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鄉村振興中法律服務的實踐途徑

2019-08-18 15:27李嘉宇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5期
關鍵詞:法律服務鄉村振興

李嘉宇

摘 要:鄉村振興需要法治現代化,法治現代化需要以公共法律服務為基礎。本文以麗水市松陽縣、金華市金東區、寧波市鎮海區、溫州市鹿城區、臺州市路橋區(以下簡稱為“一縣四區”)為例,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重點分析公共法律服務在實踐中是如何開展。

關鍵詞:送法下鄉;法律服務;鄉村振興

一、產業興旺中的公共法律服務

(一)上門入企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增強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

一縣四區利用法律服務人員以及律師開展走訪企業活動,通過舉行法律講座,為企業進行法律體檢等以上方式,為企業在用工、企業管理、知識產權、債務債權、賬務管理以及印章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法律幫助,主動幫助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法律問題,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

(二)積極打造良好的營商法律服務環境

一縣四區的司法部門聯合地方實際,積極推出相關舉措,因地制宜,打造良好的營商法律服務環境。例如,在金東區,成立了惠民便企的法律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惠民便企法律任務書,并在全市范圍內向法律工作者發出了積極參與惠民便企法律服務的倡議書,同時還開展了惠民便民法律服務活動。在鎮海區,全區通過營商環境服務平臺,強化各部門的聯合行動,積極引導廣大法律工作者進企業、進園區,進一步延伸服務面。

(三)積極引導企業依法治企

在企業的轉型中會遇到一系列問題和法律難題,因此針對企業存在的法律難題,一市四區組成了法律服務援助機構,結合企業實際,開展私人定制活動,為企業量身訂造了專屬的法律產品。以溫州市鹿城區為例,在全區范圍內選取了43名律師,成立了三支法律服務顧問團,專門為僵尸企業開展服務,提供專門的法律培訓,法律講座以及處置工作。為了能夠讓企業進行順利的交接,溫州市還成立了微商家族工作團隊,用法律專門為微商家族提供法律事務援助,能夠被微商群體處理家族事務,提供更加準確方便的法律途徑。

二、基于生態宜居的法律服務

(一)治水治污法治宣傳與咨詢

根據省、市“剿劣”工作的總體部署,浙江省各級行政司法系統發出服務“剿滅劣V類水”行動倡議書,通過發放宣傳掛圖和宣傳折頁、水環境保護普法微信、集中開展治水法治宣傳系列活動。同時組建“剿滅劣V類水”專項督查小組,與各縣(市、區)法律服務團隊一起,全面開展“剿劣”督查。

(二)防范各類糾紛,定分止爭

法律的重要功能是以其普遍權威性定分止爭。譬如,松陽縣公證處參與“三改一拆”現場監督和證據保全,參與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的招投標現場監督公證。溫州鹿城區公共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雙嶼“10·10”農房倒塌事件的善后處置工作,有效化解城中村改造中的各種糾紛。

三、基于鄉風文明的法律服務

(一)突出打造社會化普法載體

一縣四區中,各地能夠扎實推進“誰執法誰普法”的工作制度,在此工作制度的基礎上,一縣四區能夠各自利用其所有的資源,開展相應的法律服務工作,推動社會化普法機制的建立而作出努力。例如在寧波市鎮海區,通過建立和發展各類品牌化專業化的普法工作室和工作團隊,其中建立了駱駝商會普法工作室,新鎮海人普法工作團隊,創客普法工作室,引鳳久久普法工作室等等,在這些工作室中招募了一些來自外地的工作人員、大學生、政法系統的青年以及村(社區)的法律工作者,組成一支約500人的法律宣傳志愿隊伍,充分實現了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有效的推進了普法工作。

(二)融鄉土文化寓普法之中

只有積極的融入到地方性的普法宣傳工作中,才能夠將遵紀守法工作化為村民們的自覺行動。以寧波市鎮海區為例,該區積極探索特色的法律服務,因地制宜,將特色地域與法治相結合,在全縣范圍內建立了一家地市共建的法治文明教育基地,即寧波市商幫法治文化主題園,在蟹浦鎮十七房村,駱駝街道敬德村等四家文化大禮堂,實現了法治元素的進駐。在金東村,當法治文化進農村禮堂作為法制宣傳的重點,進一步組織和動員民間愛好者用歌曲組詞等形式來宣傳法律,有的還將禮堂、墻、廊、窗、屏等等地方作為宣傳法律的多樣載體。

四、基于治理有效的法律供給

(一)構建鄉村法律顧問制度

一是積極指導村(社區)完善《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幫助村民解答法律疑惑等。二是指導村(社區)嚴格按法定程序落實每個環節,確保產生的村規民約、社區公約程序合法。三是參與保障“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為了規范和保障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的秩序和合法性,各級司法行政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有的開展了法治文藝演出,播放法治公益宣傳片、制作和分發了換屆選舉的宣傳信息;有的利用社區窗口張貼了多渠道、多載體的法律宣傳等新的選舉宣傳材料,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強調“依法治國,和諧選舉”。

(二)防范與化解矛盾糾紛

沒有秩序就沒有繁榮,沒有和平就沒有振興。一縣四區司法行政努力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糾紛的發生。例如,在松陽縣,人民調解組織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專項調查,抓緊預防和解決重大疑難糾紛。全縣司法行政干部、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黃南水庫搬遷等重點縣項目和重點項目,并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

五、基于生活富裕的法律服務

(一)維護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

一縣四區需要維護的人民的合法權益主要集中在農民工的工資、兒童和婦女以及老年人及時給予權利保護。例如,溫州市鹿城區成立了一個由專門從事勞動爭議的律師組成的農民工工資維權支隊,在滕橋鎮召開了“農民工工資法律援助”專題會議,為農民工支付補償金和工傷賠償。向公司專業管理人員和廣大農民工提供勞動合同糾紛、社會保險待遇等問題,并發放各類法律援助手冊。

(二)法律援助宣傳

為了使更多困難群眾在合法權益受損時能及時得到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曉度和影響力自然成為了實踐中的不二選擇。從各地實踐來看,法律援助宣傳主要包括法律咨詢、分發法律援助宣傳單、普及《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與農民工權益息息相關的法律規范,旨在提高農民工事先維權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蘇力.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2]竺乾威.從新公共管理到整體性治理[J].中國行政管理,2008(10).

[3]郁建興.“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探索[N].浙江日報,2018-04-12(7).

猜你喜歡
法律服務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基于PHP技術的法律服務信息技術平臺設計與實現
“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布局的難點與創新
大學生法律援助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