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2019-08-21 01:17吳脊
大經貿 2019年6期
關鍵詞:雙高計劃培養路徑

【摘 要】 本文以雙高計劃新背景下社會對會計技能人才的需求為研究背景,以會計技能人才培養為視角,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為例,從雙高計劃下培養目標、會計技能大賽為主導、雙師資團隊的建設、創建課堂理實虛一體化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等多個方面探索“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對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有借鑒意義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 雙高計劃 會計專業人才 培養路徑

一、研究的背景與研究意義

少年強則國強,高等教育是形成青年意識形態、培養青年能力結構的重要環節。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工作高度重視。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上,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發人深省。

2019年4月4日,高等職業教育“雙高”計劃掀起一番浪潮,搶奪雙一流在高職院校的風頭。雙高計劃即教育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旨在2022年達到雙高計劃的高等職業院校成為引領高等職業教育的中堅力量。國家政策向高等職業教育的傾斜,意味著機會與威脅并存,如何利用機會、如何化解威脅成為高職院校近年來待解決的問題。

雙高計劃,是指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旨在打造高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雙高計劃遴選管理辦法中明確指出,申請院校近五年學生在國家級及以上競賽中獲得過獎勵,近三年招生計劃完成率不低于90%,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不低于95%等硬性條件。

本文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為例,遵循雙高計劃對高職院校的要求,剖析高職院校與雙高計劃的差距。高職建設計劃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取決于培養路徑的優化,如果沒有明晰高水平高職院校的關鍵特征與建設路徑,特色高職建設計劃很可能難以取得突破性成就。那么高職教育應如何創建有效的培養路徑呢?

1、本文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為例,遵循雙高計劃對高職院校的要求,以雙高計劃為思想指引與行動指南,剖析高職院校與雙高計劃的差距。對高等院校順利通過高水平高職學校、高水平專業群的雙高計劃認定具有現實意義。

2、有利于完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形成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對探析培養高職院校專業技能人才路徑具有重大理論意義。

3、通過對該項目實施與總結,彌補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理論研究的缺陷,有利于豐富理論研究成果。

二、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國外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起步早、成果豐碩,形成了例如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加拿大職業教育模式、英國BTEC模式、美國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產學結合模式等。這些模式對各國經濟、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未來教育是通過加速創新讓老師更深入地參與到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

2、國內研究現狀。社會對會計專業基層人才的火爆需求慢慢退卻,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如何在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中保持良好的競爭力,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之一。在新環境下,社會對這類人員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首先是會計專業技能方面必須滿足企業的業務需要,而且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在自身素質、崗位操守等多方面具備良好的水準。

眾多學者認為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會計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綜合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對會計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或路徑研究與實踐,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也存在客觀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眾多研究在模式研究中提出建議,并未將其具體路徑應用到實踐當中。

其次,研究中遵循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思路,提出校企合作、技能大賽的教學模式,但忽略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本文將二者進行結合。

再者,雙高計劃剛剛提出,在此背景下并無相關論文以它與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相結合進行人才培養的路徑研究。

綜上所述,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路徑研究是高職教育一個有益的探索,也對我校深入理解雙高計劃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著現實意義。

三、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中國知網、圖書館資料等方式查詢資料;識別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特別是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人才的培養和以高校會計技能大賽為視角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文獻;整理相關文獻,通過了解已有文獻分析高職院校在培養會計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案例分析法。在文獻搜集、整理、分析的基礎上,為了更細致且更有針對性的研究高職院校培養上存在的問題。本文以重慶廣播電視大學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為例,分析其在培養會計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問題。

四、研究的問題分析

縱觀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的培養模式、培養路徑研究,存在以下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

①教師結構不合理。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的核心力量是廣大教師隊伍。重慶廣播電視大學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成立于2005年,歷時僅僅14年。培養會計人才的二級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自2016從財經管理學院獨立出來,發展至今引入了較多青年教師。教師的結構呈現沙漏形狀--老教師與新教師各占一半,缺乏中流砥柱,顯得人單力薄。青年教師大多從學院到學院,實戰經驗幾乎為零。而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企業會計業務處理是會計專業最核心的內容。理論知識多于實踐能力的傳授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人才的技能水平和應用能力。

②掛職鍛煉效果不顯著。教師們暑假期間、寒假期間都有機會前往企業掛職鍛煉。掛職鍛煉是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學習,與企業密切交往的一種鍛煉方式。青年教師深入基層有利于提高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業務實踐能力,為授課提供教學素材;有利于形成學校與企業之間的長效合作機制。

但是由于學校缺乏管理和相應制度的建設。大多數教師的掛職鍛煉僅僅停留于形式,深入基層的時間較短,效果并不明顯。

2、會計技能大賽的培養模式不佳?!秶抑虚L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會計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年)》以及《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發布,旨在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對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進一步推進高校教學過程與企業工作過程、教學實踐內容與崗位能力要求深度對接,切實提高大學生財務知識與企業實際業務的融合能力,為企業選拔出“懂軟件、強應用、熟業務”的復合型會計人才,會計技能大賽成為主要媒介。

