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躬耕在沙漠

2019-09-10 07:22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44期
關鍵詞:洞窟格拉除塵

2019年3月1日,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舉辦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暨頒獎典禮現場,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尤為引人注目。他就是被譽為“壁畫醫生”的敦煌研究院著名文物修復師——“大國工匠”李云鶴。

1956年,為積極響應國家有志青年支援建設大西北的號召,李云鶴和幾位同學從山東出發,一同踏上西去新疆的漫漫征程。途中因外祖父要去探望在敦煌工作的舅舅,所以在敦煌逗留了幾日。未承想,這一留,就是一輩子。時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的常書鴻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大高個兒”,他邀請李云鶴留下來。李云鶴從打掃莫高窟洞窟衛生做起。3個月后,李云鶴成為當年全所唯一轉正的新人。1957年,國家文化部邀請捷克斯洛伐克文物保護專家約瑟夫·格拉爾到敦煌474窟做修復實驗,李云鶴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主動請纓擔任助手一職。他仔細留意這位外國專家操作的每一個工藝細節。然而,格拉爾修復壁畫時所使用的技藝和材料始終對中國人保密,他所采用的歐式壁畫修復方法對敦煌石窟的病癥并不十分適用,修復過的壁畫開始出現膠水滲漏、地仗龜裂、紋理粗糙等現象。資金匱乏,材料緊缺,李云鶴和同事打破局限,就地取材。他們去窟區樹叢尋找紅柳死木做骨架,將宕泉河的淤泥曬干制成質地細膩的澄板土,加水和成“敦煌泥巴”,反復揉捏,制泥上泥,有效控制用膠量。他不斷研究摸索,將自主合成的修復材料放在爐子上烤、冰面上吹曬。洞窟里光線不好,他就用鏡子將陽光反射進洞窟,再借白紙反光修復壁畫。時至今日,李云鶴用“土辦法”改良過的修復工具,依然是敦煌文物保護界的“王牌武器”。

李云鶴把所有能想到、能找到的工具都拿來琢磨;表面除塵、二次除塵、黏結滴注、三次注射、柔和墊付、均勻襯平、四處受力、二次滾壓、分散噴灑、重復滾壓、再次篩查、多次起甲修復……這個喜歡跟自己較勁的年輕人,硬生生憑著自己的努力,摸索出一套完整的修復方法!敦煌莫高窟386 窟壁畫起甲病害修復前后對比3年后,這座瀕臨毀滅的唐代洞窟在李云鶴手中“起死回生”。

幾十年中,李云鶴首創“空間平移”“整體揭取”“掛壁畫”等多種壁畫修復技法。他走訪了全國11個省市,幫助國內26家文物單位進行一線修復和技術指導,經他修復的壁畫達4000余平方米。

(摘自《黨的建設》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歡
洞窟格拉除塵
好書(外一首)
轉爐煤氣LT干法除塵水處理設施設計
大佛除塵
斷在江邊的小路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診醫生”2小時走70個洞窟
善良帶來的好運
洞窟驚魂
意外的好運
敦煌西千佛洞未編號洞窟清理簡報
鋁鎂金屬機械加工中除塵系統存在哪些較大危險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