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見性防范對內科老年患者護理的作用觀察

2019-08-30 03:13林思妙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預見性內科防范措施

林思妙

龍巖人民醫院 福建龍巖 364000

在內科患者中,老年人占有較高的比例。老年人受到生理衰老的影響,往往會出現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等情況,患病風險較高。多數內科疾病的治療周期較長,根本治愈疾病的難度很高,老年患者需要長期、持續的接受治療和護理,以控制病情進展,維持病情的穩定。在內科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期間,應著重加強對風險事件的防范,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對護理工作做出調整耳機改進,采取預見性的防范措施,減少患者治療康復期間的干擾因素[1]。本研究探討了108 例老年內科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觀察預見性防范措施在其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我院內科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108 例老年患者,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 例)。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5 例和29 例,年齡范圍為60~83 歲,平均年齡(67.24±4.06)歲。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23 例和31 例,年齡范圍為62~85 歲,平均年齡(68.51±4.72)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以基礎性的監護措施為主。而在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則是針對常規護理過程中的風險因素,采取預見性防范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規范化、精細化的護理操作:為了進一步提升內科護理質量,需要在護理操作中做到規范化和精細化,減少失誤和差錯的出現。相關護理人員需要接受系統化的培訓,并能夠在臨床實踐中積累和總結經驗,了解不同類型內科疾病的特點。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能夠以患者為中心,全面掌握其病情狀況、心理特征,根據其對于疾病治療恢復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進行護理干預。該過程中,護理人員能夠認真遵循護理規程,對待工作認真、嚴謹。定期進行工作總結,以風險事件為警示,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提出具體、有效的改進措施,完善內科護理計劃,并在實踐應用中予以檢驗,實現持續質量改進。②并發癥預防:根據內科老年患者的實際病情,對常見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進行評估,有針對性的加以預防。對于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患者,需要做好壓床的防范措施,幫助患者經常調整體位姿勢,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勤換洗、勤整理,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維持皮膚的清潔與干燥。使用材質光滑、柔軟的床單、被褥和衣物。對于易發生壓的骶尾、枕骨粗隆處、肩胛等部位,需要做好防護措施。為了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則需要保持呼吸道清潔,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配合使用抗菌藥物。通水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口腔清潔,并注意飲食衛生。對于手術患者,則需要加強對手術切口的防護。與此同時,加強飲食管理,合理膳食,充足攝入營養和能量。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以保護其胃腸道,避免引起消化系統并發癥。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內科老年患者進行溝通,問詢為實際感受,了解其情緒和精神狀態。調查患者對于自身疾病及相關治療的認知情況,解答患者所關心的問題,消除其擔憂和顧慮。在健康宣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能夠通俗、易懂的講解內科疾病知識及防治方法,說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解釋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和影響因素,同時告知其防治辦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對于疾病和相關并發癥的恐懼感。家人的陪伴,能夠讓患者在情感和精神層面獲得支持。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向其說明患者的實際情況,建議其經常陪伴患者身邊,并能夠積極配合護理工作。談及疾病的治療和護理,護理人員、患者的家屬和親友均應該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態度,并激勵和安慰患者,提高對于治療康復的信心和勇氣。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該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能夠認真傾聽患者的煩惱,為其提供情感宣泄的途徑,放下心理負擔,以輕松的狀態接受治療和護理。④舒適護理: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神色、表情、行為舉動,并主動問詢患者的感受。針對其不適癥狀,采取體位調節、按摩以及放松訓練等方式進行緩解,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病室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線和通風,需要根據患者自身的體感感受來進行調節,使其得到良好的休息。豐富患者的日常生活,可以通過閱讀、聽音樂、下棋等方式,以達到放松身心、釋放壓力的目的。⑤安全防護:老年內科患者在下床活動時,需要有護理人員在一旁陪護,地面保持干燥和清潔,避免發生摔倒。床旁設置護欄,防止其出現墜床?;颊叽才圆坏梅胖眉怃J物品,避免發生意外損傷。

1.3 統計學處理

以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 值和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及遵醫行為

對比兩組患者在風險事件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及遵醫行為等方面的差異性,見于表1:

表1: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及遵醫行為[n(%)]

2.2 兩組患者的身心健康狀況

表2:兩組患者的身心健康狀況(±s)

表2:兩組患者的身心健康狀況(±s)

組別 HAMA 評分 HAMD 評分 SF-36 評分觀察組(n=54)10.15±1.91 9.82±1.25 79.31±5.59對照組(n=54)15.74±2.06 15.29±2.28 70.64±6.02 P 值 <0.05

3 討論

老年內科患者受到自身病情和并發癥的影響,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并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產生不良情緒。在老年內科患者的治療恢復期間中,容易受到護理操作、環境以及患者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形成潛在的安全隱患。為了提高老年內科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則需要加強對風險因素的防控,應做到“防患于未然”,實施預見性防范[2]。結合既往的工作經驗,分析各類風險時間的發生原因和影響因素,針對臨床護理工作重點薄弱環節,予以改進和完善。護理人員需要具備嫻熟的技能水平和良好的責任意識,能夠規范化、精細化的護理操作,減少失誤和差錯,避免對患者造成傷害。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常見并發癥的防控,降低其發生風險,減少并發癥對于內科疾病治療恢復的干擾和妨礙。同時關注患者情緒和精神狀態,通過健康教育、情感支持、舒適護理等方式,消除其負面情緒,改善其精神狀態。另外還需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預防意外傷害的發生,充分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3]。

綜上所述,在內科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針對潛在的安全隱患,采取預見性防范措施,為患者的治療恢復提供安全保障。

猜你喜歡
預見性內科防范措施
夏季開空調,怎樣才能不生???做好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內轉科型
預見性護理程序在老年癡呆護理中的應用及滿意度評價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觀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惡性腫瘤術后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效果
預見性護理對頸椎術后患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觀察
呼吸內科治療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體會
網絡支付風險及其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