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體化心理護理對結腸癌術后化療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2019-08-30 03:13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個體化結腸癌人格

李 麗

新沂市中醫醫院 江蘇新沂 221400

結腸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之一[1]。近年來,由于人們膳食結構、生活方式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結腸癌發病率明顯上升,高發區以乙狀結腸為主?,F階段,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結腸癌的有效方法,同時結合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有研究提示[2],癌癥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結腸癌患者的術后,特別是化療過程中患者出現較為明顯的不良情緒,外界治療易受到心理反應的影響。隨著近幾年來對醫學心理護理的重視,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得到應用,同時也是反映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本次研究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該類患者的影響,旨在為結腸癌術后化療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詳細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6月~2018年8月于本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結腸癌術后化療患者7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患者均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 例。其中對照組男20 例、女15 例;年齡35~70 歲,平均(57.42±2.88)歲;受教育程度:小學5 例、初中5 例、高中10 例、大專8 例、本科及以上7 例。觀察組男19 例、女16 例;年齡35~71 歲,平均(57.50±2.76)歲;受教育程度:小學5 例、初中4 例、高中8 例、大專8 例、本科及以上10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受教育程度方面對比顯示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模式,予以健康宣教、飲食指導等,叮囑患者根據醫囑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結合個體化心理護理,詳細內容如下:①主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感受,并對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展開綜合評估;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要使用真誠的態度和溫柔的語氣,并適當予以患者鼓勵,增強患者堅持治療的信心,主動配合化療及相關護理。②認知心理干預:定期邀請患者及其家屬參加醫院講座,在日常治療中與患者談話提升患者及其家屬認知行為干預,如結腸癌相關知識、使用藥物、化療流程等,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化療結束后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促使患者培養良好習慣,確保心情愉悅,促使機體康復。③營造良好的環境:患者結束化療期間,要確?;熓腋蓛粽麧?,確?;颊邚男嵊X、視覺上的舒適度。④引導患者找到自身價值:癌癥往往會給人心理帶來較大的打擊,醫護人員在為患者提供治療和護理期間,可與患者分享治療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患者回歸社會、家庭的自信心。⑤建立親情支持干預:叮囑患者主要照顧者多關系患者病情,發揮親情的力量激烈患者保持樂觀心態,多點時間陪伴患者。讓患者感受來自家庭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復。

1.3 觀察指標

①人格特征:采取艾森克人格成人問卷,量表包括內外傾向量表(P)、情緒性量表(E)、心理變態量表(N)和效度量表(L),回答“是”加“1 分”,回答“否”減“1 分”,根據總分評估患者的性格特征。②生活質量:選擇生活質量量表評估兩組生活質量水平,,該量表共分為8 個維度36 個條目,分值越高則提示其生活質量狀態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人格特征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人格特征各量表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觀察組軀體功能、生理職能、肌體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緒角色以及精神健康評分分別為(73.68±14.37)分、(47.52±13.11)分、(64.49±15.21)分、(43.19±15.48)分、(55.91±15.28)分、(63.09±15.41)分、(58.78±16.03)分、(56.78±15.06)分;對照組依次為(73.55±14.28)分、(47.43±13.09)分、(64.55±15.27)分、(43.25±15.37)分、(55.85±14.99)分、(63.11±15.36)分、(58.73±16.17)分、(56.74±15.21)分,兩組生活質量各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經干預后,觀察組軀體功能、生理職能、肌體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緒角色以及精神健康評分分別為(91.89±15.43)分、(76.64±12.85)分、(88.72±13.19)分、(72.47±14.22)分、(78.47±15.74)分、(86.55±19.41)分、(82.88±20.04)分、(83.96±17.02)分;對照組依次為(82.67±12.01)分、(57.80±12.60)分、(74.33±13.08)分、(55.62±13.89)分、(67.92±16.11)分、(75.38±17.28)分、(69.77±15.42)分、(70.84±16.37)分,觀察組生活質量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2 組患者人格特征評分比較(±s)分

表1:2 組患者人格特征評分比較(±s)分

?

3 討論

結腸癌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胃腸道惡性腫瘤,根據相關數顯示,結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44.31%~84.53%,且每一位患者預后差異較大。由于惡性腫瘤生存率逐漸得到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重視。據相關學者報道,對結腸癌術后化療患者實施科學的干預措施可明顯改善患者人格特征,提高其生活質量[3]。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且取得顯著護理效果。個體化心理護理是基于心理學為基礎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4]?,F階段,結腸癌患者術后學輔以化療治療,但在治療期間由于疼痛、化療不良反應等問題給患者心理帶來較大的壓力,其人格特征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觀察組患者接受個體化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了解患者自身疾病,并鼓勵和指導患者術后開展放松訓練,予以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此外,個體化心理護理不僅局限于為患者提供細致護理,護理人員還需引導患者通過認清自身存在價值,促使患者對生活充滿熱情,有利于改善患者人格特征[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人格特征各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個體化心理護理有助于改善結腸癌患者人格特征。此外,個體化心理護理有利于提高結腸癌患者生活質量。隨著現代醫學發展,疾病患者心理狀態備受關注,疾病治療方式更加完善,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還重視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心理護理在現代護理中不可或缺。相關研究提示[6],人體系免疫系統受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的雙重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緒不利于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開展,不良情緒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患者內分泌以及植物神經系統失調,應激反應能力降低,加快疾病進程,給患者后續化療及生活質量造成帶來不良影響。個體化心理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采取適當的心理干預手段安撫患者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面對化療,保證患者情緒愉悅,提高臨床配合度;同時個體化心理護理中開展認知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主動配合護理工作;并及時矯正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綜上所述,將個體化心理護理應用于結腸癌術后化療患者中,有利于的改善其人格特質,確保其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個體化結腸癌人格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個體化干預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探討腹腔鏡手術在橫結腸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個體化護理干預在霉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結腸內支架聯合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在結腸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療效分析
腹腔鏡下橫結腸癌全結腸系膜切除術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治療結腸癌27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