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論視角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英譯策略研究

2019-09-10 17:05袁婉
雨露風 2019年2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文化目的論彝族

袁婉

摘要:目的論強調翻譯目的的合理性。翻譯的目的決定了翻譯過程和翻譯策略。本文運用個案探究的方法,以隆林縣彝族為研究對象,選取火把節、賽裝節、密枝節等比較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以目的論中的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性原則為指導,對彝族傳統節日的英文譯法及相關的民俗漢英翻譯進行分析,來探究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英譯現狀,并深入探討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外宣翻譯在對外傳播和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發現,少數節日文化英譯大多采用歸化策略,注重讀者對譯文的可接受性導向,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特色和文化內涵得不到彰顯。本文在分析探究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四種翻譯方法:異化與音譯、歸化與直譯加注、歸化和采用現行譯法、合理使用二者與音譯加注,以期達到促進少數傳統節日的傳播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目的論:傳統節日文化;英譯策略;彝族

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種象征,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也日益加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所有群體和個人認可的習俗、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以及相關巨具、物品、手工藝品和文化遺址,并作為其文化遺產,它最直接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民族個性及審美習慣。[1]民族傳統文化是少數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的積淀,包括民間藝術、民族服飾、建筑等。[2]與熱門的民族文化相比,獨特的少數民族民俗習俗以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文化魅力的發源地。彝族傳統節日文化是這種“活”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獨特的民族個性和審美習慣具有高度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從彝族文化發展的現狀來看,彝族傳統文化對夕卜交流與傳播相對不足,較少為外界所知,不利于彝族傳統文化走向世界。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加強中國同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顯得尤為必要。因此,發展漢英外宣翻譯,尤其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劉外宣傳翻譯,是十分重要的。彝族傳統節日文化,作為彝族傳統文化中充滿活力的部分,對中國社會主義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本文以目的論為理論基礎,以隆林縣彝族傳統節日文化為研究對象,運用漢英外宣翻譯策略展開研究,目的不僅是對外宣傳彝族的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弘揚和傳播中國的民族文化。

一、目的論與傳統節日英譯現狀

目的論在德國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因為它把語言學理論和一般的翻譯理論轉變為功能性的社會文化理論,成為翻譯領域的熱門研究。該理論是瑞斯在20世紀70年代最先創立的,80年代被維梅爾加以闡述,20世紀90年代得到進一步發展。瑞斯首次提出了功能翻譯理論的原型,基于以原文本為中心的對等翻譯理論,她首次提出要把文本功能作為翻譯的標準。[3]受行為理論的啟發,維梅爾認為翻譯是一項有目的的活動。一方面,目的論要求翻譯需要能夠傳達文本的主要信息。任何形式的翻譯,包括翻譯本身,必須是有目的的行為。在另一方面,實用性的原則必須得到滿足。也就是說,譯者在翻譯原始文本時,需要運用盡可能對應的表達方式,而無須在措辭和語法上有過多的限制,以保證譯文自然、流暢。目的論認為,所有翻譯活動所遵循的第一個原則是“目的原則”,即翻譯應該能夠在翻譯語言和文化的背景下發揮作用,按照目標語讀者能夠接受的方式。翻譯行為的目的決定了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確定結果的方法。一般而言,“目的”是指翻譯的交際目的,即“翻譯在目標語社會和文化背景下對讀者能夠對讀者產生何種影響的作用”。[4]連貫性原則意味著翻譯必須達到語內連貫的標準,即翻譯是可讀和可接受的,并在翻譯的交際語境中能被目標語讀者理解并產生相關意義。忠誠原則意味著原始文本和目標語文本之間應該存在語際一致。這相當于原文在其他翻譯理論中所謂的忠誠,但翻譯文本忠實的程度和形式取決于翻譯的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5]忠誠原則重點關注譯者與原作者、客戶、翻譯接受者以及翻譯過程中的其他參與者之間的關系。諾德建議譯者應遵循“功能加忠誠”的指導原則,從而完善了該理論。[6]

二、基于目的論的隆林縣彝族傳統節日英譯策略

在處理源語言和目標語的文化差異的過程中,往往會采用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即目標語文化導向和源語文化導向,簡稱為“歸化”和“異化”策略。隆林作為廣西百色市僅有的民族自治縣,由于其原始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少數民族生活博物館”。[7]在這些地區,有許多特色的傳統節日。從目的論角度出發,筆者選擇火把節、賽裝節和密枝節三個節日為研究對象,從歸化和異化出發,分析探討不同節日的英譯策略。

