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審判機關的歷史及啟示

2019-09-10 18:59劉曉陽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行政化審判西安

【摘要】:20世紀初,隨著國門被迫打開,清王朝為求自救,對國家權力系統進行重構,清王朝效仿西方的三權分立原則,嘗試創辦起新式的審判機構,由此專司訴訟的審判機構正式出現。侯欣一老師的《創制、運行及變異:民國時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著手自清末至民國的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研究,從其創制、運行、變異三個方面的內容,論述了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命運。本書體現出“切入獨特、解析深刻”,“邏輯嚴謹、結構清晰”“史料豐富、論據有力”等特點。本書雖是對清末民國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的解讀,但仍對當今具有“堅持社會主義法治”、“遵循司法規律,實現司法去行政化”“堅持司法公正,實現司法去封閉化”等啟示。

【關鍵詞】:《創制、運行及變異:民國時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 司法體制改革

一、內容概述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講述審判機關的創制。為了擺脫中國傳統的司法政治合一的政體,新式審判機關從機構設置、職位設計、審判制度、專項經費制度四個方面入手,論述出新式與傳統衙門審判的區別。在機構設置上,與傳統行政機關分開,另選地址,并且內設新式特色的民事刑事審判庭、執行處、檢察處、看守所等機構,維系著地方審判機構的生命,推動著司法職能的發揮。在職位設計上,設置推事擔任審判人員,并且由書記官、錄事、執達員看守所人員等構成推事輔助人員,輔助推事完成審判。專門的司法人員,與行政人員分離,保證了司法的獨立與公正。在審判制度上,形成一套獨立的司法審判體制,包括訴訟狀紙制度、證據制度、法律解釋制度、裁判文書制度、訓令制度,審判制度的建立與規范,使審判更加合理科學。在專項經費制度上,將推事、書記官等的薪俸和各項辦公雜費的經費預算,司法收入也算入司法經費,并且在各級審判機關設立專門的財會制度進行財務管理,從經濟上保證了審判機關的獨立。

第二部分講述審判機關的運行。首先梳理了審判機關與行政機關、地方法院與高等法院、推事和檢察官、推事與律師、法院與報紙間的關系,審判機關橫縱向關系都受到監督,保障了司法的公開公正。其次分別論述了民、刑審判過程,并且分別一一列舉了具體案例,用詳盡的案例,表現出審判機構處理具體案件的流程和處理方法.最后從運行的狀況,總結了新式審判機關在具體操作時存在的問題和帶來的影響。從正面來肯定了審判機關化解社會糾紛和沖突,維系社會基本秩序,傳遞中國傳統文化中欠缺的平等、權利、責任等觀念的作用。

第三部分講述審判機關的變異。西安地方審判機關作為移植而來的機構,雖然克服了各種困難艱難發展,但是由于當時現實環境的影響,也不可不免的出現了種種負面的變異。由于傳統司政合一體制的浸淫 政爭、黨爭,導致內部環境動蕩混亂 警察權利膨脹、軍人干涉司法等原因。西安地方審判機關運行過程中也逐表現出與制度和規定相反的現象,如行政職務在審判機構的類化。同時,工作上懈怠,遲到早退、工作紕漏,內部的貪污腐敗事件頻頻出現。面對司法機關出現的問題,南京國民政府采取黨化司法的方法,同時嚴肅考績,并重拾儒家文化來拯救破碎和浮躁的人心,解決腐敗問題。

二、本書特點

(一)切入獨特,解析深刻

全書圍繞“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發展命運”這一條主線進行主要分析。當時中國共有1964個縣市,作者從西安地方審判機關入手,通過這一個切入點,窺斑見豹,對整個清末至民國的司法制度發展進行剖析。在任何一個國家,其司法系統中的審判機關都處于無可爭議的地位,而地方審判機關,它直接面對著社會中的人民群眾,承擔著絕大多數案件的審理,因此一審法院的實際運行情況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司法制度的好與壞。隨著自上而下的改制,西安也不例外的進行了司法改革。由于西安地處內陸,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浸淫較深,民眾對新式審判機關的接受較為緩慢,西安地方審判機關也較之其他城市晚成立。但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組織完善,審理案件類型多樣,人員規模大小適宜,在北京政府時期和南京政府時期還經過從一審和上訴審合一到變為一審法院的調整與變化,極具代表性。

