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死介入下動脈溶栓的護理進展

2019-09-10 09:26謝海桃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4期
關鍵詞:腦梗死研究進展護理

謝海桃

摘要:目前臨床上常采用介入下動脈溶栓法來治療腦梗死,盡管該方法較為先進且治療效果滿意,但是在介入溶栓治療的同時輔以良好的護理干預也十分重要,故本文主要對近年來臨床上對腦梗死患者介入下動脈溶栓的護理研究情況進行了綜述,旨在找到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來保證介入下動脈溶栓法的治療效果,并為臨床工作者提供相應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腦梗死;介入下動脈溶栓;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4-230-002

腦梗死是一種以腦組織缺血壞死為主要特征的臨床常見病,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介入溶栓法來治療該疾病,因為介入溶栓法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治療部位準確等優點,但是在實施該治療方法的過程中,同樣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患者治療和預后不佳。而有研究表明,對行介入動脈溶栓治療的腦梗死患者實施良好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有效率,并可促進患者預后,故筆者對近年來腦梗死介入下動脈溶栓的護理進展進行了綜述,現闡述如下:

1腦梗死介入下動脈溶栓的護理措施

1.1術前準備 術前準備主要有患者的準備以及導管室的準備,其中在患者的準備方面,包括為患者做碘過敏試驗,做好術區的備皮工作,提前留置導尿,術前遵醫囑給予鎮靜催眠藥物,以及強化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在導管室的準備方面,包括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導管及附件,根據碘過敏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造影劑,提前將心電監護儀、除顫器、氣管插管、吸引器等物品準備妥當,以及提前設置好室內溫度、濕度等。

1.2術中護理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一方面要常規配合手術醫生的操作,如協助患者采取平臥位,鋪無菌布,為手術醫生遞送手術相關器械,以及適當約束患者等;另一方面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脈搏、語言、肌力等基本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進行針對性處理,如患者血壓異常時遵醫囑給予心痛定,顱內壓增高時給予脫水和降顱內壓治療,嘔吐時應及時清除其口腔、鼻咽部分泌物等。

1.3術后護理

1.3.1穿刺部位護理術后應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加壓包扎8-12h,如果在術中對患者使用了大量的尿激酶,或者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或者患者年齡較大,則要適當將加壓包扎時間延長至12h左右,并注意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出現了出血和血腫。此外,要保持患者的穿刺側肢體處于伸直狀態6-8h,并在絕對臥床24h后才能逐漸開始活動。

1.3.2術后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穿刺側肢體皮膚的溫度、顏色、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以及肢體疼痛、腫脹情況,另外還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牙齦、皮膚黏膜是否發生了出血情況,意識是否發生了改變等,如有異常應立即告知醫生并遵醫囑進行相應的處理。

1.3.3并發癥的預防在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同時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了視神經乳頭水腫、頭痛、嘔吐、脈搏緩慢而洪大、血壓升高、呼吸深慢、言語不清等癥狀,以防止患者發生腦出血、再灌注損傷等并發癥,同時通過鼓勵患者多飲水,定時協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單、被褥清潔干燥,加強對患者的口腔護理,以及合理應用抗生素等來預防造影劑相關并發癥、壓瘡以及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1.3.4康復指導在飲食方面,要指導患者多進食蛋白質豐富、脂質少、鹽分低的食物,并且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煙戒酒;在日常生活方面,為臥床患者拉起床欄,定時翻身和按摩,協助其肢體活動,對于可下地活動患者,指導其盡量自理生活,堅持進行坐姿、站姿、步行以及平衡等康復訓練,同時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在心理指導方面,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心理狀況,并及時對患者的負性心理進行疏導,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和支持患者。

2腦梗死介入下動脈溶栓的護理干預模式

2.1優質護理模式優質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高效的護理模式。楊詠梅曾研究發現,接受優質護理干預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5.7%顯著高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的82.6%。而李曉虹還研究發現,優質護理組患者不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而且護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Barthel)、運動功能評分(Fugl-meyer)均要顯著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由此可見,優質護理模式對行介入溶栓治療的腦梗死患者具有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

2.2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針對性護理干預強調根據護理目標對患者實施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張桂芳曾報道,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BI)、運動功能評分(FMA)及生活質量評分(SF-36)均比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的更高,且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也比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更低,提示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可以促進腦梗死患者病情的盡快恢復,并且利于其生活質量的改善。

2.3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模式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模式是指按照患者的診療流程將護理工作制成圖表,并根據該圖表依次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張儉曾研究發現,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模式為腦梗死患者開展護理工作,在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促進患者的恢復,以及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2.4綜合護理干預模式綜合護理是一種全面的護理干預模式,同樣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張敏曾通過研究發現,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介入溶栓治療總有效率95.35%明顯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的79.07%,且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情況以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均要優于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由此可見,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腦梗死患者的介入溶栓治療中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3小結

盡管介入下動脈溶栓治療法目前在腦梗死的治療中己被廣泛應用,但是在治療的同時通過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與病情監測、術后穿刺部位護理、病情觀察、并發癥的預防以及康復指導等護理措施來輔助治療的順利開展,保證治療效率也十分重要,同時臨床工作者可積極探索良好的護理干預模式來進一步提升護理工作質量,進而不斷提高介入溶栓治療效果,促進患者預后。

猜你喜歡
腦梗死研究進展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依達拉奉聯合康復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的影響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腦梗死怎樣治療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傳感分析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