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校史教育的現實意義及實現路徑探析

2019-09-10 02:03趙慶嬌
蘭臺內外 2019年13期
關鍵詞:檔案

摘 要:大學傳承文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了高校開展校史教育研究,并已成高校共識。高校校史教育具有弘揚校史文化、反思辦學歷程、推動校史課題研究、促進校史教育資源整合、激發學生愛校愛學熱情、宣傳大學良好形象等諸多現實意義,從收集校史檔案、深度研究校史、建立校史師資隊伍、開設校史課程等方面探析實現高水準的高校校史教育。

關鍵詞:校史教育;校史課程;檔案

每所大學皆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脈絡,有其辦學特色和大學精神,大學校史是其重要表現之一,而校史教育對傳承校史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質, 弘揚大學文化精神等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內校史教育研究成果不少,但是,為什么要開展校史教育?開展校史教育的現實意義是什么?如何科學地進行校史教育?當前對于大多數高校來說還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闡述高校校史教育的研究背景,指出高校校史教育的現實意義后,嘗試從收集校史檔案、深度研究校史、建立校史師資隊伍、開設校史課程等方面論高校校史教育的發展策略。

一、高校校史教育的研究背景

1.大學傳承文化 ,已成高校共識

大學文化是以大學人為主體積淀和創造的,長期對知識開展傳承、交流和創新的教育實踐活動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有別于其他社會體系的文化現象。無數學子在開展教學、科研等活動中,與其相伴的不因時間流逝而磨滅的大學文化生態也無形無影地影響其活動。大學文化是大學提高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傳承文化是大學的主要功能之一,并重視發展它。傳承文化的途經多種多樣,如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校史研究等。校史即學校的歷史,是對一所學校發展歷程的真實回顧。校史在真實敘事學校辦學特色和大學精神、大學文化上有其特殊的一面??梢娦J放c大學文化有較大關聯性,校史是大學文化的重要媒介。正因如此,國內高校校史研究得于加強,校史教育是其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需要大學解放思想,不忘實心,牢記使命,努力開拓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大學的辦學成就都與國家民族的興衰榮辱息息相關,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生動光榮的愛國愛校史。與此同時其涌現出的大師們治學精神、人格魅力、為人師表的高貴品格,這些都是高校校史發揮其教化育人作用的極好教材。這點姚曉波指出“校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教材,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有積極影響,校史教育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有積極影響,校史教育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母校的熱愛”??梢娦J方逃切滦蝿菹麓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高校校史教育的實現意義

1.弘揚大學文化,繼承學校光榮傳統

任何一所大學,都有屬于自己的歷史和故事。這些歷史和故事,有些從校園建筑,師生身影、社會忘記等可表現。學校都希望自己的師生能夠傳承自身的優秀文化傳統,發揚學校寶貴精神,成為學校優秀文化的闡釋者和踐行者。歷史具有穿透力,文化具有感染力,精神具有凝聚力,但大學精神的領悟和校園文化傳統的繼承,不僅需師生通過現實生活在同一校園文化背景下的人和事的相互感召,還需通過對本校歷史的考察和反思。

2.反思辦學歷程、探索新發展之路

出處《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梢娨孕J窞殍b可明得失。校史是真實反映大學辦學歷程,為學校當下的師生認清學校發展過程的經驗教訓,有效地參與學校發展規劃,管理創新,學科建設等重大問題的決策,提供較好的輔助。

3.推動校史課題研究,促進“教研相長”

曹青認為校史研究有推動學校發展研究,豐富課程資源,促進特色非正式出版文獻建設,搭建開放合作平臺,促進培育校園文化等功能,校史教育也需要開展校史研究,并且需要大量的校史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所以校史教育也將促使高校管理者,校史傳播者,校史授課人員課前精心準備,查找校史文獻,深入挖掘校史人物,校史事件,尤其對于校史上的一些難點,疑點,有爭議點,更需花大力氣考證,無形中推動了校史研究的開展,同時也豐富了校史。

4.促進校史教育資源整合

每一所高校無論其辦學時間多長,歷史是否久遠,都有歷史沿革、辦學理念、重大事件、感人事跡、師生榮譽、社會貢獻、辦學特色和文化、傳統、精神等等。部分高校對校史的研究還形成許多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豐富了校史教育資源。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校史教育資源處于分散狀態,資源的分類尚缺乏理論指導,給資源的整合帶來困境。開展校史教育設計教學內容,必須對學校校史資源進行調查研究,無形中促進校史教育資源整合。

