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質量的作用

2019-08-30 03:13沈良盛李選治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患側上肢乳腺癌

沈良盛 李選治*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 福建廈門 361003

乳腺癌為女性高發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宮頸癌,近年來由于女性生活壓力增加、不良飲食習慣改變等多因素影響,乳腺癌發病率持續增加[1-2]。手術為乳腺癌主要治療方式,對延長患者生命時間、提高其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但是手術帶來的形體改變、上肢功能受限等,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加強乳腺癌術后護理尤為重要[3]。延續性護理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比較流行,然而國內發展時間較短,因此臨床關于其臨床價值尚不明確,鑒于此,本文選取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00 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00 例乳腺癌患者,利用計算機隨機生成數據奇偶數分為研究組(50 例)與對照組(50 例)。研究組:均為女性,年齡28-67 歲,平均(44.68±3.90)歲。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29-67 歲,平均(44.40±4.14)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可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20 歲;(2)經彩超、病理活檢等確診;(3)首次發生;(4)預計生存時間>0.5年;(5)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參與;(6)能夠全程接受隨訪。排除標準:(1)精神病史;(2)存在閱讀障礙、理解及溝通障礙;(3)繼發性乳腺腫瘤;(4)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過疾??;(5)臨床資料不完整。

1.3 方法

兩組在手術后住院期間均經接受優質護理,包括病情觀察、心理護理、健康指導及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等,對照組在出院時接受健康教育,并定期隨訪。研究組接受優質延續性護理,具體如下:(1)組建延續護理隊伍,臨床醫生、護士長作為小組組長,由3 名高年資護士為小組成員,共同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明確乳腺癌術后患者上肢功能、生活質量、日常護理等相關知識,針對每位患者做好相關評估。(2)在患者出院前,通過面對面溝通、調查量表等多種方式,了解患者健康狀況、術后需求及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水平等,綜合考評其知識儲備及自我護理能力,并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3)院外延續護理的內容。參考乳腺科康復指導、《婦科常見腫瘤診治指南》[4]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編制康復功能鍛煉手冊,包含心理調節、術后患側上肢功能鍛煉辦法、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講解,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嚴格按照4 個階段操作。第1 階段:術后至引流管拔除前,患側上肢內收,活動肘關節、腕關節,做握球、抓握等動作;第2 階段:引流管拔除至拆線前,肩關節后伸、前屈、環繞等,患側上臂可水平面小幅度活動,進行上舉內環活動,如梳頭、手臂搖擺等;第3 階段:拆線至術后4 周,垂直面肩關節前屈、環繞及后伸等,如滑輪法、繩索轉動法等;第4 階段:術后4周,肩關節全方位后伸、前屈、外展、內收、環繞等,此時患者可嘗試各種力所能及的家務,配合手抓背部、肩肘運動等。針對患者不同階段營養需求、腸胃功能恢復情況,制定相應的飲食方案。(3)延續性護理,開展至術后6 個月,隨訪內容包括患者上肢功能評估、心理狀態評估、康復鍛煉依從性、治療依從性、術后不適反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社會回歸參與度、家庭支持等,針對患者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解答患者疑問。(4)延續護理方式的選擇,除常規電話隨訪、定期到醫院面訪外,在患者出院時添加其或者監護人QQ、微信等,每天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合理飲食等,由1 名護士在線解答患者疑問,建立微信群,方便病友間交流溝通,每周三舉行病友交流會,講解乳腺癌最新研究進展及相關護理知識等。

1.3 觀察指標

(1)DASH 簡式評分表中文版[5],包含11 個條目,包含日常生活功能評分及上肢癥狀部分評分。均采用1-5 分評分標準,其中依據計算公式換算為0-100 分,分數越高則患者上肢功能障礙程度越大。(2)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FACT-B)評分:量表涉及5 個領域,共36 個條目,均采用0-4 分5 級評分法,逆向條目反向計分。各領域得分相加即為總量表得分,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出院后6 個月,研究組DASH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FACT-B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兩組各項評分比較(±s,分)

表1:兩組各項評分比較(±s,分)

組別(n)DASH 評分 FACT-B 評分研究組(50)38.79±4.44 129.28±15.38對照組(50)59.10±5.27 101.17±15.00 t 20.841 9.252 P 0.000 0.000

3 討論

乳腺癌切除手術是延長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然而統計數據顯示術后較大部分患者可出現患側上肢功能障礙,活動受限、自理能力下降,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7]。隨著現代護理學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術后給予患者優質、人性化護理已經成為臨床共識,然而目前國內護理主要集中于院內,院外護理受到資金、人力、溝通渠道等多方面限制,尚未有效開展,患者在出院后缺乏相關知識,自我護理能力較差,因此延續護理的推廣實施尤為重要。

延續護理是通過將住院模式護理延續至患者家庭護理中,強調院內護理、院外護理的連貫性及協調性,最大程度的將護理影響擴展至患者康復期,提高其生活質量[8]。研究組采用延續護理干預,患者DASH 評分、FACT-B 評分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0.05),由此可見,在患者出院后持續性的給予患者指導及幫助,使其更好的按步驟進行康復功能鍛煉,合理飲食及生活等,能夠提高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復。同時配合微信、QQ 等現代溝通手段,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督促患者,及時解答患者疑慮,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延續護理干預能夠指導、督促患者進行患側上肢功能鍛煉,有助于其上肢功能的恢復及生活質量提高,有顯著的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患側上肢乳腺癌
前臂完全離斷再植術后持續康復護理對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更 正
中風康復治療:最好發病48小時后就開始
雙上肢訓練在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兩臂血壓為何會不同
乳腺癌是吃出來的嗎
腦卒中康復操患者常做好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嗎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