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主持人:趙倩

2019-09-10 07:22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9年5期
關鍵詞:琴曲脈絡共性

學術主持人語:

古琴,在中國文化語境中,不僅僅是一件樂器,更是一件超越了物象、被賦予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內涵的符號。相對于中國其他民族樂器而言,古琴在琴器、琴人、琴曲及琴論等多方面,有著豐富的文獻積累、清晰的歷史脈絡和完整的藝術體系,更有著當下鮮活的藝術生態。其歷史、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的價值,已經得到中國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2008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便是證明。而對古琴及其藝術的研究,還遠遠不夠。本期“古琴”專題的三篇稿件,從不同的視角來關注古琴及其藝術的歷史面貌與精神世界:潘斌的《古代女性題材琴曲述考》,關注的是琴曲,但選擇了性別的視角,通過不同體裁與風格的關系、主題與譜本的流傳等,梳理了相關琴曲的發展脈絡及其歷史背景下的女性形象;楊娟的《多向度視域下的宋代古琴音樂特征探究》,從古琴的工藝特征、琴家的階層構成、琴樂的主要特征和琴論的審美特征等四個方面,呈現了宋代豐富多彩的古琴音樂面貌。張詩揚的《從明清琴畫之論看文人藝術的美學共性與差異》,則是探討了明清畫論與琴道的藝術精神和審美共性的普世價值。

猜你喜歡
琴曲脈絡共性
延安精神和三線精神的共性特性與繼承弘揚
四川非遺類旅游紀錄片發展脈絡淺析
串聯知識脈絡 巧用動態資源
夜的鋼琴曲(六)
一曲低語訴衷腸
趣趣相連賞古曲
旋轉體容球的一個有趣共性再探究
漫話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脈絡
琴曲
喜愛音樂的物理大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