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體驗—創造—生成”模式,構建品德學科教學的有效課堂

2019-08-13 08:12曾瑜
新課程·小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采集傾聽創造

曾瑜

摘 要:從五方面談了如何運用“體驗—創造—生成”模式教學,構建思品教學的有效課堂的幾點體會:課前采集,確定主題很關鍵;活化教材,挖掘深度很重要;捕捉亮點,巧用生成添精彩;預設問題,尊重學生耐心聽;課外延伸,指導生活效果好。

關鍵詞:采集;體驗;創造;生成;尊重;傾聽

一、課前采集,確定主題很關鍵

我們學校的徐老師在甲班試教《讓我們的教室更清潔》前,她發現該班學生存在的問題是課桌桌面不干凈、柜桶有垃圾等問題,于是她在課堂上設計了如下幾個教學活動:(1)清潔桌面,清理柜桶;(2)清潔地面;(3)集體討論形成《班級公約》。整節課教學流程緊湊、順暢,師生配合默契,學生活動氣氛活躍,在課堂上解決了采集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收到了預期的課堂實效。

可是兩天后,徐老師拿同樣的教案到乙班試教時,教學效果大相徑庭,上得一塌糊涂!師生無法配合,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很吃力,而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開小會。這是為什么呢?后來我們在集體評課時,乙班的班主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要害——在甲班存在的問題,在我們乙班不存在。我們乙班存在的問題是:(1)桌面學具擺放凌亂;(2)下課后桌椅擺放不整齊;(3)同學亂扔垃圾,沒有把廢紙等垃圾準確地扔到垃圾簍里。我們在場的老師聽后,豁然開朗。于是又根據乙班孩子存在的問題重新設計教案,進行全新的教學活動:(1)學習在桌面擺放學具;(2)學習按地板磚線擺桌椅;(3)學習走到垃圾簍面前扔垃圾。結果教學效果非常好!解決了乙班孩子原來存在的問題。

由此可見,課前對孩子們問題的采集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利用課前采集到的孩子們存在的問題,設計自己的教案,然后在課堂上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重視他們的情感體驗,引導他們利用自身學習資源,與新的學習情境相結合,在互相交流和分享活動中,讓問題在其中生出,在共同的探討中解決問題。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行為就在他們發現、交流、分享中得以構建。

二、活化教材,挖掘深度很重要

課堂離不開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我們除了遵循教材的內容外,還要擴大、挖掘教材的深度。以二年級《讓我們的教室更清潔》一課為例,為了讓孩子們在體驗活動中認識到衛生保潔的重要性,以及發揮班級主人翁的精神,在一個個清潔活動中培養清潔衛生的能力,我們活化了教材,讓學生在“清理桌面衛生”“清潔地面”“清理衛生角”等一系列的體驗活動中自己去獲取經驗,掌握了一定的清潔技巧,同時感受到干凈整潔的教室給我們帶來舒適和美的享受。

三、捕捉亮點,巧用生成添精彩

有一天,徐敏老師在試講《讓我們的教室更清潔》,當她問道:“如果我們不把教室打掃干凈,會有什么后果?”我們班的張銘宸孩子立刻站起來回答:“如果我們不講究課室衛生,將會滋生現在電視新聞中所講的H7N9病毒!”話音剛落,聽課的老師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和贊許的目光,多么有靈動的回答!一個二年級的孩子,居然能聯系生活話題來解答思品課中的問題!這也許就是品德與生活的魅力吧!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及時地捕捉到這個課堂的亮點,既及時表揚這個孩子,又帶動、激發其他孩子的創造力。

當孩子們清理完桌面、柜桶時,老師引導他們看看自己的桌子下面,結果發現地面有很多垃圾,于是老師巧妙地抓住這個自然生成的教學資源,熱情地鼓勵孩子們運用剛才掌握的衛生清潔的辦法,繼續收拾地面衛生……孩子們在歡快的《勞動最光榮》的旋律中體驗著勞動的快樂……接著我們又通過投籃的游戲巧妙地過渡到下一個活動環節——如何扔垃圾,讓學生在投籃游戲體驗中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平時扔垃圾應該走到垃圾簍附近,這樣才能不讓垃圾留在外面。

四、預設問題,尊重學生耐心聽

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例如,其一,學生不愛發言,課堂氣氛很沉悶。其二,學生回答問題時話太多,耽誤了教學進程。當出現第一種情況時,我們該怎么辦?別著急,專家李雪紅老師說過“用溫柔的目光迎上去”,鼓勵孩子大膽說,這樣慢慢地就會幫孩子打開話匣子。當出現第二種情況時又該怎么辦?去年香洲一小的張萍老師在造貝小學上匯報課時已做了示范。課堂上那個小姑娘對她的快樂故事娓娓道來,足足講了至少10分鐘,讓我們這些聽課的老師都急壞了,而張老師卻自始至終地在耐心傾聽這個女孩講她自己的故事,跟孩子一起感受這個故事所帶來的快樂、幸福!孩子也許真切地感覺到了老師在乎她,尊重她!最后小姑娘自信地露出了兩個迷人的小酒窩,張老師也舒心地笑了……這個環節,雖然影響了張老師原來預設的教學進程,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情感體驗得到了老師最大限度的重視。這就是成功、有效的思品課堂。

五、延伸課外,指導生活效果好

在思品課堂上,孩子們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體驗,得到了不少經驗。大家把自己獲取的經驗與遇到的困難帶到課堂上,在交流和討論中,促進孩子們的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辨析的能力,從而獲取新的經驗再回到實際中去應用。這樣經過從課堂到生活,從生活又回到課堂,再從課堂回到生活的體驗實踐,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煉、提升。

參考文獻:

李雪紅.小學品德教學拓新[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01.

編輯 馮志強

猜你喜歡
采集傾聽創造
市政工程檔案采集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淺析微量物證的采集和包裝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小學數學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公共外交主場也要學會“傾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