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譜教學在農村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必要性

2019-09-10 07:22溫小茹
教育界·A 2019年1期
關鍵詞:初中音樂農村

溫小茹

【摘要】視譜教學是初中音樂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是打開音樂大門的鑰匙,更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視譜教學是表現音樂的一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視譜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對此,本文以農村初中音樂課程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農村初中音樂課程中的視譜教學現狀及其必要性,提出了農村初中音樂課程中視譜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視譜教學;初中音樂;農村

新課標指出,在音樂教學中,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視譜能力,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音樂創造與表演等活動。視譜教學應該與唱歌教學、鑒賞教學、創造教學相融合,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更好地幫助學生積累與認識音樂作品。視譜教學是學生與音樂交流的一種形式,學生學習音樂首先需要學會識譜。然而,在當前的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課以及部分教師不注重視譜教學的開展,導致學生的視譜能力不強,影響了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創造水平。因此,在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視譜教學的開展,實現視譜教學、唱歌教學與創造教學的融合,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進而提升農村初中音樂的教學質量。

一、農村初中音樂課程中視譜教學的現狀

1.小學階段的音樂素養培養

由于專業音樂教師資源緊缺,有些鄉村初中甚至直接不上音樂課。此外,初中與小學視譜教學的銜接較差,學生由于自身因素對音樂節奏的學習僅限于模仿階段,從而導致學生的音樂視譜能力不佳。

2.教學模式單一

受到傳統教育弊端的影響,許多教師在開展視譜教學中將視譜教學作為一個獨立的板塊,很少將其與唱歌教學相融合。導致學生的視譜運用能力不強。同時,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較為注重對音樂技能的灌輸,忽視了對學生各項音樂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被動地學習音樂知識,導致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不佳。

二、農村初中音樂課程中視譜教學的必要性

1.增強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在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至關重要。節奏是音樂作品的靈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強化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訓練,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對培養學生的視譜能力具有促進意義。沒有節奏的音樂稱不上好的音樂。節奏感從何而來呢?其是在音樂視譜教學的熏陶下慢慢培養得來的,由此可見,視譜教學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如果在音樂教學中不教授學生視譜能力,便稱不上是完善的音樂教學。

2.增強學生的音樂音準技能

視譜教學是學生與音樂交流的一種形式,學生學習音樂首先需要學會識譜,為學生開展視譜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音準技能。對于農村學生而言,他們接觸音樂的途徑較少,大都通過教學獲得,視譜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不加強對學生的視譜練習,那么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知便會一片空白。因此,在音樂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唱譜,還應該運用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音準技能,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三、農村初中音樂課程中視譜教學的策略

1.教授學生認識音符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農村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只是要教會學生唱會某首歌,還應轉變教育理念,重視視譜教學活動的開展,改變單一的授課模式,為學生提供運用視譜的平臺,增強學生的視譜能力,進而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例如,借助歌曲《DO RE MI》,強化學生對音樂音符的認識,增強學生學習音符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初級音樂音符。教師伴隨著《DO RE MI》歌曲將抽象的音符變得生動化,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視譜教學的興趣。

2.增強學生對視譜教學的興趣

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學生只掌握七個音符是遠遠不夠的。音樂還會涉及節拍、節奏、和聲等問題,但這些音樂知識過于抽象,加之教師采取的單一授課模式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視譜教學中要實現視譜教學與唱歌教學的融合,以唱歌教學為導向,將部分視譜教學融入唱歌教學中,改變視譜教學枯燥的學習模式,進而增強學生學習視譜教學的興趣。在學生視譜能力不強時,教師在教授學生視譜時可以先讓學生學習歌詞,再引領學生學習視譜、聯想歌詞,從而能夠減小視譜教學的難度,使學生輕松地學習視譜知識,進而激發學生的視譜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七子之歌》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歌曲,讓學生對音樂有初步的印象,之后再引領學生哼唱歌曲,讓學生對歌詞進行記憶。等學生對歌詞全面識記后,教師再引領學生認識音符,分析音樂作品音律,然后帶領學生唱音樂視譜,讓學生在唱視譜中聯想歌詞,增強視譜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視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

3.加強學生對音樂節奏的練習

節奏是音樂的基礎,更是音樂旋律的骨架,其在音樂作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視譜能力與音樂感悟能力。在視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識別歌曲中的視譜,還應加強對音樂節奏的訓練,進而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音樂節奏訓練活動,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識別視譜,降低視譜教學的難度,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因此,在每一節音樂課中,教師都要為學生開展節奏訓練活動,播放音樂作品,讓學生跟隨作品節奏打節拍,進而增強學生的視譜能力。同時,對于一些較難的節拍,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單獨練習。例如,在學習《唱臉譜》中,最后一句“渣”的節奏較為復雜,教師要將這部分音樂旋律單獨拿出來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歌唱樂譜。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視譜教學是學生與音樂交流的一種形式。學生學習音樂首先需要學會識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因而,視譜教學是學生學好音樂課程的基礎。因此,在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視譜教學活動的設置,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實現視譜教學與唱歌教學、鑒賞教學、創造教學相融合,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與感悟能力,進而提升農村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張蓮.探析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J].北方音樂,2018(21):200-201.

鄭麗萍.讓識譜不再困難——初中音樂識譜教學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黃河之聲,2018(04):109-110.

徐鳴.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191.

猜你喜歡
初中音樂農村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