愛自己的班集體,維護自己的班集體,并且為班級榮譽而努力,是教師孕育班級文化的一種有效途徑。

二、開展班級“悅讀之路”,培養閱讀“千萬富翁”

班級文化的建設是一個優秀班主任努力追求的,因為一個班級良好的班風、班貌直接影響著一群孩子的成長。我們學校結合辦學特色把每一間教室當作一本書,一本由老師、學生、家長共同編制的書,孩子們要編繪出一本本屬于自己的書。這樣,教室——這本書,才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空間,也是校園里最美的地方。在最美的地方開展最美的活動——營造最美書香環境。以“小水滴”班為例,首先,班級的文化底色是小水滴的藍和大自然的綠的結合,舉目抬眼,處處敞亮舒適,燈柱上藤蘿依依,教室四角垂蔓飄飄,這給一年級的孩子帶來了安全感和歸屬感。教室后墻,綠色和藍色的書架錯落有致一字排開,上面擺滿了孩子們愛看的繪本和兒童故事讀本,藍綠黃相間的小凳子可疊可開,輕巧方便,收放自如。顏色和功能都考慮得細致,為一年級的孩子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這樣處處適意的環境中,小水滴班舉辦了“班徽我會畫”“班歌我會唱”的班級文化活動。小水滴們有認真畫班徽的,有和家長創作班歌的,他們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大家一起畫一畫、唱一唱,在愉悅中小水滴的種子已經播撒。接著,小水滴班又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進行“海量閱讀、整書閱讀”的學科活動。雖然一年級的孩子認字不多,但是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協助下,利用課堂、課間、午讀、晚睡前的時間,看繪本聽故事,已經積累了不少感受,能把自己的體會講出來、畫出來。這樣邊看、邊學、邊講、邊畫,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幫助整理下,學習的感受就變成了教室后墻上的一幅幅作品,這樣的小水滴學讀書、愛讀書、會讀書,自信滿滿。

在悅讀之路上的小水滴們還在最美教室里“習禮儀”“學規范”,用行動去體驗“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含義。黑板旁,是每天心情晴雨盤,分別是“開心、正常、生氣、發怒”,盤子上一個小木夾子代表一顆小水滴,孩子們都希望自己的小夾子停留在“開心”上,所以努力做好學校一日常規的要求;“每月之星”貼著的可愛頭像引導著小水滴們認識自我,腳踏實地,步步前進,一滴滴積聚為成長的力量……

在小學六年的學習中,班級有一個長遠培養學生底色的計劃,那就是閱讀“千萬富翁”,希望學生在小學的六年中能閱讀一千萬字。在本學期中我們早晨有“微誦課”,中午有閱讀課,下午晚托的還有一個半小時的閱讀時間,晚上有30分鐘中華經典閱讀時間,主要是在家里讓家長領讀,讀書已經成為每位同學的習慣,正是多讀書,讀好書的好機會。我們班每位同學手上還有一本閱讀存折,每天把閱讀書目,閱讀了幾頁書,閱讀了多少字,閱讀心得都要寫在閱讀存折里,每天由家長簽名,每周由閱讀小組長檢查,每月由班主任根據閱讀量給同學頒發“書香少年”證書。在一年級,閱讀內容主要是以繪本閱讀為主,繪本的魅力在于書中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找到閱讀的快樂,讓快樂變成一種興趣,讓興趣再變成一種習慣,這樣在小學六年的光陰里,每個同學都會成為閱讀“千萬富翁”,把海量閱讀作為小水滴班學子的人生底色,把經典誦讀作為小水滴班學子的文化底蘊。讓閱讀“千萬富翁”伴隨孩子走過一生的幸福之路。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夯實班級文化

