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如何通過全媒體做好新聞監督類節目

2019-09-10 19:43王強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19年6期
關鍵詞:廣播

王強

摘要:本文嘗試分析當前廣播在新聞監督類節目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促進廣播借助全媒體做好新聞監督類節目。

關鍵詞:廣播:牟媒體:新聞臨督:節目

一、新媒體對輿論監督的促進作用

相對于傳統媒體中的廣播而言,新媒體具有全天候的特點,新媒體平臺是全天候的信息傳播與實時信息發布平臺,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讓信息傳遞到受眾,從而使得公共事件的影響能力顯著上升,所以新媒體平臺憑借其受眾廣、影響力迅速而成為社會輿論的集散地和放大器;此外,新媒體平臺的存在使得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得到顯著提升,其拉近了受眾與媒體間距離,使得人際交流更加親切自如。

但需明確,盡管在輿論監督方面,新媒體具有優勢,但其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網絡存在開放、便捷及匿名特點,所以新媒體中的信息準確性難以保證;由于新媒體情緒性言論較為激烈,其普遍屬于非理性狀態;部分客戶端為提升點擊率,不考核信息的真實性,出現誤導、混淆是非的情況。

二、廣播與全媒體融合開展輿論監督的必要性

在大眾媒體中,廣播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黨和人民的喉舌,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引導把握正確的輿論方向,自身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較強,具有較好的宣傳效果,同時具有一定的主流話語權。而將廣播與新媒體相結合,則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無數的事例證明,新媒體的輿論監督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其還需要廣播等傳統媒體對其進行后續跟進報道,即新媒體和廣播充分合作,以全媒體的狀態通過新聞開展輿論監督工作,才能夠達到最佳的輿論監督效果。

例如,筆者所主持的《政風行風熱線》節目中,曾經在新媒體平臺上看到過一篇帖子,帖子主要內容是反映市區個別單位和小區的綠地被非法占用的情況,該帖子發布之后,在廣大網友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指責非法占用綠地的單位和個人缺乏公德心等,但較長時間內非法占用綠地情況依然未能得到解決,而本節目跟進追蹤采訪后,很快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非法占用綠地的情況也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了解決。

三、廣播借助全媒體做好新聞監督類節目的具體措施

(一)應當充分發揮廣播媒體的優勢,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新媒體的出現和快速發展也沖擊了廣播媒體,所以,廣播媒體應當主動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轉變當前的觀念,從根本上提升報道水平,將傳統媒體在新聞輿論監督方面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提高新聞輿論監督的效果,如此才能夠更好地應對新媒體的挑戰。

(二)合理借助全媒體加強新聞輿論監督以提升自身形象

廣播媒體是主流媒體中的主力軍之一,有自己的平臺和優勢,在開展新聞監督的時候,更能夠起到轟動的效果。

例如,廣播媒體在播出新聞監督節目的時候,應當同時在廣播、網絡、微博以及微信等平臺同步播出,在直播節目的過程中,主持人應當同時開展熱線電話、網絡提問等方式向相關的部門或個人進行直接提問,讓相關部門或個人就群眾所關心的問題進行現場解答,并通過熱線、微信、微博等方式讓聽眾對結果進行打分,如此能夠保證群眾和相關部門及個人之間的溝通沒有中間環節,確保溝通更加流暢、聆聽更加直接、表達與理解更加準確。相對于單一的電話監督而言,這種形式更加生動和直觀,所參與的聽眾范圍更加廣泛,有更大的影響力。

(三)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以提升新聞輿論監督的廣度和深度

“互聯網+”在各行業發展迅速,作為傳媒業,除需合理借助全媒體開展工作,更應注重與新媒體融合轉型。廣播媒體的發展必須要充分結合互聯網思維,熟練合理地應用互聯網工具與方法,才可從組織架構、生產方式、盈利體系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推動廣播媒體變革創新,促進發展。廣播媒體應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做好與網民在新聞輿論監督的溝通工作,并通過同步開通新聞綜合類廣播、交通類廣播、文藝類廣播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接受人民群眾所提供的線索、政策咨詢、對各職能部門的投訴等,圍繞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求,做好新聞輿論監督工作,達到提升廣播媒體權威性和公信力的目的,同時也為社會營造良好氛圍。

四、結語

在全媒體時代下,廣播媒體要從形式和內容方面創新新聞輿論監督報道節目,加強與聽眾間的雙向互動,吸引聽眾參與,在注重反映群眾意見的同時,還需從輿論的角度維護黨群關系,實現廣播媒體的更好發展。

(作者單位:陽泉廣播電視臺)

猜你喜歡
廣播
第二屆廣播超級碗 暨全國廣播活動聯盟2018年會成功舉辦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周六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六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