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互聯網江湖之“三大戰役”

2019-09-10 07:22王媛滿
計算機與網絡 2019年5期
關鍵詞:三大戰役頭條美團

王媛滿

2018年,是波瀾不驚的一年,也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這一年,除去BAT陣營里的百度,AT之間的“玩味”依然十足,在新老之爭中今日頭條和騰訊杠了個正面,在TMD陣營里,滴滴和美團走到了戰爭的交匯處?;ヂ摼W“新、老”一代在2018年掀起了江湖里的“三大戰役”。

有江湖的地方則必有先后。即使是梁山豪杰、親如兄弟,到了聚義堂也得排個坐次。在“三大戰役”中,抖音在短視頻維度點了騰訊微視的先后,美團在打車緯度點了滴滴的先后,騰訊在新零售緯度點了阿里的先后……

顧不上“后不僭先”之道,江湖的坐次從來都是靠實力說話。

“頭騰之爭”

春節檔,就在抖音宣布5億紅包集音符活動的當日,騰訊微視也宣布紅包的玩法,同樣“玩票”5個億。不是冤家不聚頭,騰訊系和頭條系的“死磕”貫穿了整個2018年。

巨頭也有打盹的時候,2018年,在騰訊的眼皮底下,頭條系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今日頭條這家公司早已不是只擁有今日頭條APP這一拳頭產品的公司,在不到6年時間里,它長成了擁有超過40個產品的矩陣體系。

繞過百度的搜索,繞過騰訊的社交,在底層通用的分發算法,以及針對每個產品的獨特運營,是頭條系產品的制勝之道。也正是這一發展策略,讓騰訊迅速感到其業務邊界被襲擾。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6月,今日頭條APP的用戶已經達到了7億,月用戶時長超過20小時。而“頭條系”的短視頻類產品則更是表現不俗———“抖音”日均播放量達10億,月活超3億,日活達1.5億,抖音全球月活超5億,“火山小視頻”日均播放量達到20億,整個“頭條系”視頻的日均總播放量超過了100億。

億級的用戶是什么概念?

截至2018年3月,全球用戶規模突破4億的社交產品只有7家,他們分別是Facebook,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QQ,微信和微博,其中微博月活躍用戶數為4.11億,單是抖音的日活也接近于去年年底支付寶的日活數。

放眼望去,目前,國內日活高于1.5億的超級應用,基本都屬于BAT,正因如此,頭條系叫板騰訊可謂底氣十足。

除去嚴監管的因素,2018年字節跳動可謂高歌猛進。

在短視頻時間窗口,打造了“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的產品矩陣,通過巨額補貼和營銷投入,頭條旗下眾多短視頻應用中脫穎而出,其三大短視頻APP進入行業TOP4,成功收割短視頻的流量紅利。

產品全面開花,但是,張一鳴并未停止擴張的腳步。

2018年字節跳動不斷加碼布局全球化、金融、電商甚至游戲和社交等。

在出海戰略中,今日頭條先后推出了海外版“資訊分發+短視頻”產品矩陣,以“復制”國內產品線、“自建+收購”雙輪驅動和算法技術輸出為主要打法。目前,今日頭條海外版TopBuzz和抖音海外版Tik Tok多次登頂海外應用商店排行榜,預計Tik Tok海外月活用戶已經破億。

當微信被詬病“出海難”時,頭條系產品露出了頭角,抖音堪稱國內全球化做得最好的應用。在社交上的突圍,抖音的多閃與聊天寶、馬桶MT扎堆同天上線,似乎隔空喊話“一手遮天”的微信。

微信的自衛戰在2018年3月份就已搬到了臺前。

2018年3月,有網友反映,朋友圈看不到好友分享的抖音短視頻鏈接,“騰訊屏蔽抖音”的消息不脛而走。顯然,“封殺”是騰訊的第一反制手段。其實,不止抖音、西瓜視頻、快手以及波波視頻等短視頻平臺都受到了影響。

今日頭條把騰訊的反制解讀為騰訊有針對性的打擊,是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進行封殺,屬于不正當競爭。馬化騰和張一鳴的口水仗隨之而來,燃爆了“頭騰之爭”的戰場,5~ 6月“頭騰之爭”多次鬧上法庭。

直至目前,抖音內容發布到微信,也只能通過先保存本地,再通過微信上傳。但快手內容則可以直接跳轉分享到微信,只不過以鏈接形式呈現。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在騰訊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埋冤聲里,騰訊并沒有收手。

不久前,就在多閃宣布下載用戶破100萬時,用戶就發現無法通過微信入口進行登陸。2019年1月26日晚,微信平臺發布了關于近期誘導違規及惡意對抗的處理的公告,不同梯度地處罰了包括今日頭條、火山視頻、西瓜視頻和網易云音樂等在內的多款APP。此招并非針對字節跳動一家,但字節跳動旗下產品中招頗多。

