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的策略分析

2019-09-10 13:48陳牛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審題能力應用題小學生

陳牛

摘 ?要:數學應用題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本文論述了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的策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課程的重難點,為了提高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教師需要重視應用題教學,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應用題教學效率,充分課堂時間解析應用題目,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學習進程。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當中,需要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身體習慣,使學生的身體能力不斷提高,讓學生可以輕松自如的解答應用題。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在課堂當中,教師可以例舉一些應用題目,為學生留出時間審題。例如在學習西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教師可以提出這種題目:一個學生具有兩張20元的紙幣,他去超市想要買兩個單價5元的筆記本,他還剩多少錢?教師要引導學生花幾分鐘審視題目,最后讓學生說出題目當中的已知條件,一些學所沒有認真的審題,可能會將兩種20元紙幣看做是一張。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為學生今后解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應用題綜合能力。

二、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

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需要轉變論述的實際問題為數學問題,再轉化應用數量關系為數學表達式,通過這兩方面的轉變,突出應用題基本訓練的作用,提高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需要注重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翻譯日常語言為數學語言,在應用題當中抽離出數量關系,這也是應用題身體的關鍵部位。通過數學語言訓練,可以使學生的審題和分析能力不斷提高。利用數學語言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審題能力。數學語言訓練方法比較豐富,例如可以將問題敘述形式轉變,或者轉變文字的數量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的分析題目。

理解題意,就是引導下偶爾上讀題,分離出應用題給出的條件和問題等,再對于題意復述一遍。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乏學習經驗,再加上知識的局限性,在題意理解的過程中,定勢思維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解,導致學生題意理解過程中產生思維分散的情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讀題,復述題意,簡單的說明應用題中反映的事件,確定題目當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

例如在學習西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一課,教師可以提出題目:65-23=?教師可以讓學生口述題目,例如65減去23等于多少?65比23多多少?23比65多多少?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方式敘述題目,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深刻理解式子的含義,同時引導學生熟練理解應用題中比較常見的用語。

也可以利用文字將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表述出來,針對同一個數量關系,具有很多種文字表現形式,學生可以確定不同文字形式的數量關系,這樣有利于轉化應用題為數學語言,如果學生無法準確理解文字敘述,就會產生思想上的偏差。例如教師給出這個題目:2.34加上6的和乘以3.8除以2的商,結果是多少?喝多學生沒有深入思考題目,直接列出式子:(2.34+6)×3.5÷2。學生之所以會列出這個式子,這是因為學生沒有轉化文字為數學語言,學生可以利用縮句的方式轉化剛才那句話為“和除以商”,因此正確式子應該是《2.34+6》×(3.8÷2)。因此解答應用題的關鍵,就是正確的轉化文字為數學語言。

三、利用圖文表達題干的意思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當中,很多題干具有復雜的意思,但是解題過程并不是十分復雜。但是學生在身體的時候總會被復雜的題干所迷惑,心理認為這類題目非常難解,因此就會失去解題的信息。數學教師需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應用題干,提高學生的應用題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利用圖文表達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題干,使題干變得更加生動,使應用題結果過程高效的開展下去。

利用圖文表達方式解析題干,需要巧妙的結合圖文和數學應用題題目,充分發揮出圖文對于應用題教學的輔助作用。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深入理解題意,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教學當中,通過導入圖片,可以進一步優化解題的實際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深刻的理解,使小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不斷提高。

四、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應用題題目和生活設計,促使學生在生活情景當中融入應用題目,例如在學習復雜運算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中超市購物的場景,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題目,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題干意思,營造積極的解題氛圍,進一步提高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題目的內容創設情境,此外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事例,利用實物演示范式,幫助學生結合數量關系理解題意。一些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比較隱蔽,可以結合表演和模擬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情節當中。例如:一條軌道2000米,一列200米的火車每秒50米的速度開過,一共需要多少時間?很多學生因為缺乏學習經驗,利用2000÷50的方式解題。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利用文具盒作為火車,將課桌看作是鐵軌,學生自己演示火車過鐵軌的過程,明確火車怎樣才是開過了鐵軌。讓學生理解為什么這道題解題過程中需要加上火車的長度,確定正確的解題方法。

結束語: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重難點,為了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的策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改革教學方法,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講解數學應用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振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76.

[2] ?殷翠麗.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思路方程化”題組的教學方法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135.

[3] ?江津.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4):169.

[4] ?陳艷.見題識方,借圖尋法——試論小學數學應用題學生審題能力的有效培養[J].數學教學通訊,2015(31):25-26.

猜你喜歡
審題能力應用題小學生
有限制條件的組合應用題
有限制條件的排列應用題
數列應用題、創新題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如何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芻議
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
借鑒陶行知思想,小議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
提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