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歷史地圖冊在歷史課堂上有效運用

2019-09-10 03:22王春燕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23期

王春燕

摘 ?要:在運用圖冊教與學的過程中,地圖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形成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對增加學生的學史興趣和理解歷史知識、文化背景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是學生了解和理解歷史概念的基本工具。

關鍵詞:歷史地圖冊;挖掘興趣點 基本工具

歷史地圖冊服從并服務于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科書的教學目標,它主要反映人類的歷史活動及其相關地理環境,歷史教學中的歷史事件、歷史疆域的變化、人口的變化、戰爭的形式的變化、絲綢之路經濟文化的交流狀況等都可以通過地圖語言簡明而準確地表示出來。

我從事歷史教學已經有十幾年。從我第一天教學開始,拿上新書時就知道,每一冊歷史書都同時配有相應的歷史地圖冊。在教學最初的幾年,我對這個歷史地圖冊無從下手,甚至把它放在一邊兒,歷史地圖冊幾乎上課基本沒用,下課基本不動,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價值。甚至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觀念,這個歷史地圖冊正如同雞肋一般。用吧,不知道怎么用,不用吧,國家每年都在印發,學生人手一冊,一定是輔助教材使用的。但在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之后。我對歷史地圖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自己是學歷史專業出身,我對歷史地圖,歷史知識非常感興趣。我自己能夠從閱讀地圖當中去印證很多歷史相關的信息。每次去閱讀觀察歷史地圖冊都會有新的收獲。我就在想怎么樣能讓歷史地圖冊發揮其最大的價值,在課堂教學當中,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歷史知識?,F在我們學校使用的部編歷史教材,圖文并茂,有許多的歷史地圖。同時部編教材編制了配套的歷史圖冊。

我想國家花了這么大的力氣,編審人員用盡心思編制的歷史地圖冊,不能把它放置一邊,要讓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下面我談一談我在教學實踐當中是如何應用歷史地圖進行教學的。

比如在講一些歷史事件當中涉及到的戰爭會有空間概念的相關內容。如果不用地圖講解,僅憑老師的口述是很難給學生講清楚,并留下較深的印象的。

比如在講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占領中國西北、東北部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時候,講述僅憑口述讓學生理解列強的罪惡行徑很蒼白的,老師展示出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侵占中國領土示意圖,讓學生自己在地圖冊中查找、探索、發現沙俄侵占中國領土相當于一個新疆的面積時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就能自己得出當時的清政府時腐敗無能的,國弱是要被人欺的認識。再比如講中國近代史中的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了沿海各省,而且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一概念是很困難的,但當我們能夠拿出地圖,一步步的去引導學生自己得出外國侵略勢力在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勢力從沿海地區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這個結論就是水到渠成了。老師再總結得出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這個結論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比如在講《三國鼎立》這一課時,就可以拿出歷史地圖冊讓學生觀察,三個國家大致的方位,所形成的局勢,為什么叫鼎立。老師可以解釋:鼎有三個腳,呈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穩定的。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動手繪制簡易的三國形式示意圖,加深對三國歷史的理解。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知的,地理、數學知識,去加深歷史知識的學習,從而在歷史課堂教學當中能夠更有效、更實際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再比如在講漢朝絲綢之路開辟的這個知識點時,這個知識點空間概念比較強,如果不借助地圖,僅僅依靠老師的講,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理解起來也很困難,而這節課的重點,難點也無法突破。運用地圖配合教學就比較清晰,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人手一本的地圖冊上自己標出絲綢之路的出發點,所經地點以及最遠到達的區域,沿途的人文、地理特點等等都可以逐一的讓學生自己想象,描述,陳述歷史事實。老師還可以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去合作完成這些課的重點并且在陳述歷史事實的時候可以要求小組成員依據地圖冊手繪簡易的絲綢之路示意圖,那這些歷史概念,歷史事件以及人物形象,隨著學生的探究,對歷史地圖冊的充分應用。歷史生動,豐滿有趣起來。

再有我們講一些歷史文物的時候,由于歷史地圖冊是彩色的,很多圖片,實物是很逼真的是很吸引學生的,我們歷史老師就要充分利用。比如我們講唐朝的服飾絲織業水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講宋朝的瓷器如何精美,講宋朝的造船水平如何高超等等知識點,如果只靠老師講顯得太蒼白,太枯燥。而我們在歷史老師在講述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多關注歷史地圖冊。它可以將這些枯燥,抽象,無趣的知識點變得形象,直觀,清晰,生動有趣,我認為在給七年級孩子講述這些歷史知識點的時候,運用歷史圖冊就比較有效,因為七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是比較活躍的,對于圖片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是很容易記憶的。

我們講第二次片戰爭期間列強火燒圓明園這個知識點時,學生如果通過地圖冊來去看圓明園的想象圖,以及圓明園焚毀后的殘垣斷壁的形象圖,通過對比,學生就會無比的惋惜,感嘆中國清政府的懦弱,痛恨當時的清政府無力保自己民族的藝術珍品、無力保護自己民族的藝術寶庫,任由他國士兵在中國燒殺搶掠。這個地圖冊的運用可以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價值觀的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使命感增強,這很好的可以實現歷史課的教育功能。

歷史圖冊中配備了一些歷史實物插圖、文字說明和相關鏈接,與教材相輔相成,這對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歷史思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參照歷史圖冊動手仿制文物,并對文物做簡單介紹比如:文物的朝代、特征、作用水平等內容,這樣對增加學生的學史興趣和理解歷史知識、文化背景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歷史圖冊是學生了解和理解歷史概念的基本工具。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好歷史圖冊,讓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潘連. 淺談新課改下史料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9).

[2] ?薛繼利. 淺談歷史教學中地圖冊的有效運用[J]. 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4):79-7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