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探究

2019-09-10 13:48于佳君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初中美術策略

于佳君

摘 ?要:初中美術教學大致上就是帶領學生欣賞藝術作品并讓學生自己思考藝術作品中的價值,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制作美術作品。初中的美術學習雖然較為簡單,但是在美術學習中我們可以鍛煉學生的審美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耐性,我認為這正是初中美術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的。所謂“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通俗地來說人文素養就是人們能力和品質的結合。美術課可以說是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都喜愛的一門課程,因為這門課十分的輕松而且我們可以任意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去觀察、設計、制作。但值得我們美術教師注意的是,學生們可以隨意地想象創造,但是我們不可以隨意地教學生,我們要保證我們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固定的目標,讓學生在輕松的美術課中形成自己的人文素養以及將自己的審美觀和想象力合理的運用。藝術是沒有邊界的,正因如此學生在學習美術時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而我們老師需要將這種想象力轉化成為學生個人的人文素養,本文正是針對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的探討,希望能夠給廣大初中美術教師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美術;人文素養;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在我看來,許多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興趣都是十分濃厚的,但是當老師沒有一些新奇的事物來吸引學生去探索學習的話這種學習興趣很快也會被消磨殆盡。要想在課堂上較好的開展美術人文素養教學,我認為老師們要學會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以及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這樣一來學生的美術水平不會永遠只停留在初級水平,而是會在自己的美術作品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獨特想法。比如我們在教學生色彩的調合這一節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提前帶上自己的蠟筆,然后在課堂上學著去將兩種或者三種蠟筆混在一起看看會出現什么顏色。結果顯而易見,幾種蠟筆混在一起的顏色更加好看,更加獨特,這樣一來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如果我們的教學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做幾種顏色混合的實驗,這樣做的效果更加明顯。

有了一次這樣的新奇體驗,學生們在美術教學課堂上會樂于去探索新事物,開動他們的腦筋去創造,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而且能夠鼓勵學生們更加有耐心的去發現新事物,因為他們一旦見證了新事物的美好,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去探索。這樣一來,對學生在美術教學課堂上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很大幫助。

二.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進行創作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煙火,我們在外貌穿著上尚且不一樣,在學習、思想、行為等方面更是存在一定差別。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被要求一樣,比如我們要穿一樣的校服,要做一樣的好學生,做題要有一樣正確的答案,這些一樣對我們的學生是有好處。但是有一些學生他們十分努力卻和其他學生達不到一樣的水平,那么在美術課上他們的不一樣會得到尊重。我希望在美術課上學生可以充分表現他們的不一樣,充分表現他們自己的個性,因為這樣他們的潛能才能夠被最大程度的激發出來。

每個學生在初學美術的時候對美術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對他們個人美術潛能的激發十分有利,美術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保留這份好奇心。比如,在每節課上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向學生展示每個名家的藝術作品,這些藝術最好是具有一些朦朧性和可探索性,讓學生一看見這些作品就會對其產生巨大的學習興趣和創作靈感。當然,我們在向學生展示時可以運用各種形式,比如多媒體,我認為這是最直觀、最能對學生的感官產生巨大沖擊的形式。學生看了這些藝術作品后,當然會對其產生敬佩和尊重之情,對他們以后的美術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

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要積極地向學生講這些名家背后的故事以及作品的含義,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創造屬于自己、代表自己思想的美術作品。這樣一來,對學生在美術教學課堂上的人物素養十分大的幫助,因為學生在美術課上可以以自己為中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教學應進行“生活化”教育

初中生還處于一個相對幼稚的階段,他們對這個世界和這個社會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如果我們在美術教學的初級階段就讓學生們去描繪一些龐大主題的美術作品,會打擊他們創作的積極性,減弱他們對美術的興趣。人文素養的核心在人,因此我們要要求學生的美術作品具有人氣,要讓學生從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的身上去尋求創作的靈感,這樣一來他們創作起來才會更加得心應手,他們的作品才會充滿生氣。比如我們在教學生去設計東西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選取他們日常生活中的遇到的景象或是一個物來充當作品內容,如此一來,他們的作品不僅會更加的生動形象,而且會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更好的去理解他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

因此,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應加強美術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道德修養與人文素養有著直接聯系,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吧罨苯虒W可以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提高中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總結

美術課是小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美術教師要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去接納學生新奇的想法和充滿個性的作品,在學生不懂得時我們要給予耐心的指導和鼓勵,也要學會去中肯的去評價學生的作品;在教學時應該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充分多媒體技術來提高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識,以達到課堂教學目標,滿足不同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并且不斷探索美術教學的方法。我們要好好利用美術教學的平臺來塑造學生的人文素養,但人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期內就能立刻見效的。因此,我們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責任和重擔,積極做好個人工作,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陶冶學生的精神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完善學生的品性人格。

參考文獻∶

[1] ?武立君,張群.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人文底蘊及內在意義[J].美術大觀,2008(07).

[2] ?張加勇.美術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美術教育研究,2010(06).

[3] ?黃麗.新課改給美術教學帶來新活力.教育教學論壇,2013(34).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初中美術策略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