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蘭納里·奧康納作品淺析

2019-09-10 18:34黃宇潔
新教育論壇 2019年32期
關鍵詞:奧康納老祖母現實主義

黃宇潔

摘要:弗蘭納里·奧康納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但是,由于她的創作背景與中國非宗教化語境的差別,她在中國被長期誤讀。本文第一部分簡要介紹奧康納在中國的接受情況;第二部分著重分析她生平中導向啟示主義信仰的因素;最后一部分集中討論她作品中的“距離現實主義”。

弗蘭納里·奧康納(1925-1964)是美國杰出的短篇小說家,在世和身后都獲得了很多榮譽,更有1972年創刊的《弗蘭納里·奧康納研究》專門發表奧康納研究最新成果。但是,她長期以來被中國讀者誤讀,作家馬原(1953-)稱她為“邪惡的奧康納”① ,中國社科院資深學者黃梅稱她的作品表現的是“絕望”,根本“沒有一絲希望”② 。

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有宗教背景的西方作家為國人所熟悉,但是為什么對奧康納誤讀重重呢?籠統地說,基督教信仰有兩大途徑:理性和啟示,西方作家大致可以分為偏向理性的或者偏向啟示的兩大類。理性途徑靠人的邏輯能力來對信仰做出判斷,啟示途徑認為信仰是超越理性之外的,信仰之路唯有虔誠謙卑地接受上帝。理性與啟示之間的辯論存在了幾個世紀,從啟示的角度看,被理性所證實的信仰是人類對自身的崇拜,與上帝無關,所以,被證實的信仰本身就是一個悖論。顯而易見,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偏向理性的基督教作家更容易被理解。而弗蘭納里·奧康納的創作啟示主義式的。

奧康納雖然年少成名,但一生備受病痛折磨,啟示主義的信仰呼應著她向死而生的人生,就連形式主義理論家柯林斯·布魯克斯都這樣說,“在奧康納的情況中,把作家和其人生分開來看是不可能的” ③ 。

奧康納生于1925年,在12歲以前一直生活在佐治亞州的薩凡納(Savannah, Georgia),她的父母和親戚都是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因此信仰對她來說就像“刷牙一樣自然”④ 。

1942年奧康納就讀于專門培養教師的女子大學---佐治亞州立女子大學(GSCW),奧康納是學校文學雜志《柯林斯人》(Corinthian)的編輯,同時,她還是校報《回廊》(Colonnade)的插畫師。盡管在校期間,奧康納在學業和文學藝術創作上都比較成功,但她后來對這一段生活并沒有太高評價,所以在佐治亞州立女子大學畢業后,“我意識到,如果有志于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我需要專業的指導。因此,我加入了衣俄華州立大學的寫作班”⑤ 。

衣俄華州立大學的寫作班是美國最早期的寫作訓練項目之一,1945年9月奧康納步入了衣俄華州立大學。在此期間,奧康納開始創作《慧血》(Wise Blood),但是那時鮮有人能夠理解。艾倫·泰德當時是衣俄華大學的訪問學者,他坦白承認對她作品的誤讀,“我對于她所寫的那些東西簡直是一竅不通;我幫她修改語法?!卑椎娘L格、怪異的語法、單調的句子結構,都是她表達人性視野的必要載體,她的視野又窄又深”⑥ 。

奧康納對依俄華大學的教學效果是有保留的,“這樣的批評通常都是無知、恭維和刁難之詞。瞎子領著瞎子走,這是很危險的。一個想要把一種寫作方法強加于人的老師也同樣是危險的。幸運的是,我遇到的多數老師都懶得這樣做。但不管怎么說,你應該警惕那些咄咄逼人的人”⑦ 。她把寫作看作是對信仰的表達,她或許更愿意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上帝,而不是依俄華大學。

在依俄華大學的最后一年,奧康納申請去位于紐約薩拉托加溫泉的亞多藝術創作中心(Yaddo)。但是,對于亞多的社交和政治氛圍,她感到有些不適?!拔沂谴说匚ㄒ灰幻叛錾系鄣娜?。我想他們也信仰上帝,但是他們恥于承認。他們認為自己是大寫的知識分子”。1950年,奧康納患上了紅斑狼瘡,被迫返回米利維奇(Milledgeville)。

奧康納小說創作中的情節、人物和創作方式都與啟示主義密切相關。奧康納曾被中國批評家安上批判現實主義的標簽,因為她的作品確實表達了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批判⑧ ,而且她的語言生動流暢。另外,她的故事都發生在二十世紀的美國現實中,那么這是否就是她所關切的現實呢?