除了反制措施,騰訊也在迎頭趕路。

眾所周知,騰訊微視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在過去一年,騰訊一直在短視頻賽道上補課。在以“一打十”的策略下,騰訊在這一年共推出了包括微視、閃咖、QIM,DOV,MOKA魔咔、貓餅、MO聲、騰訊云小視頻、下飯視頻、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yoo視頻、音兔和哈皮等共14款短視頻APP。同時,微信7.0版本的大升級中,即刻視頻應勢而生。

騰訊的對壘,一是賽馬機制的產物,在群策群力中讓拳頭產品脫穎而出,同時,“合攻”不失為短視頻的解圍之道。

“頭騰之爭”一定程度而言乃邊界之爭,今日頭條在移動資訊和短視頻賽道上“流量”動能有目共睹,然而,今日頭條做得再大,它作為廣告公司的天花板看的見,因而它需要不斷奔跑,破界。

但是,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社交,頭條系死磕騰訊系是一種典型的飽和攻擊。

短視頻領域對騰訊產生的威脅是存量的威脅,后者并不乏應對方案。更為關鍵的是騰訊能否找到升維的切入口,一招制敵。在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這樣闡述競爭,他認為微信沒有競爭對手,如果有競爭對手也是微信自己,是騰訊的組織能力能否跟上時代的變化。比如,在5G的時間窗口期,誰能夠把握住機會誰就會成為行業的洗牌者。

至于社交緯度的競爭,字節跳動要對微信的社交關系鏈進行瓦解,恐怕是難上加難。

因為邊界拓展,未來“頭騰之爭”的硝煙不會停止,而二者之間的競爭不見得是件壞事兒,在相互的攻擊中,能闖出一條最好、最適合的路。

AT之爭

天下英雄誰敵手?“二馬”。2018年,AT之間依然或明爭或暗斗。

首先在移動支付這個落點上,財付通已超過了支付寶。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財付通和支付寶的用戶規模數據分別達9.1億和7.4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86.4 %和70.9 %。

尤其是在社交支付的助力下,財付通在個人類交易場景上完成了對支付寶的逆轉。即使以交易為導向的支付寶在線上的消費場景中,依然保持領先優勢,但是,在線下的交易場景諸如商超零售、線下餐飲支付、日常出行訂單、票務或娛樂場所內消費等,財付通領跑的趨勢明顯。

曾經,騰訊內部人士表示,當財付通和支付寶地位在三七開之時,就是騰訊大反攻的開始。財付通偷襲“珍珠港”之后,一路奔襲,如今在移動支付戰場上已經形成了財付通和支付寶的“雙寡頭”的格局。

對于阿里而言,支付只是騰訊露出的一角冰山。反攻之時,其實是騰訊一個戰略面,一個系統的決戰。此時,騰訊已經建立起了以“支付+社交”為組合拳的生態底層。騰訊“流量+資本”的開源戰略便有了抓手,以及在后面的“連接一切”的戰略里有了自己的武裝。隨著邊界不斷延展,支付只是騰訊和阿里的交鋒的一個開始。

AT之間的另一個棋局在2018已經打開———新零售。

阿里在新零售戰役中投下了超過750多億元的資本火力,四年來資本年均至少超過200億元投資線下,其新零售版圖中銀泰、蘇寧、三江、百聯、天貓小店和盒馬先生等業態不斷集結。

然而,從2017年開始,騰訊也加入了新零售的團戰。據說,騰訊新零售被立為騰訊的CEO工程,也亮出了小程序、企業微信等7大零售數字化工具。在新零售賽道上,騰訊先搶下了家樂福中國、萬達商業和永輝超市,然后是步步高和擁有5 500多家門店的海瀾之家。

毋庸置疑,阿里是電商基因,交易為導向其走向舞臺,把自己定位為推動這場新商業變革的主力和主角。

騰訊也有新零售?

馬化騰在2018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表示,騰訊的新零售本質上做的還是連接。其核心是加強社交平臺與線下零售的聯動。

曾經工程師出身的馬化騰在一個全球論壇上,將阿里巴巴形容成一個貪婪的房東,“我們的立場不是要和合作伙伴展開競爭,而是要為他們提供幫助?!瘪R化騰對騰訊作為助力者的定位十分明確。他說,只要阿里巴巴想要,隨時都可能向房客提出漲房租的要求。而騰訊并不是一個把店面出租給商戶的商場。微信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合作伙伴可以使用它獨立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不受騰訊的制約,而且商戶也不用繳納“租金”。

幾個月后,馬云則以不點名的方式進行了回擊,他表示騰訊有一個不太好的名聲,那就是喜歡在自己的平臺上榨取利潤,阿里對人的信任超過了對產品的信任。

“二馬”的話并不是全然沒有道理。其實,馬化騰一語戳中阿里平臺模式的核心,馬云則在強調騰訊的產品導向企業行事風格。

AT之爭背后有一個不一樣的頂層設計中,一個是游樂城,一個是集市。

游樂城當然是騰訊。騰訊說,除了流量和錢,我沒有什么招待大家,來了的都是主人,都是玩家。于是乎,美團點評來了,撐起的一塊吃喝玩樂娛的空間;滴滴來了,搭起出行的領地;京東來了,便有了購物的商場……游樂城里內容多多益善、包羅萬象,它是一種開放、共生的狀態。

