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融合之道

2019-08-31 11:33魯明月
吉林農業 2019年10期
關鍵詞:新業態產業融合新模式

魯明月

摘要:本文以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融合分析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產業融合所處時期、產業融合的整體思路和以鄉村產業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為主要依據,為實施鄉村振興國家目標提供融合動力、為鄉村產業興旺提供新方式,打造新型產業、建立新業態、提出新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強產業融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運行效率。

關鍵詞:鄉村振興;產業融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本文對鄉村振興進行分析和研究,尋找適合鄉村發展的道路,以不斷促進鄉村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發展的目標重點是不斷促進產業振興和發展,以創新為基礎,培育新業態為輔,實現農業多功能發展,進而推動產業運作和發展。

1產業融合所處時期

1.1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融合動力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目標上分析,要對方向進行預測和分析,對城鄉發展之間進行創新和研究,進而不斷推動城鄉融合制度的有效發展,將工作重點放在創新點上進行,最后將其落實到農村美、農民強的終極目標上。產業發展是推動企業運作的有效動力,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的增長,使得農村一二三產業有效融合,進而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更多動力,為產業復興注入更多新鮮血液【1】

1.2為鄉村產業興旺提供新方式

生態宜居是基礎工作,產業興旺則是重點工作,治理是最基礎核心,人們生活富裕則是產業融合的終極目標,文明建設是有效條件??梢源龠M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協同效應。推動農村更多資源發展和運作,從而推動農村產業、生活和生態系統的運作和發展,最終實現城鄉之間資源的有效共享和流動,促進農業價值和功能的增值活動。在更多范圍和區域內實現城鄉融合,為其開辟出更加良好的道路【2】。

1.3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新能量

由于農業供給側結構的不斷變化,國家已經頒布了關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機制和文件,涉及的內容主要是一二三產業融合以及三區三園建設等,從這一層面上實現補短板、去桿杠等問題。農村產業融合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更多方向,實現核心價值,促進聯合機制的運作,為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更多力量。

2產業融合的整體思路

融合發展中以創新、融合以及服務為主導力量進行建設,極力推進創新目標的實施和驅動進展,將融合增值推向平臺、集群和現代服務結合的運作模型,對農村產業融合進行不斷創新和研究,結合商業模型和運營結構進行工作,在其中不斷培育出創新引導趨勢,以現代化建設為主體,不斷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的發展,進而不斷形成全新模式和運作效率【3】。使得農業融合形式更加多樣,產業鏈更加完善,業態逐漸豐富,將所有工作運行和農民經濟效益結合起來,進而推動農業產業的有效融合,為其提供更多路徑和方向。

2.1打造新產業

打造新型產業與農業形成的有效對接,實現五區、一園和一體的機制,進而將其真正落實到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要機制,不斷提升建設源頭的運行和發展,使得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出現更多產業建設基地,以“三園”為交流平臺促進建設帶動產業結合的運作,依據特色小鎮為主,田園綜合體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為目標,打造出技術先進,產業融合度高的特點并符合市場發展的新型產業。適應現代市場消費力,推動產業融合,促進產業融合朝著更加現代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4】。

2.2建立新業態

在農村發展歷程中要建立更多農村新型業態,拓寬農業運作方向,使其朝著多功能化方向發展,綜合使用一級產業結合,三級產業提升,提供二級產業,使得二級產業可以推動一級產業發展,成為支持三級產業的運行和發展基礎,使得三級產業可以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即深入推動農業產業和文化、科技、技術、生態、以及休閑等產業的深度融合。

2.3推動新模式

將產業融合新模式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得農業產品和企業以及家庭農業等結合起來成為經營主題,建立龍頭、平臺、集群和現代化的運作型產業模式,使得農業產業可以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推動農業的運作和發展,培育出更多以創新為主的引導力量,以信息技術為媒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進而不斷提高產業融合的運作效率。

3以鄉村產業融合推動鄉村振興

3.1產業分割,農業功能減弱

經濟學理論主要是在農村產業分割基礎上,以農林牧漁為主體的產業是首要內容。建立在分割趨勢下會出現非常明顯的限制性,從根源上減弱了農業潛在的價值和作用,農業上不僅會提供更加全面的農業活動以及一些基本功能,并且還具有傳統農業文化保護、生態系統保護、生物維護、農民就業等不同領域內的全面性功能和價值。農業多功能主要體現在不同層面的功能上【5】,分別是經濟、文化、政治、科學等層面,主要功能是食物、經濟產業、國家安全、文化保障等。在產業分割趨勢下,農業經濟功能不斷被提升和放大,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功能上的價值則被忽略,無法實現自身內在價值和意義。農業要和一二三產業之間進行有效競爭,進而會出現各種全新生產要素。農業會對自然產生依賴心理,缺少經濟的靈活性供應,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使得不同需求薄弱點暴露出來,導致第一產業經濟投資出現嚴重風險,使得農業范圍內的人員失去生存能力。因此,投資效益的回報無法高出以工業為基礎的第二產業和以服務為基礎的第三產業。

3.2產業融合,重組農業內部功能

要采取能夠有效找出產業風格問題的全新方法,在戰略性發展目標基礎上促進鄉村的振興,要將目標建立在本地實際基礎上,進而將農業的全部功能展現出來,實現產業融合后內部功能重組。在全面建設小康的社會背景下,城市居民消費要以最快速度進行改進和完善,滿足新時期農業功能的真實需求。鄉村的空氣和風景等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生活環境。因此,人們會在此時期下對農業產生更高的要求,認識到農村產業融合的更多功能。以現在我國經濟增長形勢分析,對于新需求的供給嚴重不足。所以,要不斷提升鄉村供給能力,滿足城市居民的真實需求,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村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其不斷培育出更多新業態,重組更多農村產業的基本功能。培育新業態可以提升供給能力,滿足城市局面各方面需求滿足提升,使得農業涉及的范圍不局限在經濟范圍內,還包含社會、文化和生態等不同領域,也就是鄉村產業振興要以不斷超出第一產業,培育其他產業融合為主進行。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一是要不斷將適合當地農民和本地產業的各項產業深度結合,實現所有農業人員就業,提升農民的經濟水平。二是產業不但要深度融合,而且要向外延伸,農民在產業范圍內可以自由創業,使得更新的業態出現,給予農民更多創新機會,實現鄉村產業振興。

4結語

要解決鄉村問題,就要在市場真實需求上進行探究,借助農村產業融合途徑,將產業價值和功能全部展現出來,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培育更多新業態,進而實現鄉村產業振興。

參考文獻

【1】周立,李彥巖,王彩虹,et al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融合和六次產業發展【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3):18- 26

[2]盧鳳君,劉晴,盧鳳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產業融合的路徑與實踐【J】中國工程咨詢,2018,(05):26-31

【3】張士杰,張家榕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對策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05):122-125

[4]劉海洋鄉村產業振興路徑:優化升級與三產融合【J】經濟縱橫,2018,(11):111 -116

【5】李志萌,張宜紅,楊志誠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研究【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7(06):116 -123

猜你喜歡
新業態產業融合新模式
“互聯網+廣告”的新業態研究
大數據時代廣告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與機制分析
基于貿易轉型背景下的大連服務貿易發展對策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旅游經濟
禮儀文化引領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新常態下港口加快轉型升級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