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語文滋養學生的心靈

2019-09-10 01:52褚尤永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伯牙知音童心

褚尤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092-01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母語世界里。語文的世界有多豐富,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就有多精彩。語文教學的出發點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的。因此,語文學習過程既是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的過程,更是學生情感體驗、個性張揚的過程。語文老師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終生有益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一時有用的東西。語文,應是一種心靈的滋養。

建立自信。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苯處煿澢跋?,我接到來自十多年前畢業的一個學生浩宇的電話,感謝小學語文老師當年對他的鼓勵。他現在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婚慶主持,并且開起了主持人培訓學校,事業風生水起。記得小時候的他就是沒有自信、自暴自棄的孩子。他非常調皮,惹是生非,不愛學習,成績總沒起色,家人對他幾乎喪失了信心。我接班后注意到浩宇聲音條件不錯,經常關注他,請他朗讀課文,扮演課本劇中的角色,展示特長,還表揚他是班級好聲音。雖然浩宇成績進步不突出,但是他漸漸變自信了,喜歡讀書了,能融入課堂了。沒想到來自老師的贊賞鼓勵,讓浩宇一直銘記在心,找到了自信,還收獲了成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誠地尊重、賞識孩子才能讓我們走進孩子心靈。學生感受到了愛和賞識,才會自信,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也才會有自主學習的動力。我常對學生說:沒有笨孩子,只有懶孩子。相信自己,只要你肯努力,你就能像其他人一樣出色,甚至更優秀。學生充滿自信了,學習態度積極樂觀了,那些語文知識和方法、做人的道理才會在他心田中慢慢生根發芽。

樹立理想。理想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根深才能葉茂,語文教學更是慢的功夫。種下語文的種子,還要精心呵護,讓素養之樹根扎得更深些。文以載道,傳道授業,語文課堂應做到文道統一。小學啟蒙教學正是“扎根”時節。我在教學時注重以文化人,通過一篇篇課文,結合語文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品讀《圓明園的毀滅》,在愛恨情感中觸摸近代百年屈辱的歷史;朗誦《香港,璀璨的明珠》,在字里行間感受香港回歸的喜悅;學習《為中華之崛起》,了解偉人讀書報國的志向…結合我駐南大使館被炸、王偉的英勇壯舉、飛船航天、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等,讓語文課堂內外融合,在學生心中種下自強的種子、愛國的種子,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一代代華夏兒女的熱血、激情,懂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懂得公民要有責任和擔當。兼顧工具性和人文性,讓學生學語文時得言會意,培植理想信念。

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孩子心中最隱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我們要找到每個孩子奏出美妙音響的那根琴弦?!?/p>

文言文教學是小學階段的難點?!恫澜^弦》是中華文化中關于“知音”最為生動、震撼的注解之一。教學《伯牙絕弦》時,我先用山、水的象形字導入激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漢字的神奇。指導學生觀察文中插圖引趣,利用課本中的故事情境,讓同學們走進課文。教學時親身示范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文言文要講究字斷音連,讀出節奏和韻味。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通過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善”字的意思,介紹文言文中常見的一字多意現象?!安乐^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薄爸簟笔鞘裁匆馑??通過循循善誘,學生感悟伯牙之“志”與“念”,子期必得之的難能可貴。從而對“知音”一詞內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就是心有靈犀、心心相印,知志、知念、知心的人。最后借助課后資料袋拓展補充閱讀,“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薄敖鑶柸碎g愁際遇,伯牙弦絕已無聲?!痹凇读凶印贰秴问洗呵铩返鹊浼戮渲性俅胃惺堋爸簟蔽幕拇鄠?。學生在學習中情緒飽滿,人情人境,習得了文言文學習方法,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

課文的時代背景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闭n文相關時代背景知識的搜集了解、鏈接與拓展,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情感。一些歷史題材的課文,可以借由資料的補充,帶著學生穿越時空隧道,走進文本,觸摸人物,激發起濃濃的學習興趣和閱讀期待。語文課堂也更加鮮活,活動更加高效,生成更多精彩。

教會讀書?!皶x百遍,其義自見?!庇谟勒蠋熣f過:“教育文,首先要教好朗讀。教好了朗讀,也就抓住了語文?!弊x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引導學生潛心讀書,學生只有讀多了,讀熟了,才能走進文本,才能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才能在鑒賞和體驗中,真正領悟文章所表達的真情實感。語文課堂上要有讀書聲,如今已是語文老師的共識。

呵護童心。葆有童心,老師才能尊重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獨特的感受和不同的見解,也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活躍學生的思維,見到孩子視野里成人所見不到的風景。教學《中國美食》時,我請同學用詞語來形容各種美食的味道。學生踴躍回答:酸溜溜、脆生生、甜津津……一個叫孟辰宇的小女生邊舉小手、邊迫不及待地說:“老師、老師,我還知道一種最美的味道!”我請她站起來發言,她大聲說道:“最美的味道就是媽媽的味道!”同學們都睜大了眼睛,我也收獲了一個驚喜。是的,有哪種味道能比得過媽媽的味道?都說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充滿童心的想象和語言就是詩??!由此可見,語文老師不要站在高高的講臺上,以成人的思維和視角教教材,而要彎下腰來,呵護童心,用孩子的思維,去思考他們的問題,解答他們的疑惑,感受他們的見解,和孩子們一起走進廣闊的語文天地。

老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點撥者,更是學生心靈成長的守望者。從孩子出發,立足語文課堂,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樹立理想,培養興趣,教會讀書,呵護童心。深刻理解語文教學,提煉出本質、核心的語文知識內容,潛移默化,滋養學生心靈。我們應不斷學習,讓自己的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視野開闊。在語文課堂上陪著孩子們一路攀登,欣賞到最美的風景。

猜你喜歡
伯牙知音童心
童心向黨
童心向黨 快樂成長
童心加油,戰“疫”必勝
晏殊的忘年知音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曹娥廟
童心繪天下
高山流水
壯鄉三月趕歌圩傳歌傳情傳知音
伯牙:自然是最偉大的老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