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擴大內需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2019-08-26 07:14龐倩楠
絲路視野 2019年2期
關鍵詞:內需經濟發展措施

龐倩楠

摘 要:在我國經濟已進入到新常態化發展階段的今天,實現經濟發展的平穩增長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然,在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人們越來越注重經濟發展的效率與公平,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加迫切地需要找到一種穩定的經濟發展方式。文章認為,消費是生產的唯一目的,擴大內需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因此,以此為出發點,國家應找出擴大內需的有效措施,來確保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

關鍵詞:內需 經濟發展 措施

一、我國內需現狀

近年來,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量銳減,外向型經濟受到阻礙,在出口銳減的經濟背景下,擴大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并且,投資和國內消費不足也暴露了我國經濟運行下潛在的深層矛盾,使得經濟發展后勁不足,難以拉動國內企業效益的提高和整個國內經濟的繁榮發展。一旦內需不足,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上都會給社會帶來不利影響。

二、擴大內需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擴大內需有利于減少我國對外的經濟依賴

近些年,我國的貿易順差逐漸加大,主要原因來自國內內需不足?,F階段我國經濟越來越依賴于外貿出口,外貿依存度過高導致我國經濟受國外經濟波動的影響越來越大,潛在的經濟風險加大,使得在國際交往中貿易摩擦逐漸加劇,我國想要減少貿易順差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擴大內需,擴大內需相比較依靠出口拉動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來說,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自主調節性,可以減少貿易中所出現的摩擦,對于實現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良性的作用。

(二)擴大內需有利于緩解國內就業壓力

我國現階段擴大內需的方式主要為投資和擴大居民消費,擴大投資規模就意味著為更多人提供了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化,金融危機到來,擴大內需將減少國際環境對我國實體經濟的沖擊及造成的不利影響,[1]并有利于解決現階段我國的就業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和諧,減少了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壓力和經濟壓力。因此,從長遠來看,擴大內需不僅為了短期應對金融危機,還是保證社會持續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長久之計。

(三)擴大內需有利于我國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用擴大投資的方式去擴大內需,則國家必然會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有利于為公共事業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和保證,國家可通過產業政策引導的方式將資金投入的重點放到環保、能源、交通,住宅等方面,一方面,有利于解決一部分民生問題,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也可達到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擴大公共福利的作用。同時,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擴大,將刺激國內需求的增加,帶動行業經濟的發展,縮小城鄉經濟差距與中西部經濟差距以及收入分配差距,改善了民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

(四)擴大內需有利于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出口貿易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支撐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然而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只是數量上的增長,并沒有實現效益和質量的增長,況且現在這種大量依靠出口來支撐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在我國已經很難繼續維持下去,基于這種背景,我們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步伐,就目前而言,擴大內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途徑和首要任務,我國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利用我國在國際中的比較優勢促進經濟的增長,而現階段這種比較優勢正在逐步消失。[2]過去我國主要依靠人口優勢和土地優勢,降低了商品的成本,在貿易中獲得了一席之地?,F在,勞動力和土地資源都不在無限供給,一方面,隨著建設用地的增加,土地資源出現了高度緊張的趨勢,土地價格飆升,用地不易取得。另一方面,現在城鄉人口之間的流動已經趨于飽和點,各地都已出現民工荒,勞動力成本不再廉價。因此,現在想單純地依靠廉價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成本優勢為導向的發展戰略的道路已經走不通了,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內需,以內需來拉動經濟。

三、 擴大內需的措施

(一)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收入是消費的根本驅動力,實現需求增長的首要前提是居民有消費能力,所以增加居民的收入就成為擴大內需的首要條件,居民有了物質基礎自然會將部分的收入投入到消費領域,沒有穩定的收入增長,消費也失去了根基,當前形勢下,我們要大力提高中低居民的收入,通過增加收入來刺激居民的消費欲望,將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的有效需求,從而達到刺激國內消費的目的。[3]對于這一問題,首先,國家應對居民工資及薪酬的機制進行有效的改進和調整,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調整國民收入的分配政策,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實現收入分配在國家、企業、工人、農民中的良性分配并努力實現居民民收入渠道的多樣化,通過多種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其次,增加居民福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從我們目前現有情況來看,應著重從三個方面采取措施:(1)加快建設行之有效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爭取讓全體居民都可以享受到社會保障,在居民教育、居住、醫療方面,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強國家對居民的福利和補貼,以擴大居民閑散資金數量,從而拉動國內經濟消費。(2)拓寬社會保障范圍,堅持進行社會保障體系的全面覆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立覆蓋全社會、全社區、全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3)提升社會保障的水平,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社會保障的水平和高度,逐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保障人們的基本生活,使居民在消費時沒有后顧之憂,有錢敢花,從而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內需。

(二)關注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

自始至終,國家都在關注三農問題,從我國現狀來看,農村人口基數很大,雖然目前農村以及農業發展是比較落后的,但是從近些年的趨勢來看,農村的消費也在逐漸呈現增加的趨勢,相比較城市而言,農村消費增長也具有較大的潛力,同時,加快促進農村和農業的發展,必然要擴大對農村基礎建設和農業的投資,大量的投資將會轉化為大量的就業和消費需求,從我國現狀來看,加快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改變農村落后的現狀,拉動就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二是改善農村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提高農村生產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快生產資料的流轉速度,通過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從而提高農民消費水平,促進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同時有利于農產品產量的增加,保證我國糧食安全。三是尋求多種方式來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收入限制消費,只有提高了農村居民的收入,大家才會將錢用于消費,才會拉動內需的增長。

(三)優化消費信貸環境,積極促進消費信貸的發展

中國居民受過去消費觀念影響較深,不愿意去超前消費,同時,中國居民對信貸消費的信任度也較低,因此我們應該促使人們轉變這種長期以來的思想觀念,從而來拉動消費,以此來拉動內需增長。為了促使居民消費觀念的改變,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措施:一是降低消費信貸門檻,使更多的人可以符合消費信貸標準,從而獲取消費信貸資金。二是完善個人征信制度,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在降低門檻的同時可以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是消費信貸有法可依,有據可依。[4]三是銀行應簡化相關辦理手續和流程,以此來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消費信貸服務。四是加大宣傳力度,便居民從內心深處打消對消費信貸的顧慮,加強居民的信任感,建立健康完善的消費環境,倡導文明的消費信貸理念,提高整個社會的誠信水平。

四、結語

總結來看,擴大內需是我國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擴大內需無疑是一個長期性,艱巨性的任務,在目前全球經濟環境趨于緊張、就業形勢異常嚴峻的大背景下,我國內需的擴大,無疑可以將經濟拉上一個新的臺階,我們必須加強對擴大內需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從以上本文提出的幾個措施著眼,立足根本,加快擴大內需的步伐,充分發揮擴大內需的作用,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璐杰.我國內需型經濟發展方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

[2]王彬,李青峻.淺談如何擴大內需[J].東方企業文化,2010(15):26—27.

[3]鄭澤華.對當前我國擴大內需的幾點思考[J].中國商貿,2010(4):224—225.

[4]朱吉玉.消費服務社會化及其發展對策[J].商業時代,2008(34):15—17.

猜你喜歡
內需經濟發展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內需拉動效應研究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中國高等教育的供給能力仍有欠缺
供給側改革下高等教育隱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