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活動中的“生長”

2019-09-10 05:26繆夢嬌
錦繡·中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種植活動繪本閱讀生長

繆夢嬌

摘 要:在兒童生活中,毫無疑問植物是常見的,色彩斑斕的瓜果、形態各異的樹木、多種多樣的蔬菜等等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尤其是對于中班及以上年齡階段的幼兒,已有初步的種植活動的經驗。通過繪本閱讀引導幼兒展開植物種植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兒童學習的內在動機能的同時,也為幼兒提供一個完整認識植物生命歷程的機會,將書本運用于實踐。

關鍵詞:繪本閱讀;種植活動

近幾年來,繪本閱讀一直是大家追捧的熱點,大部分的繪本教學活動都是從語言的角度,和孩子一起理解故事,說一說,演一演,以體驗情感為主。但是其實繪本畫面中的有很多植物的秘密,有些甚至就是以植物為主角的繪本。

《指南》中提到:“和幼兒一起通過戶外活動、參觀考察、種植和飼養活動,感知生物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以及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的過程?!蓖ㄟ^閱讀繪本中的種植元素,幼兒產生興趣,在種植活動的感受與探索中感受完整的植物生命歷程生長發展,將書本運用于實踐。

一、基于繪本閱讀的中班幼兒種植實踐活動的理論支架

陳鶴琴先生說過:“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狈N植活動是幼兒園常見的活動形式,在種植活動中,幼兒主動地與植物、泥土、水以及各類工具產生相互作用,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植物的生長發展得認識以及各種要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兒童可以在種植活動中將繪本上的知識和生活常識相結合,通過親自動手,持續的觀察和感受植物的變化,體味“生長”。

1.適合的繪本

生活中的繪本非常豐富,那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繪本呢?羅晨媚(2017)指出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之人,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及時了解各類繪本的內容。毫無疑問繪本的選擇要立足幼兒的興趣點,由幼兒來自主的選擇合適的繪本,幼兒通過繪本閱讀來解決問題,從而開展新的實踐,不斷加深認識。

2.適宜的年齡階段

種植活動不僅僅局限于科學活動,而是涉及數量、測量、空間、協作、規劃、表現、責任感、任務意識及審美等多方面經驗的綜合性活動。曲嘉韻(2015)指出:4歲兒童對植物的認知還在前理解水平,5歲兒童的認知成績和4歲兒童相比有所進步。中班幼兒對植物生命認知水平的發展程度相對較高,且筆者對于中班幼兒更加熟悉,所以筆者選取中班兒童作為本研究研究對象。

二、基于繪本閱讀的中班幼兒種植實踐活動的發現

1.適宜的指導。

種植活動中,該如何引導幼兒投入種植情境和種植過程呢?幼兒帶著自己的情感去關注自己的種植成果,呵護生命,這是很困難的,尤其在選繪本時,要切合實際,讓孩子產生共鳴,孩子自然會模仿嘗試。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家長要適當的放手,這樣幼兒自主體驗,主動的去尋找關于問題的答案與原因,養成獨立自主的思維習慣。

開學第一天,班級里辰辰奶奶帶來了好幾盆漂亮的植物,粉色紅色黃色的鮮花開滿枝頭,一走進教室,就被孩子們團團圍住,紛紛問:“奶奶,這是什么花?可真好看!”大家嘰嘰喳喳討論著,突然小寶說:“我們的教室變成了花園!”那什么樣的地方是花園?宸宸說:“有花的地方?!闭\誠說:“要有很多不一樣的花?!睏鳁髡f:“最好有一些果樹,可以摘果子?!币恍┖⒆泳蛠淼搅藞D書館,埋頭尋找找到了花園的繪本,小寶把繪本舉在手中說:“快看《奶奶的花園》?!痹谶@個過程中,孩子自己就自然而然的產生疑問,開展討論,思考辦法。筆者認為在問題的緣起時讓孩子自己解決,教師只要提供孩子可能所需要的各種繪本等,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自主的選擇合他心意的繪本。

孩子們的花園設計好了,孩子又有新的困惑了: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種子怎么來?怎么種呢?教師根據孩子的興趣設計了森林小園丁招募計劃,孩子們紛紛報名,爭做小園丁。教師鼓勵孩子、引導孩子進行相關繪本閱讀,同時與幼兒已有的相關經驗相結合,闡發出新的種植思路,并付諸實施。

2.抽象轉化為具體。

毫無疑問“生長”對于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的幼兒而言是很抽象。而實際的觸摸、觀察實物、親自照看種養等方式可以幫助幼兒更加直觀的感受生命的“生長”,同時這個過程是輕松有趣的。曲嘉韻(2015)也指出種植活動這種可以觀察、觸摸、測量的具體活動能有效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其對學習知識能進行主動的探索,是比較理想的一種學習生命認知的方法。

孩子根據繪本的學習和閱讀,都紛紛的進行了種子的種植。還沒有過幾天呢,小寶就跑過來大聲的說:“我的種子發芽啦!”小朋友們聽到了都非常的高興:“你是怎么讓他發芽的呀?”再過了幾天呀,很多小朋友他們的種子都發芽了。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孩子正在慢慢的開始接觸“生命的生長”,可以投放各種觀察的工具和記錄本,孩子開始了種植日記,記錄著每一周小芽的發展情況。

孩子們的小芽都長大了,要給小芽換個家。晨晨說:“我覺得可以把它種在幼兒園里,幼兒園里有大大的花盆?!毙◆~說:“幼兒園的花盆只有那么多個,我們全班有這么多小朋友呢,盆不夠?!毙氈钢兑粓@青菜成了精》說:“我們也要做個園子!”第二天,小朋友們在小魚的帶領之下帶著圖紙考察了幼兒園,決定將菜園改成花園。但是菜園里很亂,各種雜草還有馬上要收獲的農作物,這可怎么辦呢?通過閱讀《奶奶的菜園》,孩子知道了農作物的收獲方法。于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孩子們紛紛動手齊上陣,一起將小菜園收拾得干干凈凈,而且還搭上了爬架,現在小芽們都住進了小菜園。

至此,孩子們已經參與了種子的萌發、生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與種子朝夕相處,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對“生長”的認識。在一次一次調整種植方法的過程中,開闊的眼界,懂得了植物生長的規律,明白每一株小苗都是一個生命,都需要用心呵護;在這一次次問題的出現和解決的過程中,孩子們與植物發生了友好的交互,了解了植物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等等。

參考文獻

[1]郭錦娜.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J].華夏教師,2016(05):15.

[2]羅晨媚.從繪本中來 到生活中去——基于繪本閱讀的幼兒種植活動的實踐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6):77.

[3]曲嘉韻.種植主題活動對中班兒童植物生命歷程認知的干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種植活動繪本閱讀生長
美是不斷生長的
快速生長劑
語言能力培養:幼兒種植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風景”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英語繪本閱讀分析
孩子們與繪本的那些事
《生長在春天》
在種植活動中迸發自主探究的火花
種植活動促進幼兒多元化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
幼兒園種植活動與教育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