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根據這個理念,我們提出了創建思路:三特三童?!叭亍笔侵父鶕澳甓翁攸c、學生特點、教師特點”來構思班級文化的特色,“三童”為“童言、童真、童趣”,展示的是孩子們生活、學習中各方面的感受和收獲,并保證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間和平臺。各班級主動開展了許多班級活動。每月更新一次的班級展示墻,主要展示學生在活動中的相片、作品;開展21天養成好習慣活動,主要從生活到學習,每天一小評,一周一大評,21天一總結;有些班級還由學生設計適合自己年齡特點的特殊節日,如女生節、男生節、讀書節、快樂節等,并且開展相關的活動、比賽;有些班級開展了五彩繽紛的讀書活動,甚至使讀書活動變成了一門課程,有效建立了自己的班級環境文化。班級的“悅讀之路”還延伸到課外,大自然成為最好的老師。在家長和老師的帶領下,小水滴們探索自然的奧秘,留下難忘的瞬間,分享在這里。下課的時候,三五成群圍繞在自己的照片旁,繪聲繪色描述自己的經歷,在快樂難忘的活動中記錄下孩子們的自我成長。

四、培養“博學于文、約之以禮”的時代好少年

為強化教學常規,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班級在家長委員會的帶領下,精心策劃,歷時20天,收集全班每個同學的作業,舉辦了班級優秀作業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安靜有序地對優秀作業進行參觀學習。這里的作業整潔美觀,格式工整、字跡規范,使用正確訂正符號,是那么的令人賞心悅目,讓在場的同學們想到了認真、專注、優秀等美好的詞語,讓在場的同學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讓家長們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之處,讓教師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每一個同學,本次優秀作業展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學習、互動交流、進一步鞏固作業規范的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能認真去學習他人的優點,找到自己繼續努力的方向,從而人人爭優,優者更優,真正成為“博學于文、約之以禮”的時代好少年。

在這個學期里,我們還踏實推行“知行文化—約之以禮”。一引其綱,萬目皆張?!爸形幕s之以禮”是引領小水滴班這艘大船在新時代的教育大潮中破浪前行的“核動力”。隨著班級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我們不斷賦予“知行文化—約之以禮”新內涵、新元素、新思想,在規范和實踐中清晰。我們要求學生在出席重要場合時,少先隊員行隊禮;早上、中午上學、上課常規和在校園見到老師時行鞠躬禮,行禮要求:微笑、止步、鞠躬、問好;入校見到值日的禮儀隊員時、當班級列隊行進遇到師長或客人時、上下樓梯遇到老師時、放學見到保安和師長時行擺手禮,行禮要求:微笑、擺手、問好;還學習遞接物品禮儀,遞接物品的基本原則:尊重對方、雙方互視、雙手遞物、雙手接物,遞交文件、作業等,要把正面、文字朝著對方的方向遞過去;遞送筆、刀剪之類尖利物品時,需將尖利的一端朝向自己或朝向下方,不可指向對方??鬃诱f:“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敝腥A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是當代小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個人文化、藝術、道德等修養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完善自我、與人交往的行為規范與準則。所以小水滴班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禮儀、重視禮儀,在教室門口有兩個文明崗監督員,對每天每個同學的表現進行記錄,再由班主任對班里同學每天的表現給予表揚和指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班級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教育資源,班集體是學生成長最直接、最具有影響力的課堂?!卑嗉壥菍W生成長的重要園地,是學生生活的要地,更是學生終身發展不可或缺的沃土。而傳統的教室只是單純地被當作一個知識傳授的場所,忽視了它其實是孩子成長的一方樂園。朱永新教授曾這樣詩意地解讀完美教室:“一個教室,一個生活于同一個教室中的人,應該是一群有著共同夢想,遵守能夠實現那個共同夢想的卓越標準的同志者。他們彼此為對方的生命祝福,彼此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諾,共同創造一個完美的教室,共同書寫一段生命的傳奇?!苯淌覍W生來說是成長的地方,是快樂學習的地方,是影響他們一生的地方。教室是有生命的,是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良好的教室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學生。而對老師來說,教室是我們的陣地,是引導我們實現理想的地方,是決定每一個教師生命故事平庸還是精彩的舞臺。由此可見,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開展班級活動,對班級生命、活力、個性都影響深遠。而作為新型的班主任必須要充分地意識到這點,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建設班級文化,使班級永葆活力,才有可能讓每個孩子得到最佳發展,才能創造一個完美的班級!教育要讓每個生命都綻放光彩,讓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第56號教室的奇跡[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08.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04.

[3]海門教育研究中心編著.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編輯 張佳琪

猜你喜歡
文化精神班級活動
郭沫若《女神》意象體現的文化精神解析
教師文化建設是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根本保障
從中西宗教差異中透視中國文化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