奧康納對現實的概念源自于啟示主義信仰,“她創造了一個新詞來指稱她作品中的藝術形式----“距離現實主義”(realism of distance),這個概念中包含兩層現實,一層是物理現實,另一層是精神現實。因此她必須去“尋找能夠連接、聯合或包容兩個現實的某個意象;一端是具體世界,另一端是裸眼所看不見的(現實),但他對此深信不移,就像每個人都能親眼看見地那樣真切”⑨

基于啟示主義信仰,精神現實是奧康納創作的終極目標。但是,如何才能到達這樣一種遙遠且不可見的現實呢?奧康納充分利用具體可見的現實去觸碰不可見現實,這也是為什么初讀她的作品會有一種“現實主義”錯覺的原因。那么,兩層現實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這兩者能否合二為一?

因此,在奧康納的作品中有兩種邏輯,現實邏輯和啟示邏輯。下面以她的代表作《好人難尋》(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為例分析,一大家人外出游玩,老祖母、兒子兒媳還有兩個外孫,但不幸的是,他們路遇一名人稱“不合時宜者”(misfit)的逃犯,然后所有人都命喪槍下。故事的前半部分充滿細致的細節描寫,非?,F實主義,而令人錯愕的結局卻是完全啟示主義的;而把這兩種邏輯鏈接起來的是老祖母面對槍口時的一個舉動,她向“不合時宜者”伸出手,說道“我的兒啊”。關于這個啟示主義意象,奧康納如是說,“這是與奧秘接壤的時刻,……老祖母最終發現了根植于奧秘之中的她與“不合時宜者”的親緣關系。讀者通常對她死前的言行迷惑不解,但是對我來說,如果沒有老祖母此時的所說所做,這個故事就沒有意義”“不管這多么難理解,我都堅持認為,老太太的行為就像一粒芥子種子,將在“不合時宜者”心中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老太太的行為將對他產生足夠的沖擊,使他變成一名他本應該成為的先知”⑩ ?。

對準老祖母的槍口,同時也對準了讀者。奧康納正是以暴力把那些有立體感的生活圖景突然壓扁,產生令人震驚的沖擊力,把人物和讀者一起從現實的一端推向啟示的一端,推向平面的寓言世界中去,從而實現“距離現實主義”中兩種邏輯的突兀轉變。

注釋:

① 馬原. 閱讀大師[M ].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2. 第176頁

② 黃梅.弗蘭納里·奧康納[A]//錢滿素.美國當代小說家論[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③ Brooks, Cleanth. “Flannery O’Connor—A Tribute”. Esprit 8.1 (winter 1964). p17

④ ?O’Connor, F. The Habit of Being[M].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 (ed.).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9.p164

⑤ O’Connor, F. Nashville Tennessean 31 July 1956:4E

⑥ Tate, Allen. “Flannery O’Connor—A Tribute”. Esprit 8.1 (winter 1964). Pp48-49

⑦ O’Connor, F. Mystery and Manners[M].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 (ed.).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69. p86.

⑧ 參見石云龍,《荒誕畸形 警醒世人――解析奧康納筆下‘畸人’形象》,《當代外國文學》2003年第4期, 第117-118頁

⑨ O’Connor, F. Mystery and Manners[M].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 (ed.).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69. p42.

⑩ O’Connor, F. Mystery and Manners[M].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 (ed.).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69.pp111-113

猜你喜歡
奧康納老祖母現實主義
老祖母的牙齒
大法官奧康納:做出決定,就絕不回頭
老祖母的牙齒
現實主義與現實題材創作
老祖母的牙齒
試論疾病對弗蘭納里·奧康納文學創作的影響
老祖母的牙齒
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觀與奧康納自然觀的區別
表達
新現實主義巨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