(二)邏輯嚴謹,結構清晰

作者旨在研究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嬗變發展歷史,通過對其的研究和考察,了解中國近代審判機構的現狀。本書的主要思路,是講述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創制過程、期運行機制以及發展階段中出現的異變。各部分中又展開具體的論述。如創制中對審判制度的規制,審判制度中,又以案件訴訟的程序,從立案到審理到結案的邏輯過程,闡述了訴訟狀紙制度、證據規則、判例制度、裁判文書制度。不論文章段落,都是邏輯嚴謹,思路清晰。

(三)史料豐富,論據有力

在當時傳統與革新的角力背景下,西安地方審判機關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作者一方面采取“史論結合的方法”,借助第一手資料,以各類司法檔案、明細報表原件為支撐,輔以書信回憶和實際案例,盡可能的真實再現民國時期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復雜面相。另一方面,也適當的運用比較的方法,考慮到近現代中國各地實際差異,避免以偏概全,也會用同時期其他地方的審判機關進行必要的比較,以求更加客觀準確。如在運行中,由于西安地方審判機關的上訴率高于其他地方法院,作者對比了西安地方法院和其他地方法院地理空間的差異,由于西安地方法院和陜西高等法院同處一城,交通方便導致其上訴率偏高。

三、對當今我國司法改革的啟示

本書通過對近現代審判機構的系統描述和深度描繪,擴展了既有學術研究的領域,并以審判機關為平臺,將立法、司法以及法律與社會的研究有機結合,豐富了人們對近現代法治史和社會史的認知。同時也為當今法治中國的建設提供了一些本土資源,給當今司法體制改革帶來啟示。

(一)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法治

從國家的治理方式層面講,國家主要可以分為人治國家和法治國家,相對應的,司法也可以分為人治下的司法和法治下的司法。人治下的司法的顯著特點就在于它強調司法的從屬性以及工具性,此種司法所遵循的最高準則不是法,而是權力。清末民初,由于傳統思想的影響,無論是封建制度還是資本主義制度,都帶有人治色彩,雖然設計了相對完善的司法制度,但是仍舊出現了制度與實踐的背離。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實現法治民主化,民主法治化,才能夠實現民主法治,實現司法獨立,追求審判自由,實現公平正義。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之以法治體系,除了具有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同時也要形成高效的的法治執行體系、完善的法治監督體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同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共同推進。

(二)遵循司法規律,實現司法去行政化

由于歷史緣故,我國司法行政化問題突出,例如過去,案件決定、裁判過程中需要層層審批,助審員要報給審判員、審判長批,審判長要報給副庭長、庭長批,庭長還要報給院長批,院長覺得案件拿不準,可能還要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案件層層審批帶來的問題有兩個:一方面,審者不判、判者不審,違背了司法規律。在深化司法體制帶個過程中,首先要完善審批委員會制度,建立完善的責任制度體系,權責統一,明確責任主體。同時要明確法院職責,一方面,上下級法院應該進一步明確并規范審判監督關系 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弱化行政化對下級法院的行政干預,創造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法院在司法體制改革中,應著力于“去行政化”改革的推進,進一步明確法律的司法職能,消除“行政化”的嚴重影響。

(三)堅持司法公正,實現司法去封閉化

推進司法公正,是新時期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基礎,更是確保司法權威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司法公開、透明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司法公正方面,我國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司法公開不到位、透明度低等問題,依舊是制約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民眾參與司法監督的積極性及效果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司法應“去封閉性”。我國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為了解決司法公開的需求,我國建立了裁判文書上網和審判公開平臺,審判流程公開平臺,庭審公開平臺和執行信息公開平臺,推動改革的監督落實,有效解決了司法的封閉化,使審判沐浴在陽光下。

總之,司法體制改革,中國從近代到現代一直都在不斷地摸索、前進。中國司法體

制改革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需要突破舊制度的桎梏,同時也要在創新發展中,立足國情,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體系,從而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作者簡介:劉曉陽,女,1995.03.05,漢,研究生在讀,西華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法制史

猜你喜歡
行政化審判西安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極度懲罰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我國高等學校管理“去行政化”芻議
光陰的審判
巴總統總理挺過審判日
西安國際幸福城
西安國旅推出“臺灣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