因而我們看到,騰訊是社交內核,所有的產業都是鞏固社交流量的高效率變現。在投資上,騰訊一般遵循的“二八”原則,騰訊占股20 %,以開放性的不控股、不介入的作為合作模式。

而阿里的電商基因,決定它是一個超級商超加集市,某種程度上是平臺思維的延伸。我搭臺你唱戲,來了我的山頭就得唱我的歌,今天搭新零售的臺子,餓了么來了,就負責把生活服務這條線上的活給做好;永安行、小藍單車來了,就負責把最后一公里出行守好……它的投資似乎是一種商業生態的延展。

阿里的本質在交易,所有的產品和產業都是為了強化交易、簡化交易流程做服務的,試圖高效率進行商品流量的變現。因而,要實現在阿里的邏輯上變現,往往路徑會變成阿里先投資、再并購,最后以全資收購高度介入的方式,讓大多數投資的商業形態最終都成為集市中的一部分,同樣是“二八”原則,阿里一般占股80 %及以上,直到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騰訊游樂城的核心引擎是社交流量,以社交關系鏈為依托,逐漸進化成一個連接人、硬件和服務的生態系統。而阿里則是以交易為核心,以購買和售賣作為出發點,由此看到,微信更具延展性,從微信可以不斷孵化出微信公眾號、微信支付和小程序等不同方向,這已是可以驗證的命題。

實際上,在AT之爭的2018年,可謂一張一弛。

2018年,對于騰訊而言,既思又行。

這一年騰訊經歷了政策監管、頭騰大戰、投行化和賽馬機制失靈等集體的討論,騰訊曾經一度被認為其已處于內外交困的境地,同時,騰訊操刀自革,進行史上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一邊調整產品,一邊在產業互聯網大趨勢下,進行探索。

2018年,對于阿里而言,是“攘外安內”,舍命趕路。

新零售以天貓新零售的先遣軍,推進生活服務、居然之家等新零售八大路軍前行,它一邊牢牢把握交易這一先導,不斷地尋求破解流量瓶勁之道。2018年年末,阿里立了個flag,那就是要做成商業的操作系統,要構建整個商業世界的基礎。

AT作為橫掃千軍的超級巨無霸企業,給整個中國的互聯網墊定了技術和應用的底層,助力也好,賦能也罷。隨著AT邊界所到之處,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將會生生不息。

MD之爭

2018年美團、滴滴之爭是不可能繞開的存在。

醞釀了一年之久的美團打車去年3月終于在上海亮相,彼時程維擺出的是“爾要戰便戰”的姿態。滴滴迎戰的方式是轉而攻打美團核心業務———外賣。4月滴滴外賣率先在無錫開城,試運營8天之后還亮相了首份單日成績單:當日訂單量33.4萬單,成為了“無錫市場份額第一的外賣平臺”,超過了公司預期:意料之外云云。

相互攻擊對手的腹背,一來一往,美團與滴滴兩大生活服務類的互聯網企業,以各自戰略作為導向,展開了一場以技術變革作背景的商業競爭。

“美滴之爭”,到底在爭什么?

實際上,互聯網平臺級的企業從來沒有什么小眾經濟,也從來不會有什么奇跡,它所指向的,無外乎還是便利與便宜。通過信息對稱化處理,然后以技術與產品實現流量的轉移,從而營造新的場景與模式,形成規?;慕洕?。

當然,這種推進對于效率的提升、效益的規?;?、用戶的便利與便宜上,都能看得見與摸得著,這也是為何國家如此大力推進“互聯網+”的原因。

以此視之,不管是新零售,還是大數據、AI及區塊鏈,都是這種趨勢的推進,只是今天的推進速度,讓互聯網巨頭們成為了主角,在它們的主導下,祖國山河一片紅。

所以,看似戰術級相互進入的動作,于美團、滴滴恰恰是戰略級的雄心:二者都在寄望成為互聯網的新一極,生活服務領域的巨子。

然而,只能說夢想和野心都不賴。

MD之爭最后的結局是美團搶跑成功,順利IPO,而在“空姐事件”和“樂清事件”之后,滴滴在產品、流程、管理和戰略等各方面,迎來了一次系統性危機。產品接連整改,順風車這一“現金?!睒I務也被下線整改,截止發稿,順風車上線時間依然無期,年前已經提上日程的IPO計劃遭擱置,滴滴模式的的短板也露出水面,估值大幅縮水……。

基于競爭本身,那句“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可以作為標桿。不過,在2018年的“三大戰役”中,筆者看到的是邊界本身:互聯網企業如何定義自己的邊界,如何突破自己的邊界?

競爭往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山雨欲來之時,你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在哪里。

猜你喜歡
三大戰役頭條美團
建行龍卡每周六可享多重優惠
美團外賣哥
今年四川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目標出爐
美團未來的盈利空間在哪?
不動產統一登記報道“三大戰役”手記
中國強起來須打新“三大戰役”
中國須打新“三大戰役”
美團宣布放棄電商業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