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良藥”不再“苦口”

2019-09-10 07:22何光麗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19年70期
關鍵詞:批評良藥恒心

何光麗

【摘要】“問題學生”在思想、學習、行為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受到教師的批評比一般的學生都要多,往往被家長放棄,被朋友忽視、被同學冷落。對“問題學生”的批評,我們教師要注意批評方式,巧妙運用批評藝術,才能取得理想的批評效果。

【關鍵詞】批評;尊重;藝術;懲戒;恒心

作為教師,我們每天跟學生相處的時間很多,每當看到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教師就會有滿滿的幸福感。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一群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他們身體和心理都在成長,更難免會犯錯誤。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常用的“良藥”就是批評。尤其是“問題學生”,他們在思想、學習、行為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受到教師的批評比一般的學生都要多,甚至有些“問題學生”被教師批評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對教師的批評失去“免疫力”,引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沖突、敵對,甚至會經常在班里找事、惹事,影響班級教學、教育工作的開展,班級紀律也會受到他們的不良影響。要避免這樣的不良影響,使批評這一劑“良藥”對“問題學生”達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教師注意批評方式,講究批評藝術。

本人根據自己的實踐和經驗,開出一劑批評“問題學生”的“良藥”,這一劑“良藥”的“配方”如下:有愛、有尊重、有藝術、有肯定、有懲戒、有恒心,讓良藥不再苦口,藥到“問題”除。

一、“配方”一:有愛

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沒有教師的愛,就沒有教育,也就沒有“問題學生”的轉化?!皢栴}學生”往往被家長放棄,被朋友忽視、被同學冷落,但他們更需要被關愛。教師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學生”經常出問題,給自己的工作增加麻煩,就討厭他們,而要抱著一顆愛心,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教師只有愛“問題學生”,誠心相待他們,掌握他們自尊心強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心理,用體貼與愛撫的態度對待他們,彼此尊重、平等溝通,使“問題學生”真正感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和愛護,才會熱愛、信服教師。親其師,信其道?!皢栴}學生”只有發自心底地愛教師,才愿意傾聽教師的教導,批評才真正有效。所以平時教師一定要抓住時機,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例如,從認識學生的第一天,我會直接叫所有學生的名,而不是叫姓名。又如,當發現學生的衣領沒整理好,我就會順手幫他整理一下。而且,我從不吝惜對“問題學生”的贊揚之詞,有問題及時處理,有了進步更要及時表揚。學生感受的是親切和關愛,就像家人一樣,教師的批評在“問題學生”的眼中是一種家人的關懷,一種愛?!皢栴}學生”更加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更渴望得到表揚,這會激發他們強大的學習動力,增強信心。

二、“配方”二:有尊重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問題學生”的自尊心比一般人更強。由于“問題學生”身上過多的缺點,經常會遭到家長的訓斥甚至打罵,教師的訓誡,同學的冷落甚至是孤立。久而久之,他們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甚至是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進而就成為家長、教師、同學眼里的“問題學生”。但同時,他們在心靈深處會受到創傷。教師任對“問題學生”的批評,目的是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如果經常惡語相加,那是在他們的傷口撒鹽,導致他們更加灰心、失望。

教師要一視同仁地尊重他們,真誠關心他們。教師尊重“問題學生”的自尊心,歸根到底是對他們人格的肯定和敬重,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和應有的權利,使他們能夠在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生活,處處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們要換個態度對待“問題學生”,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既要做到嚴而有格,又要做到嚴得恰當,引導他們朝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平時不要過多注意他們的缺點、短處,而要多肯定他們的優點和長處,更不要動輒批評、諷刺、貶低、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三、“配方”三:有藝術

教師如果在批評教育過程中注意批評的藝術技巧,通過真誠的信任,使“問題學生”體會到教師的善意和真心,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隔閡,就可以避免一些師生沖突難以挽回的局面,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批評“問題學生”時要有平和的心態

當看到“問題學生”犯錯時,很多教師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會在憤怒中撿一些對自己來說最“給力”的言語去刺激學生,結果一頓“咆哮”后,“問題學生”根本沒有認識自己的錯誤,更不用說改正錯誤了。每次“問題學生”犯錯時,我總是安靜下來,先讓學生自己把事情的緣由說明白,然后說說自己哪里受到了委屈,哪里做得不對,漸漸地學生的情緒會穩定下來。然后就讓該學生找出自己哪里做錯了,哪些事情不應該做。這樣一來,不用教師多費力費神,“麻煩事”就迎刃而解了??梢哉f,教師在面對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平和的心態就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2.批評“問題學生”要注意場合