(一)異化與音譯

異化或異化翻譯是Vinuti使用的一個術語,用來表示產生目標文本的翻譯類型,它通過故意打破目標規則來保留源文本的陌生感和原作的異域之處。Schleiermacher將異化定義為不擾亂原作者,目的是將讀者帶人作者。使用異化策略的目的是考慮民族文化的差異,保留和反映外國民族的特點和語言風格,為目標讀者保留異國情調。

由于彝族的傳統節日大多與其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體現了彝族獨特的宗教文化,因此彝族傳統節日的英譯應多采用異化策略,即音譯。音譯主要是指將一個詞轉換成另一種語言中與其對應的字母,這種方法主要保留了源語言的發音和含義的主要功能。在翻譯一些節日的名稱時,音譯常被使用。例如,Yuan Xiao節、Qing Ming節和Zhong Yuan節都是從中文特點音譯來的名稱。

以彝族密枝節為例。密枝節也被稱為“祭密枝”。節日前一天,民間祭祀神職人員清理叢林中的圣地,在神樹下布好神壇和神門。節日的前一天天蒙蒙亮時,祭祀人員集中后,相司肩扛一根竹竿帶路。畢摩搖神鈴緊跟其后。大隊伍人攜帶家人和食物,驅趕著他們圈養的牲畜走在最后。[8]祭祀以村寨為單位,人們跪在祭壇前,畢摩誦經祈禱神靈以保護寨子里人們的安全。在為期七天的儀式活動中,人們不在田間工作,男人可以在山上打獵,女人在家里做針線活,第一天的祭祀是最莊嚴的。[9]

根據有關彝族的節日文化介紹,“密枝節”被翻譯成“Mizhi Festival”,而“畢摩”被翻譯成“Bi-Mo”,可以更多地被不熟悉這個節日及其具體的節日慶典活動的目標語讀者所接受。密枝節是彝族特有的極具特色的神秘的節日之一。以音譯的方式翻譯,可以更好地體現彝族的語言特點,并保留節日的文化特色,從而激發讀者探究彝族傳統文化的好奇心和熱情。從翻譯層面來看,音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化意象的完整性,這與目的論的忠實性原則不謀而合。

(二)歸化與直譯加注

在“翻譯研究詞典”中,Vinuti將“歸化”定義為“用于描述翻譯策略的術語,即采用透明,流暢的風格將目標語言讀者對源文本的陌生感降到最低”。[10]歸化的本質是對翻譯文本的可接受導向。換句話說,譯者試圖從讀者對譯文的可接受性的角度來考慮。歸化翻譯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翻譯,提高翻譯的可讀性和欣賞性。直譯的目的是盡可能多地保留文化信息而不改變原文的語言形式。因此,通過直譯,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源文本傳遞的文化信息,而且具有較高限度的文化轉移的效度。[11]

賽裝節是彝族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之一,也可以說是彝族少女的時裝秀。為什么這個節日成為一場流行的服裝盛會,其背后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有兩個英雄對彝族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有權選擇他們最喜歡的女孩。因此,所有的未婚女孩都爭相努力制作出最漂亮的衣服來展現自己的魅力,以促進彝族的繁榮。

除了節日背后的迷人的傳說,今天的賽裝節日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商業博覽會。因此,我們用加注釋的方法將“賽裝節”翻譯成“clothes competitionfestival”(a festival for unmarried girls in Yi to win the heartof the heros)。這樣不僅給讀者以清晰直觀的感受,也直觀地傳達了這個節日的內涵。人們普遍認為,直譯不失為是一種很好地表達我們文化的方法,特別是如果我們在英語中找不到意義和形式上的對等詞。此外,外國讀者對中國文化中的一些特殊詞語有不太明確而清晰的認識,這樣做能避免一些可能的誤解。

(三)歸化與采用現有譯法

歸化試圖從讀者的可接受性導向出發,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讀者對原文本的疏離感。即譯者不應該打擾讀者,譯者必須靠近目標讀者。如果原作者想直接與讀者交談,翻譯必須做到盡可能與目標語讀者的母語相似。在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翻譯研究中,由于一些譯本已為廣大讀者所接受,因此沒有必要修改它們的版本,除非其中一些翻譯版本被證明是不合適的。以彝族的火把節為例,“火把節”有幾個翻譯版本,可以表示如下:

(1)The Torch Festival

(2)Torchlight Festival

(3)New Year of The Yi People

第二個版本中的“Torchlight”讓人聯想到“火炬(把)、手電筒、電筒光”等等,這與“火把節”中真正意義上的“火把”相悖。第三個版本對于“火把”的翻譯是最嚴謹的,它充分體現了這個節日的意義。然而,這個翻譯版本給人的感覺是不簡練,掩蓋了節日本身的特殊性和魅力。不容易激發外國人了解這個節日的好奇心和興趣,不利于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相反,“Torch Festival”顯得更簡潔,更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這與目的論中的目的原則是一致的。

