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防治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進展分析

2019-09-10 09:26李寧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4期
關鍵詞:危重癥研究進展中醫藥

李寧

摘要:多數危重癥患者存在胃腸功能障礙,可引發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出現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等不良事件,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中醫藥在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防治中具有一定療效,且治療方法較多?,F就危重癥胃腸功能障礙中醫藥防治措施進行綜述,以期為相關實踐及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危重癥;胃腸功能障礙;中醫藥;防治;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4-223-003

危重癥具有發病急、進展快、并發癥多、病死率高等特點。ICU危重癥患者中,存在胃腸功能障礙者約59%。胃腸道是人體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各類毒素、菌群儲存庫,一旦胃腸黏膜形態、結構及功能受損,可出現胃腸功能障礙,營養攝入不足,免疫細胞凋亡,腸屏障功能下降,極易致使胃腸內菌群、內毒素等釋放入血,引發或加重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故及時評估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加強胃腸功能障礙早期觀察及防治,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中醫認為,胃腸功能障礙屬于“便秘”、“腹脹”、“腸結”等范疇,表現為大便不暢,脘腹痞滿,腹痛,按之硬,舌苔黃,躁起刺,脈沉實;或熱結旁流,腹痛,按之硬等,需按照辨證分型對癥治療。而近年來,危重癥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中醫藥防治研究取得一定進展,現就該問題做出如下綜述:

1中藥防治措施

1.1單味藥大黃為傳統中藥材之一,具有清熱瀉火、瀉下攻積、解毒涼血等功效,且抗病毒、抗菌、導瀉利膽等作用顯著。余紅等在對80例ICU危重癥患者進行調查時,發現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生大黃可減輕胃腸道功能障礙,分析是因大黃可對胃腸黏膜進行保護,促進胃腸蠕動,且能促進胃腸道內毒素、細菌排出,改善微循環及胃腸道功能。周拉太等同樣支持這一點,發現聯用大黃治療時應激性潰瘍、中毒性腸麻痹發生率明顯降低。韋海濤等還發現,大黃不僅能抑制或殺滅胃腸道內多種病原微生物,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保護胃腸功能,還可促使胃腸營養盡快恢復,改善危重癥患者營養狀況,縮短住院時間。芒硝也是常用胃腸道功能防治藥物之一,入大腸、胃經,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可發揮清火消腫、潤燥軟堅、瀉熱通便等作用。賴志珍等在對35例危重癥合并胃腸功能障礙患者進行治療時,在對癥治療基礎上加用芒硝1000g腹部外敷,總有效率高達88.6%。這可能是因為,芒硝外敷可促進胃腸蠕動,促使胃腸功能恢復,減輕腸麻痹,達到減輕胃腸道功能障礙的目的。此外,王飛等在ICU病房危重癥胃腸功能障礙患者治療中加用芒硝貼敷臍治療,發現患者腹脹緩解時間、腸內營養時間更短,且APACHEII評分改善效果更佳。劉振國等在4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規治療中加用大黃、芒硝(比例1:4)上腹部外敷,發現治療后腹痛緩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均更短,且APACHE II評分改善效果更為理想。

1.2經驗方劑徐坡等在危重癥胃腸道功能障礙患者治療中應用大承氣湯(藥方包括大黃12g,芒硝9g,枳實12g,厚樸15g)口服鼻飼,治療后腸功能障礙評分≦1分者占90.63%。該研究所用大承氣湯出自《傷寒論》,包括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四味藥。其中,大黃為君藥,可蕩滌腸胃、瀉熱通便;芒硝為臣藥,可助大黃瀉熱通便;枳實可消脹除痞、潰堅破結;厚樸可行氣除滯。眾藥聯用,共奏通順腹氣、消脹除痞、瀉熱通便之功效,用藥期間經芒硝化燥屎,大黃通腸腑,經枳實、厚樸除痞滿。唐曉等在32例危重癥胃腸道功能障礙患者治療中聯用大承氣湯加味,給藥方式為灌腸,藥方包括生大黃10g,芒硝6g,枳實12g,厚樸15g,丹參12g,桃仁12g,赤芍12g,1次/d,持續治療5d,結果顯示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腸內營養開始時間均更短,且治療后胃腸道功能評分(2.07±1.12)分,低于常規治療組的(3.58±1.63)分。該研究所用大承氣湯加味可對胃腸道黏膜進行保護,且可清除腸道內毒素,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腸道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癥狀。李莉等在對90例ICU患者進行調查分析時,發現常規治療、腸內營養支持期間聯用補中益氣湯(藥方包括黃芪20g,白術、當歸、黨參各10g,柴胡、升麻、陳皮各62,炙甘草5g)治療伴胃腸功能障礙危重癥患者(脾虛證)總有效率高達77.78%。該研究所用補中益氣湯屬于健脾益氣代表方,全方共奏升陽舉陷、健脾補氣之功效,脾氣得復,陽氣得升,氣機得順,則痞虛自消。孫月雯等認為在危重癥伴胃腸功能障礙患者治療中應用大黃牡丹湯(藥方包括大黃、牡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可發揮攻積破瘀、消腫排膿之功效,促使腸道熱毒瘀血自大便而下,減輕急性腸功能損傷。林朝亮等在危重癥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干預中應用君承合劑,藥方包括大黃、枳實、厚樸、黨參、白術、茯苓、法半夏等,并隨證加減,發現總有效率高達80.43%。毛崢嶸等則在痰熱腑實證危重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治療中應用通腑瀉下法,藥方包括生大黃、生石膏、杏仁粉、瓜蔞皮等,200mL鼻飼,200mL保留灌腸,治療7d,結果顯示胃腸功能障礙評分降低至(0.54±0.23)分,效果顯著。

