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及加強安全教育的對策

2019-09-10 05:23崔堯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教育現狀安全教育大學生

崔堯

摘 ?要:當前社會發展下,對高校大學生素質文化水平要求更加嚴格,積極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夠提高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更好的保護自身安全與社會安全。本文主要以此為基礎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及教育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教育現狀;高校安全

引言

大學教育擔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也肩負著培養學生安全自衛、自救的特殊使命。大學生安全問題心系這千家萬戶,同時也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發展,與未來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目前我國各大高校頻繁發生各種觸動人心的安全事故,直接反映了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因為當前教學體系和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大學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識較弱問題,因此,大學需要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工作。

1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新時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一方面,大學生對于安全的認識主要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國防、戰爭等方面,對于現代化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認識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境外的敵對勢力利用各種渠道如學術研討、交流等公開或者秘密的方式不斷傳播西方所謂的民主模式和價值觀念,以培養和平演變的“內應力量”。大學生是我國建設的未來中堅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是新時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1]。第二,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現實需求。由于我國采取應試教育模式,導致學校教育的重心都在學生如何學習課程、如何獲取知識上,從而忽略了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塑造教育。隨著辦學條件的政策放寬,越來越多的學生能順利地進入大學校園,這也使高校的內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化,從而使大學生的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于從初級教育到高級教育過程中,大部分學校忽視了學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大學校園以后面對一些突發的情況無所適從、無法解決,最終導致校園暴力的發生,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2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996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規定》明確指出,安全教育作為高等學校的長久性工作,必須納入到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中也明確指出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高校義不容辭的義務。各高校也開展了安全教育,但是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為部分高校未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無教學大綱,缺少統一的課程設計等。國內高校安全教育課程的研究和實踐主要集中在公辦院校,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安全教育研究成果比較少,尤其是安全教育課程建設研究方面數量更少[2]。目前國內高校(含獨立學院)安全教育課程的教研團隊師資力量薄弱,任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專業知識學習和創新型教研能力。課時量不足、教學方式單一,受到傳統課堂教育模式的影響。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缺少多維度的思考,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欠缺,進而無法真正使學生充分掌握安全技能。課堂互動性不足,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3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提升對策

3.1安全教育內容的革新

高校的安全教育內容更多的是以學生的自身安全為主要教育路線,讓很多學生感覺厭煩。我們可以采取分年級、分層次,與時事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內容的組建。每年的9月為我國新生入學月,開展新生入學安全教育系列活動(校園安全、防詐騙等),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由于求職或自身的其他原因自殺的人數比例不斷攀高,可在他們畢業之前提供就業信息服務、求職陷阱、合同詐騙方面的知識。

3.2借助新媒體手段創新安全教育模式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高校開展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徑,有條件的學??梢源罅χС纸處熼_發具備聲、色、光、畫多種表現手段的微課、慕課,通過網站、微信、微博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傳播途徑輸送給學生,激發他們學習安全知識的熱情和興趣。教師也可以借助電子郵件、網絡社區討論、校園論壇等交流方式開展知識解答和思想交流,通過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引導,提高大學生安全的認知水平[3]。

3.3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是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載體。作為反映社會意識的大熔爐,它總是通過營造濃厚的意識形態氛圍,把社會主導的思維方式和信念、價值觀傳輸給大學生,潛移默化地熏陶和影響大學生的意識和行為。高校要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強化校園文化活動與當代大學生的親切感,例如通過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學術交流會、知識競賽等校園文化活動,將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進而保證受到意識形態安全教育。

3.4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作用,實現大學生安全教育全覆蓋

課堂教育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與政策”課堂教學作用,將安全教育貫穿整個本科培養階段。通過加強安全課程建設,堅持拓展課程傳播方式,有效擴大了網絡課程覆蓋面,同時改善傳統安全類課程的傳播途徑,為推進總體安全觀學習教育入腦、入心,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做出了有益嘗試。同時,通過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導作用,形成系統有機的安全課堂教育培養機制,實現了大學生安全教育全員覆蓋,教育引導大學生認識安全問題,認清當前安全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的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與危機事件的應變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做好大學安全教育工作能夠維護整個教育環境,同時對建設良好育人環境與校園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意義。因此大學需要緊抓安全教育工作,順應時代變化和教育發展,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在培養大學生技能與能力的同時,為大學生們的學習成長搭建安全保障,務實校園環境安全建設工作,促進高校教育教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亮.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06):61-62.

[2] ?宋婭文.關于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教論壇,2016,(08):40.

[3] ?董雯潔.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問題的研究[J].蘭臺世界,2014.

猜你喜歡
教育現狀安全教育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大學生就業趨勢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生存狀況與教育現狀研究*
美國職業安全教育培訓方式對我國的啟示研究
淺析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的策略與途徑
一般工科院校大學生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認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現狀及其問題探討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