目的規則意味著翻譯必須是目標語讀者能接受的,以實現目標語文化和源語言文化差異的溝通交流,將“火把節”翻譯為“Torch Festival”很好地傳達了文本的主要信息,也達到了促進文化交流和傳播的目的。

(四)合理應用兩者與音譯加注

歸化與異化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性。因此,真正成功的翻譯取決于兩者的統一,尋求二者的良好平衡,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翻譯過程中處理文化因素的最佳選擇。歸化與異化策略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國內外學者對此已經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傳統節日的內涵尤其是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總是與其背后的慶?;顒?、傳說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因此,翻譯這些節日名稱或負載文化特征的詞匯或短語時應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從保留源文本的文化意象和譯文的可接受性導向兩方面來考慮。

在關于中國節日的翻譯研究中,英譯加注是最受譯者歡迎的翻譯方法。在音譯后加入注解,標明節日的緣由。例如,在給上帝或者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命名時,像是:Zaowangye(灶王爺,Kitchen God)、(嫦娥,goddess inthe moon)[12]。一些文化提到節日名稱的故事可以被加入來幫助目標語讀者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而且這樣的介紹可以制造更多的樂趣。在對神或者是神話傳說中的角色的翻譯,如Bi-Mo(畢摩,the sacrifice clergy),Zhe Luo(者洛,the legendary hero in Torch Festival),以及一些特殊地名的翻譯:如Shilin(石林,the sacrifice location)等。

如前所述,彝族的許多傳統節日背后都有一些引入人勝的傳說或神話,音譯加注不僅能保持這些傳統節日源語文本和目標語文本的連貫性,而且為國外讀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做出了貢獻,避免了對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一些不必要的誤解。此外,譯者在翻譯活動中提供一些關于文化符號的補充信息是有必要的,這樣目標語讀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譯文。

三、結論

翻譯目的論把翻譯置于跨文化交際的范疇,要求譯文文本實現其在接受語文化的交際功能,試圖把翻譯從原語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從翻譯的新視角詮釋翻譯活動,并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維度。這有利于綜合性研究各種翻譯變體,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翻譯理論的發展。以隆林縣為例,我們選取了幾個極具彝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節日,如火把節,賽裝節和密枝節。在目的論的基礎上,運用外宣翻譯“三個貼近”原則,[13]并結合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誠原則,從目的論的角度出發來研究隆林縣的傳統節日文化的外宣翻譯。但由于此次研究選取的節日素材有限,彝族的傳統節日依地區分布也各有不同,因此,研究得到的結果不太具有普遍性。由于彝族人口分布分散,在未來的彝族文化研究中,研究的對象應覆蓋到我國不同地區的彝族文化,如四川涼山的彝族文化,云南楚雄的彝族文化等等。

傳統節日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寄托人們的希望,也延續著彝族的文化生命。探索這些將有助于我們強化文化保護的意識,發揮各種社會力量的作用,使傳統文化不至流失和淡化,有助于深化和豐富中國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同時,對傳播我們的少數民族文化,并幫助我們的文化走出去,建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曉榮.翻譯批評標準的傳統思路和現代視野[J].中國翻譯,2001(6):33-35.

[2]邊立紅,陳實惠.從翻譯適應選擇論看中國傳統節日英譯現狀[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3-114.

[3]范祥濤,劉全福.論翻譯選擇的目的性[J].中國翻譯,2002(6):19-22.

[4]袁斌業.再思翻譯行為的目的性[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1):26-28.

[5]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6]賈文波.功能翻譯理論對應用翻譯的啟示[J].上海翻譯,2007(2):9-14.

[7]李崇月,張健.試談“外宣翻譯”的翻譯[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77-80.

[8]阿牛史日,吉郎伍野.涼山畢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9]巴莫阿依.彝人的信仰世界[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Bassnett,Susan&Lefevere,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11]譚芳芊,彭嬌嬌,劉敏.湘西土家族節日習俗英譯策略探析一以目的論為視角[J].文教資料,2017(3):35-36.

[12]楊志宏.文化翻譯觀指導下的中國傳統節日及民俗文化英譯[D].山西大學,2009.

[13]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6):27-28.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文化目的論彝族
目的論視域下英語電影字幕的翻譯研究
翻譯目的論下江蘇菜系英譯研究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傳承
彝族傳統服飾與現代創新設計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從目的論角度看中藥藥名英譯
傳統節日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功能研究
傳統節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目的論視角下譯者主體性的發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