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教學應充分發揮課文這個“例子”的作用

2019-09-10 07:22惠安明
成功密碼 2019年6期
關鍵詞:例子學習方法閱讀教學

惠安明

摘要:閱讀教學應充分發揮課文這個“例子”的作用,教師應該明確課文所承載的教學目的,立足“例子”,用好“例子”,既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要教給學生閱讀與表達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習方法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边@句精彩的論斷告訴我們:教師應該明確課文所承載的教學目的,立足“例子”,用好“例子”,既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要教給學生閱讀與表達的方法。一言以蔽之,閱讀教學應充分發揮課文這個“例子”的作用,教給學生讀寫方法,提高閱讀與表達能力。

一、借助“例子”的教學,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與理解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對于第三學段的學生,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他們“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引領學生從課文的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去感知文本,即“在文本中走一個來回”,從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與理解能力。

無論面對一篇什么體裁的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總是要通過初讀實現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把握。就好像是一個人由遠及近地走來,你先看到的是他的大概的模樣,而對于面部的五官并不能仔細地察看到。教學活動中,為了引發學生對“例子”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有思維含量的問題來驅動學生的思考。比如,教學六年級上冊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筆者從題目上做文章,引發學生閱讀期待:“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認為這篇課文的‘眼睛’中最能吸引你關注的字眼是哪一個?”學生回答:“‘壯’字?!薄澳敲?,為什么不說成是‘五戰士’,而要說成是‘五壯士’呢?”筆者繼續追問,引發學生思考并由此導入新課。至此,學生帶著興趣與熱情到文本中探尋答案。

在學生跟文本進行了初次接觸,即進行一次自主閱讀和一次檢查反饋性朗讀之后,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梳理文章敘述的順序,并要求他們用一句話或一個小標題概括每一部分內容,以檢測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感知、理解情況,培養學生概括能力。比如,《狼牙山五壯士》課后第一道練習就是要求學生梳理并概括相關部分的內容,結合練習中的提示來理清故事的脈絡: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對于敘事性的作品,經常進行這樣的梳理與概括,可以培養自主閱讀與理解能力,弄清文章的表達順序,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

二、借助“例子”的教學,教給學生欣賞品味文本語言的方法

欣賞、品味文本語言,如同近距離地觀察一個人,是聽其言、觀其行、察其心、悟其品?!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著重考查學生感受形象、體驗情感、品味語言的水平,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边@段闡述為小說的閱讀教學指明了一個方向。為了實現這個課程目標,教材編者總會選擇一些情感豐富、語言生動、人物形象感人的文章,供學生閱讀品味,以充分發揮課文這個“例子”的作用,教給學生欣賞品味文本語言的方法,鍛煉并提高閱讀能力。

那么,對于小學生來說,如何品味文本語言呢?是否有“法”可循呢?人教版部編教材在學法指導方面做得的確很好,這從課后練習的設計上也可以窺見一斑。比如《狼牙山五壯士》課后第二題,編者的設計意圖非常清晰——重在指導學生如何欣賞品味精彩的句子,即抓住句子中生動形象的關鍵詞語,來體會句子傳達的情感或思想。作為教師教學本課的時候,就要吃透這道題目的設計意圖,并充分發揮這個例題的作用,促進學生對方法的掌握與鞏固。筆者在處理這道題第一小題時,將“斬釘截鐵”和“熱血沸騰”兩個成語去掉,再讓學生讀讀句子。通過對比學生發現了這兩個詞語是不能去掉的,否則,就無法表達出五壯士奮不顧身、英勇殲敵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教學第二小題時,則要求學生反復朗讀,借助想象將加點的部分所代表的動作在頭腦中浮現出來,從而體會班長馬寶玉的英勇善戰、有勇有謀。完成這兩道題目之后,就要由這個例子拓展開去,讓學生在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加以欣賞、品味并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而讓欣賞、品味文本語言的方法不斷得以內化和鞏固。

三、借助“例子”的教學,實現“一課一得”的閱讀教學目標

理想的閱讀教學應該追求有的放矢,追求“一課一得”,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做到“一課一得”,才能充分體現課文這個例子的引導與示范作用?!耙徽n一得”,得什么?如何得?首先,教師要研讀單元前面的“語文要素”,這個語文要素就是一個“風向標”,一盞“指明燈”,它指向的是這個例子所要發揮的作用,在它的照耀下教者能夠準確地瞄準本課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比如,《狼牙山五壯士》所在的第二單元的“語文要素”就是“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并且該文課后第三道練習也是從課文這個“大例子”中選擇第二自然段作為一個“小例子”,來引導學生感受什么叫“點面結合”,即“既關注了人物群體,也寫了每一位戰士”,同時,也要深入思考這樣寫的好處。為了實現“一課一得”,筆者在教學此文時,能夠聚焦重點語段,指導、點撥學生思考哪些句子是描寫群像,哪些句子是描摹個體,從而讓學生明白將群體放在一起描寫的即是“面”,分別寫每一個戰士的即是“點”;有點有面的描寫,就會讓語言富有層次感和畫面感,富有感染力,能讓讀者領略到群體的團結如鋼,也能感受到個體的英勇頑強。

(作者單位: 江蘇省邳州市邳城鎮城山小學)

猜你喜歡
例子學習方法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音樂快樂學習的三種方法
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淺析
論高中物理電路知識的學習方法及解題思路
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意義及學習方法
如此樂觀
猴哥來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