1.3其他 中成藥在危重癥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治療中也發揮中藥作用。如邵中一等發現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中應用血必凈注射液,可改善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減輕炎性反應。王仲征等還發現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聯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可改善胃腸功能,分析是因復方丹參注射液具有殺菌抗炎、清除氧自由基、調節免疫等功效,可防治或延緩胃腸功能障礙。

2中醫防治措施

中醫內病外治法自古有之,主要包括按摩、針灸、外敷、穴位敷貼等。多個臨床研究結果發現應用針刺治療可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及臨床癥狀改善。虞意華、金肖青等評價針灸對老年嚴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及胃腸激素的調節作用及其可能機制,方法:選擇醫院重癥醫學科收治的嚴重膿毒癥/MODS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4例)和針灸組(46例),兩組均給予嚴重膿毒癥常規治療,針灸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行針灸,每日1次,療程5d。結果證實針灸能夠有效地改善老年嚴重膿毒癥患者的胃腸道臨床癥狀,顯著減少胃潴留及腹腔內壓力水平,降低APACHE II評分及MODS病情嚴重程度評分,顯著提高治療老年嚴重膿毒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有效性。何淑寅觀察針刺聯合中藥大承氣湯保留灌腸治療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效果。方法:選擇重癥監護病房存在胃腸功能障礙的危重癥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西藥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針刺(雙側天樞、足三里)聯合大承氣湯保留灌腸治療。觀察兩組胃腸功能及炎癥指標改善情況。結果表明針刺聯合大承氣湯保留灌腸治療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改善腸道屏障功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有利于腸內營養盡早開始及吸收。陳月琴、任迎彬等觀察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并腹部小茴香熱敷對腹部術后胃腸功能的影響,將普外住院患者14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對照組術后進行腹部外科常規治療和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及小茴香熱敷腹部,療程5d,研究結果表明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伴腹部小茴香熱敷能有效地縮短腸鳴音出現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加快胃腸功能恢復。

3中醫集束化治療措施

中醫集束化療法是指將多個經臨床驗證的中醫治療進行整合的調腸方案。謝東平等發現將中藥湯劑口服、承氣湯類方灌腸及電針足三里進行整合的調腸方案可早期恢復膿毒癥患者腸道功能,降低其病死率。查閱文獻發現目前該方法多運用于膿毒癥患者,病種單一,應深入研究推廣至更大的適用范圍。由此可知,中醫療法在調節抗炎反應、促進免疫平衡、改善患者預后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目前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研究驗證其療效,缺乏廣泛適用的方劑或單味中藥,尚不能在臨床實踐中普遍應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危重癥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較為常見,而中醫藥防治取得一定進展。但部分臨床研究仍為小樣本研究,中西醫標準不規范。而今后隨著研究不斷深入,必將有更多新型中醫藥措施應用于臨床,且研究必將逐漸成熟,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該領域內的作用。

猜你喜歡
危重癥研究進展中醫藥
分析PDCA循環管理在ICU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效果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危重癥患者行連續性血液凈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實施效果觀察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ICU危重癥患者壓瘡的預防效果觀察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傳感分析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進展
中醫藥走遍全球再迎變革
首部中醫藥綜合性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誕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