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建構知識提升素養

2019-09-10 10:05叢冬梅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助學深度方法

叢冬梅

摘 ?要:以“學”為中心組織教學,基于對學生年齡特點、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充分信任學生,引導學生充分經歷觀察、操作、想象、猜測、描述、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讓學生在協作、交流、互動中全面參與學習過程。教師要在關鍵點進行點撥、強化、突破,以促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

關鍵詞:助學;學生;老師;深度;方法

一、導引方法,為學生思維 的嚴謹提供研究的平臺

在學習第3的倍數的特征一課,我設計了一個課前自主預習的助學單,讓學生回家依據助學單自主進行預習,完成助學單。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經歷了通過找一找、畫一畫、猜想、歸納、驗證找2和5倍數的特征的過程。這些經驗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卻也埋下了"隱患",學生很容易將已有的經驗遷移到新知的學習上,猜測是一種常用的數學思考方法,讓學生猜測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前預設,學生會猜測3的倍數特征就是個位是0、3、6、9的數等,有的學生會猜測奇數都是3的倍數;還有的學生猜測:“各位上的數字加起來是3,6,9一定是3的倍數”,能想到這點的學生是看書自學過了的。課堂上,我先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猜想,然后讓學生繼續交流借助助學單上的百數表圈出的3的倍數,并問學生你們的猜想與驗證結果一致嗎?這個問題拋出,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孩子們能利用百數表中圈出的3的倍數進行舉反例,對自己的猜想進行反證,推翻了自己起初的猜想,然后師生繼續深入探尋3的倍數的特征。通過一組組觀察,學生得到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和是3、6、9、12、15、18,發現這些數都是3的倍數。接下來我讓學生看百數表中不是3的倍數的特征是否具有這個特征。然后我讓學生擴展數的范圍采用不完全歸納法驗證規律任意選擇幾個三位數、四位數,或者更大的數進行驗證,發現這個規律是正確的。從而水到渠成總結出3的倍數的特征。

二.以問題導引學習,促進深度思考

深度學習的課堂,應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具體的情境、教學進程,在知識的關鍵處、新舊知識的聯結處、知識易混處、思維轉折處,選擇或設計富有探索性的問題確定學生思維參與、主動探索和深度思考,從而有效地建構知識、發展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

學生會對為什么2、5的倍數的特征是只看個位,而3的倍數的特征是要看各個數位上的數字和,很多學生有困惑。也是他們希望弄明白的問題,這個問題有探究價值,這個難點究竟怎樣解決,放在課堂又怕容量大,時間緊,反復斟酌,我認為必須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有探究價值,思維含量高,老師有責任引領學生解疑答惑。于是確立了采用學生自主+教師點撥的方式,讓學生知其然之其所以然。這個時間花得值!一定要學生在探究中收獲,在收獲中困惑,困惑中再探究,探究中再收獲,這樣的經歷對學生而言,體驗是深刻而有價值的。先從2、5的倍數入手,課件的設計是利用小棒動態演示,做到直觀清晰,層層深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懂得了整十數、整百數都是2、5的倍數,所以只需看個位上的數;再次通過小棒演示,使學生清楚地明白3根3根分小棒,剩余的小棒就是每個數位上的數。從而使學生有撥開云霧見太陽之感,在老師的引領下,步步為營,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當一個個困惑被解開時,學生內心充滿了喜悅和興奮。在這個環節中,幫助學生理清了3的倍數的特征 “為什么”,在不斷追問中,縱向把握知識脈絡,橫向溝通知識聯系,厘清了知識技能目標;同時,深入教學內容的實質,挖掘知識內容背后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核心素養,并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

我認為,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是停留在對概念的理解上,而是對知識的一種探索、研究。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是完整而透徹的,從而使學生發現規律后的美麗,也是數學的魅力!這個環節也是我們這堂課的點睛之筆。

參考文獻

[1] ?王明義.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教學.西部素質教育.2017(17).

猜你喜歡
助學深度方法
四增四減 深度推進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內黃縣舉辦第四屆 “村干部愛心助學,圓學子夢”金秋助學活動
簡約教學 深度學習
巧設新授課助學單激活學生的深度學習
五環節助學教學設計案例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