會計技能大賽成績成為高等職業院校衡量學生技能水平的標桿、成為市場對會計技能人才衡量的標準。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積極參加技能大賽,獲得了市級二等獎、三等獎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也較為突出。

①教師團隊。由于學校的重視、學院的支持,獲得國家獎項的院校在選擇教師團隊時實行“競爭上崗”,教師們爭先恐后的參加,指導教師隊伍經歷了優中選優的程序;相比于其他高職院校,本校在選拔指導教師方面存在“無競爭、喜推脫”的局面,導致技能大賽指導教師隊伍均由缺乏經驗的年輕老師帶領,在摸索中前進,走了較多的彎路。

②學生選拔。歷年舉辦技能大賽的時間大概在次年的四月份,當年選拔學生的時間在十一月份,可見訓練的時間僅僅不到五個月。訓練時間較短、選拔時間較晚。同時,技能大賽最大的捷徑是“老帶新”,即老學員帶領新學員,參加過技能大賽的同學直觀的感受了與獲國獎院校的差別,見識了團隊賽密切合作的重要性。鑒于缺乏政策的支持,老學員急于就業等多方面因素,參賽學生不具備任何優勢。

③培養模式。技能競賽的比賽內容與高職院校財經專業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相比,存在涉及面廣、難度系數偏高等特點。因而,指導教師需要單獨在多門課程上對參賽隊員進行補課,培養模式仍然是“你講我聽”。這就意味著參賽學生需要在熟悉軟件、培養合作能力之外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新知識點的學習。經過兩屆技能大賽的成績反饋來看,效果不佳。

3、校企合作機制不完善。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學生選擇到企業學習,是完成學業的最后一道關卡,旨在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階段。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一般分為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兩種方式。

大多數學校實行分散式實習,即學生自行選擇實習單位,自主選擇實習崗位。該方式形成學生自由散漫、托關系蓋章等無意義的實習現象。

為了解決頂崗實習問題和學生就業問題。目前,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是,雙方仍然缺乏重視,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會計人才的培養,導致校企合作仍然停留于書面協議層面。未能與企業建立較好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五、研究的對策

(一)“雙高計劃”背景下人才培養目標

在“雙一流”已成國內普通高校標桿的背景下,高職院校也將迎來自己的“雙高計劃”。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半p高計劃”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旨在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旨在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等,同樣在高校申報條件中提到雙高計劃院校必須承辦過技能大賽。

(二)具體的對策

1、技能大賽為導向。社會對會計專業基層人才的火爆需求慢慢退卻,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如何在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中保持良好的競爭力,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之一。在新環境下,社會對這類人員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首先是會計專業技能方面必須滿足企業的業務需要,而且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在自身素質、崗位操守等多方面具備良好的水準。眾多學者認為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會計人才是核心競爭力。這就意味著市場的需求引領著高校培養方案的改革。

技能大賽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將社會所需要的信息處理能力、業務處理能力、學習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等集于一體,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引導者”。

2、培養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在高職院,對“雙師型”教師概念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的不乏其人,簡單地說,“雙師型”教師就是“雙證”教師或“雙職稱”教師,即“教師+中級以上技術職務(或職業資格)”。

高校加強教師實踐能力的考核,采取集中掛職鍛煉的方式,即由學院進行選拔專門的企業和優秀的教師進行長達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的集中實習,打破現有高校存在的“形式化”掛職鍛煉方式。讓教師能夠扎根企業、落地企業,完全熟透企業業務,完全掌握中小企業會計業務處理、投融資管理等多方面業務操作能力。

3、改革教學模式。①組建“技能競賽班”。從大一新生中創建技能競賽班級,結合技能競賽要求,調整對技能競賽班級的培養方案。從根源上解決培訓期間短、課程不匹配的問題。并給予技能大賽老成員一定的獎學金、就業情況的政策支持,實現“老帶新”的成員結構。②構建課堂理實虛一體化模式。對技能競賽班級實施理論、模擬、實際業務三者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項目理論的扎實授課、實訓室中會計軟件的實操培養學生們的校內業務能力;同時建立會計工廠---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與校企合作單位簽訂協議,將企業真賬帶入學校,以老師為主導訓練學生實打實的演練和學習。

最終形成以賽促教、以課堂理實虛一體化培養模式為手段、以校企合作為終點的三合一會計人才培養路徑。

【參考文獻】

[1] 覃侯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會計教學改革分析[J]教育經濟.2018(08),242-244

[2] 李紅艷,張克明.從會計技能大賽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以陜西工商職業學院為例[J]教學研 究,2016(01),38-41

[3] 劉燦亮,“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雙創”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8(03),15-19

[4] 富金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貿人才.2017(05),183-184

作者簡介:吳脊,(1991-),女,土家,重慶市酉陽人,研究生,單位: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會計理論。

猜你喜歡
雙高計劃培養路徑
再論“雙高計劃”
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雙高計劃”:怎么看、如何干
“雙高計劃”視域下高職院校專業結構優化調整的路徑與策略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基于雙高計劃的專業文化建設研究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淺析
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探究
幼兒教學趣味的培養初探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