5.激發學生愛校愛學熱情

校史文化的感染力最主要的是來自具有人格魅力、學術造詣深厚、善于治學育人的學術大師和具有遠見卓識、獨到辦學理念、善于科學管理的優秀校長創造的。無數實踐已經證明,學術大師和優秀校長是大學文化人格化的象征。校史教育中傳承這些優秀文化,豐富學校與學生情感的交流,促進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與此同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校培養了的杰出校友,這是學校辦學歷程中培養育人的真實寫照,校史能喚起校友的美好回憶,將校友這種寶貴資源引入課堂,用校友的優秀事跡去激勵學生,校友精神去感召學生,具有生動性、感染力強等特點,會有效地激發學生愛校、愛學的熱情。

6.宣傳大學良好形象,提高校史研究成果利用率

目前,校史館展示成果、校史出版物、校史論文、校史報道等方面是校史研究成果重要表現形式,這樣的形式受限于場地、讀者主觀性、學校推薦等因素,一定程度上校史研究成果受眾者較有限。而校史教育是提升增加受眾者數有效方式,在開展的校史教育活動中,學生可以分享到最新的校史研究成果,還可以將他們所了解的校史傳遞給他人,從而不僅擴大了校史的宣傳面,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校史研究成果的利用率。

三、高校校史教育的實現路徑探析

綜上所述,校史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并且有其獨特的現實意義,如何科學地發展它,實現它,筆者認為高校校史教育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發展:

1.擴大校史檔案收集范圍

擴大校史教育文獻,除傳統的文書檔案外,把人物檔案、口述檔案、社會記憶、校友檔案等檔案納入校史檔案收集范圍,廣泛開展校史史料征集,建設數字化校史檔案庫,為校史研究提供充足的原始材料。

2.深度研究校史、出高水準研究成果

深度挖掘校史包括將校史研究納入學校的議事日程,吸納專業專家學者參與校史研究,部分高校對校史的研究還形成了許多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要注意對這些研究成果的整合,通過深入研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最終將研究成果和體會反映到教學、管理活動中,以研究促進教學活動、管理活動的開展和提升。很多學校成立了校史研究室,校史研究呈現項目課題形式開展,這既激發了師生們對校史的研究興趣,也能培養一支較強研究能力的校史研究人才梯隊,同時催生出一批有價值的校史研究成果。

3.培育校史教育師資隊伍

由于國內大多數高等院校尚未開設大學生校史教育課程,開設的院校也還屬于起步階段,專業的校史教師普遍缺乏,從當前的實際出發,各高校應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大學生校史教育師資隊伍,鼓勵那些長期從事檔案研究、校史研究工作的教職人員參與相應課程的教學。從長遠看,他們長期從事檔案研究、校史研究,比其他老師更能勝任這項工作。這樣既不增加教師編制,又解決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問題。此外還可以邀請或聘請知名校友開設校史教育活專題講座。

4.開設校史教育課程

將校史以一門課程引入課堂,對大學生進行“知校、愛校、榮校、興校、強?!迸囵B。包括編寫校史教育課程專門教材,科學設置校史教育課程,同時創建校史教育課堂活動品牌。通過對在校大學生校史了解情況與校史知識需求進行問卷調查,厘清與整合校史資源,撰寫課程開設方案,構建適應在校大學生校史知識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內容體系,開設問卷調查、查閱教育政策與校史研究文獻,制定課程內容。教學內容從“單一”又“零散”而且隨意性的校史認識型轉為“多元”又“統一”而且形成教材規范性的綜合素質型;教學手段采用多樣化,采取案例、情境、討論、參觀等多種方法;教學場所由課內轉化為課內外,校內與校外的多渠道結合。在課程評價方面實施目標管理,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姚曉波.淺論校史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廣東省七所高校調查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6).

[2]曹 青.校史研究與學校發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6).

作者簡介:趙慶嬌(1970-),女,瑤族,籍貫:廣西鐘山,研究方向:高校檔案資源利用。

猜你喜歡
檔案
檔案工作的創新服務勢在必行
社會力量參與檔案公共文化服務路徑探究
新形勢下醫院檔案管理現代化問題探討
檔案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
拓展節能檔案數字化利用的探索
芻議供電單位檔案管理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淺談北京衛視《檔案》的敘述方式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