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生職業傾向的實證研究

2019-09-10 07:22胡朝陽歐春紅
學業 2019年8期
關鍵詞:中職生

胡朝陽 歐春紅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校中職生職業傾向的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中職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傾向,研究其所學專業與職業興趣類型的適配程度。結果表明:第一,中職生的職業興趣更傾向于社會型,較少傾向于技能型;第二,所調查的4個專業的學生中,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所學專業的適配程度較低;第三,在職業興趣的性別差異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中職生;職業傾向;專業適配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我們每一個從事中職教育的人都有深切的體會,隨著普通高中的不斷擴招,中職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越來越差;中職學生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發生很大改變。雖然學校的就業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中職畢業生的就業困難還是逐漸顯現出來。

為了解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職業認識的現狀, 給中職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提供現實依據,為教育教學及課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資料,以豐富職業教育的理論,建立科學合理的職業教育模式,提高職業教育管理效率,促進中職生職業心理健康發展的目的。

二、方法和對象

(一)測量工具

在調查研究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是以約翰.霍蘭德(John Holland)職業興趣理論為基礎,并根據中國的職業市場情況與用于習慣設計而成,通過了大批量的測試,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它以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為依據,分別對興趣、能力和人格特點進行了綜合測查。該理論把職業分為六種不同的類型,即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管理型、常規型?;籼m德認為,每個人都是由這六種類型的不同組合,只是占主導地位的類型不同。每一種職業的工作環境也是由六種不同的工作條件所組成,其中有一種占主導地位。一個人的職業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某個個性類型和工作條件之間的適應情況。

本測驗量表將幫助被測驗者發現和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特長,是根據相關的研究成果和后人的分析論證,按照不同的職業特點和個性特征,將人分為六類:技能型(R)、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管理型(E)和常規型(C)。這六種類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每種類型的人對相應職業類型感興趣,人格特征和職業需求進行合理搭配的特點。

同時,人們在擇業時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興趣(想做什么—興趣傾向)、能力(能做什么—個人經歷)和人格(適合做什么—人格傾向)。以此為依據,本套試題由三部分組成:興趣傾向問卷、個人經歷問卷和人格傾向問卷,分別對測評者的興趣、能力和人格特點進行測評。

通過對測評結果的綜合分析,可以幫助測評者發現和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特長,使被測者對與自身性格匹配的職業類別、崗位特質有更為明晰的認識,從而在被測者在就業、升學、進修或職業轉向時,做出最佳的選擇。

(二)測量對象

我們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和不同性別等分析因子隨機抽取了我校高考班之外的四個科組的四個代表專業,即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應用、電子電工和數控模具專業的高一、高三各兩個班287人作為被試,。其中發放量表287份,有效卷253份,有效率為88%,其中高一年級126人,高三年級127人,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17人。在施測過程中,全部的班級都是由我和職業指導任課教師親自去測的。

所有數據在微機上采用諾和心理軟件和統計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

三、結果

(一)中職生職業興趣的一般特點。(見表1)。調查結果顯示,各類型的平均分中,社會型最高,而后依次為藝術型、管理型、常規型和研究型,最低的是技能型。

(二)中職生所學專業與職業興趣的適配性。

以全部被試在不同興趣上的平均分和標準差為各專業Z分數轉換的依據,得到各專業被試職業興趣的Z分數。筆者參照霍蘭德職業興趣代碼將本研究所涉及的4個專業歸類為5個職業興趣代碼。文章考慮了每個代碼得分(轉換后的Z分數)的高低,并按照職業興趣三個代碼的重要程度分別予以不同的權重,即按代碼順序的先后分別賦予4、2、1的權重,最后求三個代碼加權后的分數之和,得到適配性指標。根據適配性指標的分數,再將Z分數低于0、0~10之間、高于10的分別規定為低適配性、中適配性、高適配性。從適配性程度的比例分配結果來看,有 12.3%的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所學專業高度適配, 43.7%的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其專業中度適配,44%的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所學專業的適配程度低。其中,適配程度最高的專業為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應用次之。

(三)中職生職業興趣的性別差異。

經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技能型、研究型因子上男生得分均非常顯著地高于女生(P<.01),經營型、事務型和社會型因子上男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P<.05)。

四、結果分析與討論

從中職生職業興趣的一般特點來看,許多人喜歡與人打交道,而不愿意從事操作性比較強、艱苦的工作,他們將許多精力集中在社會交往和藝術領域,較少關注各種研究性的工作。中職生在社會型上得分高,可能是因為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職生對社會活動的興趣不斷擴展,其社交能力不斷提升。盡管如此,大部分中職生的職業興趣很難用某一種類型概括,大多表現出多種職業興趣類型的混合,只存在一種職業興趣類型的中職生比較少。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與我國當前的文化多元化發展,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的特點相一致。這提醒了當前的中職生,應該將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結合起來考慮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

中職生正處于自我探索和成長的時期,在對未來職業選擇的傾向中,非常關注自身與周圍人的關系,注重自身興趣的實現和工作帶來的價值回報,但對職業的社會屬性還缺乏認識,所以不重視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工作美感等。職業學校應通過開展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將社會的需求內化為自身的需要,以樹立學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從中職生所學專業與職業興趣適配性來看,只有一成中職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所學專業高度適配,四成中職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其專業中度適配,近五成中職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所學專業的適配程度低。原因可能是大部分學生現在所學的專業并非自己的志愿,大部分學生聽從父母意見選擇專業。同時中職生還處在青年期,對于未來可能比較迷茫,他們的職業興趣還未定型。因此,學校應在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校與社會資源,開拓自己的視野,接觸眾多的領域,注意培養其恰當的職業興趣。要特別注意那些所學專業與其職業興趣不相符合的學生,幫助他們加深了解所學專業,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有效開展專業見習和實習活動,逐步發展其與專業相符的興趣。

五、結論

第一,中職生的職業興趣更傾向于社會型,較少傾向于技能型;

第二,所調查的4個專業的學生中,有12.3%的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所學專業高度適配,43.7%的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其專業中度適配,44%的學生的職業興趣類型與所學專業的適配程度較低;其中,適配程度最高的專業為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應用次之。

第三,在職業興趣的性別差異方面,技能型、研究型、管理型、常規型和社會型等因子上男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存在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蔡永紅,林崇德,肖麗萍.中學生職業興趣的結構及其特點[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1).

[2]方翰青,譚明 中職生職業興趣與職業價值觀的實證研究.教育與職業,2011(10)

猜你喜歡
中職生
中職生學習滿意度調查分析與思考
廣西中職生耐挫折能力提高的措施研究
中職生教學實習的挫折教育
論在德育教學中滲透職業意識與促進學生職業發展
中職物理學生分組實驗項目化教學研究
酒店專業“假日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太極拳文化
中職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與對策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團體輔導的運用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