批評的場合恰當與否,關系到批評效果的好壞。教師應根據“問題學生”犯錯誤的性質、程度和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適當的場合進行批評。一般來說,教師不宜在辦公室、教室或公眾場所批評“問題學生”,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如果是一些小問題,教師只需要“點到為止”地提醒即可。但對于性質較為嚴重、影響較大或者帶有普遍性的人和事,應該對其進行公開批評,以達到防止事態蔓延的目的。

3.批評后要“給塊糖吃”

當“問題學生”犯錯時,教師的痛心發火猶如一巴掌重重拍打在學生的臉上,會使學生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俗話說,“打了一巴掌也要給塊糖吃”,批評過后應該是教師的諄諄教導和正確的引導,這樣會使學生體會到一顆嚴父之心,又享受到一片慈母之愛;既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錯誤所在,又增添了悔改之心。

四、“配方”四:有肯定

有肯定就是要抓住“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喚起“問題學生”的自信。

陶行知先生曾經批評一個犯錯誤的學生時,用四顆糖獎勵了這個學生,獎勵他守時去接受批評、被制止犯錯誤時立即停止、正直善良、認識到錯誤,效果顯著。這啟示我們教師,“問題學生”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如果我們總是看不到他們的長處和優點,那么對他們的批評也就只能令他們反感,讓他們從內心排斥,批評毫無效果。如果教師能善于捕捉發現差生的閃光點,并適時加以點燃,那么他們同樣也會發出燦爛的光芒。

因此,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把一些最簡單的問題交給“問題學生”回答,回答得好,讓全班同學鼓掌表示表揚,即使回答不出來,也帶領全班同學掌聲鼓勵其能勇敢地回答問題,讓他們用行動相信自己能行。教師在指出“問題學生”一個錯誤之前,先肯定一個優點,這樣,學生易于接受,又對教師的寬容產生負疚感,從而有利于他們不斷鞭策自己,反思自己,盡量少犯或不犯錯誤,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轉化效果。對那些違反紀律屢教不改、思想品德低劣的“問題學生”,教師要關注他們的點滴變化,即使是不夠完美,也盡量從中找出一點閃光點,讓他們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讓他們感知自己的存在價值,自己也能遵守紀律,也可以成為一個在教師、家長、同學眼里的好學生,重拾自信,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向自己的理想目標邁進。

五、“配方”五:有懲戒

“問題學生”的教育離不開懲罰手段。對“問題學生”批評后,教師要抓住適當的時機,選擇適當的場合,來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懲戒,可以起到警醒本人、震懾他人的教育作用。

在懲戒前,一定要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到有理有據,千萬不能憑主觀臆斷。但懲戒不等于體罰,對“問題學生”的懲戒要具有參與性和表演性,具體方式有多種,我一般采用如下方式:唱歌、講故事、演講、做值日、表演小節目、做班會主持等等。具體采用哪種方式是可選擇的,讓“問題學生”通過自己可以接受的懲戒方式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并在懲戒的過程中自我悔改。這樣實施懲戒嚴中有情,嚴中有愛,學生樂于接受。懲戒過后要跟進思想教育、后續改進的措施,讓學生口服心服,并由師生共同監督,以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

六、“配方”六:有恒心

“問題學生”教育轉化最大的難點就是“反復無?!?,很多“問題學生”被批評時,當著教師的面作出改正的承諾,表現得很聽話,但背著教師又是另外一套。還有的“問題學生”被批評過后的一段時間表現有好轉,但過一段時間情況又開始“打回原形”。對這類學生,教師千萬不能放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或脆弱的一面,我們可以從“問題學生”的弱點或脆弱處下手,找到足以使他們傷心落淚的痛處,以此為突破口,展開教育。既要在“傷口”上撒鹽,讓他們明白犯錯后要付出代價,又要給“傷口”上藥,做好批評后的安撫,讓他們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這樣的批評才真正有效。

而對于軟硬不吃的“問題學生”,我們教師也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最好是豁出去與學生比忍性,比韌勁,比耐心,緊盯不放,一定要轉化好,不能讓任何一個“問題學生”掉隊。

真正有效的批評,是教師尊重、肯定的目光,是教師充滿愛意的微笑,是教師有藝術的話語,是教師持之以恒的鼓勵,以此來觸動“問題學生”的心靈深處,激發“問題學生”的上進心,促使他們行為上的轉化。愿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用藝術化的批評,讓批評這一劑“良藥”不再“苦口”。

【參考文獻】

[1]金元浦.陶行知與中外文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宋純寶,陳鳳英.班主任與學生談話交流的方法.現代教育科學.

[3]吳非.不跪著教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王曉春.今天怎樣當教師:點評100各教育案例(中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批評良藥恒心
好習慣是良藥
等(外一首)
神醫的良藥
印媒:克里訪印“批評”莫迪
寬恕是良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