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黃梅戲傳播研究

2019-09-10 07:55趙麗
頌雅風·下半月 2019年5期
關鍵詞:黃梅戲傳播創新策略

趙麗

摘要:近現代以來,黃梅戲聲名不斷壯大,現幾乎已被全國人民知曉。其之所以能夠從鄉野小調發展到全國五大劇種之一,是因為現代傳播媒介在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黃梅戲的整個發展歷程,我們便可發現黃梅戲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劇種的基本面貌與發展走向?,F本文主要談新時期黃梅戲傳播的創新策略,希望通過有效傳播,促進黃梅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 黃梅戲 傳播 創新策略

在我國工業文明不斷強盛的背景下,傳統戲劇無論是觀眾群體還是表演團體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而要想挽救與傳承文化遺產,便需要在加強自身創新的同時,積極探索有效的傳播路徑,促進劇種的變革與突圍,實現可持續發展。任何的傳播活動均需要傳播主體實施傳播行為來有效推動與開展,戲曲表演一般為群體表演活動,需要表演者以一定形式將倫理規范、群體意識、主流價值等信息向觀眾傳播,從而有效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一、樹立“大黃梅”觀念,堅持創新

黃梅戲著名編劇金芝曾提出“大黃梅”的觀念,受到了許多當代黃梅戲代表人物的認同與踐行,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要求放寬視野,對當前小環境與大環境發生的變化進行關注,有效擴展思路;二是對領域的拓寬,學會疏通不同的傳播渠道,擴大黃梅戲的藝術影響力;三是滋潤土壤,最大程度地加深同人民群眾的情誼與聯系,擴大黃梅戲的生存空間?!按簏S梅”觀念的提出并不是對經典的否認,而是在繼承與延續的前提下運用大數據分析、新媒體促進藝術的創新。在新時期背景下,黃梅戲表演者應將自身創作與表演與當前的大環境相融合,在倡導主旋律的同時,進行新風尚的發揚。受“大黃梅”觀念的影響,近年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一直在唱腔、劇本、舞美與配樂等方面展開了不斷改革與摸索,接連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劇,包括《徽州女人》《玉天仙》《貴妃還鄉》《孔雀西北飛》等,逐漸得到了部分受眾的認可,且獲得了較好的口碑與市場。如《孔雀西北飛》講的是媳婦磨婆婆,從家長里短、日常俗事的婆媳關系出發,從而引發人們對當下社會現實問題的追問與思考,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并最終表達出對人間真情、善良、美好的渴望和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呼喚。在這當中,劇院采用了多種傳播手段,包括現場舞臺表演、電視臺錄播、網絡在線直播、全國巡演等,讓觀眾可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黃梅戲的觀賞,而表演者也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實現角色的深刻詮釋,在以貼近生活的現實主題來增強黃梅戲的吸引力的同時,滿足觀眾的文化需求,豐富其精神世界。

二、堅持新媒體傳播,整合產業鏈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其是一個動態概念,會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而成為過去式,進而引發信息傳播領域中的媒介革命。當下時代的新媒體以網絡為主,尤其對于黃梅戲來說,“微視頻”成為了其新的傳播方式,強調將以往的“大戲”調整為“小戲”,以碎片化形式來進行上傳,形成“連續戲曲”。例如同樣是進行《孔雀西北飛》的宣傳,便可利用當前比較火的幾個短視頻平臺抖音、火山、快手剪輯相關的片段,包括劉金枝的母親揮杖教女、丈夫誓要離婚、兒子有樣學樣等,讓觀眾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便能欣賞到其中的精彩片段。在當今以內容為主的時代,黃梅戲只有在內容上得到觀眾的關注,才能激起其觀看全劇的欲望與文化認同感,實現黃梅戲文化的有效滲透。此外在每個人均能成為文化傳播者的自媒體時代下,從事黃梅戲表演及其他工作的人員也可通過相關的新媒體信息平臺來進行黃梅戲文化的傳播,向觀眾及時發布有關黃梅戲作品的一些信息,并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讓觀眾針對黃梅戲來產生更多的話題,進而收獲更多的關注度。同時黃梅戲與餐飲、旅游、娛樂等方面的結合也是新時期下黃梅戲傳播的重要手段,如慕容曉曉的《黃梅戲》一歌,不僅成為了當今各大新媒體平臺視頻拍攝的背景音樂,還向人們滲透了經典的黃梅戲文化,這充分顯示黃梅戲不僅具有文化價值,還有著商業價值,需要以黃梅戲藝術為主體,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來推動戲曲的廣泛傳播,提升黃梅戲的傳播影響力。

三、培養忠實觀眾,實現寓教于樂

任何形式的戲曲劇目都講求借助觀眾的支持來實現可持續發展,而要想培養忠實觀眾,便需要充分了解觀眾的實際訴求,面對當前正處于大數據時代的我們來說,收集用戶信息是比較方便的。因此在實際表演之前,均應利用大量的手段來調查、整理觀眾反饋的數據,明確觀眾與市場需求,進而促進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文化資源的融合。例如對《孔雀西北飛》的傳播,首先讓便要通過讓觀眾了解劇名來觀察觀眾的關注度,而發現其因為參照了漢樂府的名篇《孔雀東南飛》,給觀眾以熟悉感的同時,還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進而即使該戲講述的依然是“婆媳關系”這個千古難題,但劇情卻出現了大逆轉,由過去的“婆婆磨媳婦”翻轉為“媳婦磨婆婆”。這部現代黃梅戲看似通俗淺顯,實則雅致厚重,之所以用接地氣的風格來表現,是覺得這種風格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寓教于樂。在這當中,需要表演者對目前社會現實問題進行敏銳觀察、熱切關注和深入思考,建立自身鮮明和端正的立場與態度,由此為角色賦予更多的個人色彩與現代氣息,提升黃梅戲的藝術性。

結語

一個劇種的傳播史,便是其發展史,黃梅戲一直努力與舞臺傳播、大眾傳播等這些與時代息息相關的傳播方式相結合,致力于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傳播之路。作為一名黃梅戲表演者,應在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承擔起傳播黃梅戲藝術的責任,促進黃梅戲藝術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夢珂.新時期安徽黃梅戲傳播研究[D].南寧師范大學,2019.

[2]陳繼華.黃梅戲傳播形態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

[3]陳繼華,甘琴.大眾傳媒背景下黃梅戲的傳播與發展[J].民族藝術研究,2011,24(04):36-42.

作者單位: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猜你喜歡
黃梅戲傳播創新策略
了不起的黃梅戲
淺談安慶地域文化與黃梅戲傳承發展
黃梅戲曲課
互動與互補:《新周刊》微博傳播策略淺析
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和淺談
新形勢下企業干部管理的創新策略探究
國有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創新
當前紙媒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突出問題與策略建議
故鄉的黃梅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