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杭州大都市圈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合作

2019-09-10 07:22
杭州 2019年3期
關鍵詞:長三角示范區都市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黨中央確立的重大發展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思想的重要內容。杭州都市圈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塊,目前正處于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關鍵時期。加快杭州都市圈建設,既是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服務全國發展大局的使命擔當,也是實施全面開放戰略、爭當開放先鋒的具體實踐,更是加快城市國際化、打造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的內在要求。2019年,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將貫徹中央、省市相關精神,著力在區域聯動融合上下功夫,在設施全網絡、產業全鏈條、審批全窗口、環保全流域、民生全卡通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開放格局。

2019年將啟動杭州都市圈新一輪規劃編制工作??傮w定位為世界級大灣區核心增長極,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大都市圈。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初步規劃范圍為杭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六城市。規劃輻射范圍為周邊其他城市,是杭州都市圈拓展經濟腹地、打通長三角金南翼通道的重要途徑。具體從共筑一體化交通網絡、共育區域協同創新鏈、共構現代化經濟體系、共塑區域國際化品牌、共建“兩山”理論示范區、共建共享品質生活圈等幾方面,提出以重大平臺、重大工程、合作機制等作為新一輪規劃的保障支撐。在高標準規劃的同時,還講著力抓好以下幾個重點工作。

共同推進都市圈交通互聯互通

加快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依托機場快速路、地鐵7號線、滬乍杭城際鐵路等交通干線形成快捷通道和經濟紐帶,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綜合交通網絡,構筑一體化城際交通走廊。

全面推進杭州都市圈城際鐵路網建設,建立都市圈快速、高效、便捷、多式集成的鐵路運輸系統和杭州都市圈各城市之間的快速便捷通道。實現高鐵網、城際鐵路網、軌道交通網的“三網融合”。

突出綜合交通通道主軸、加強城際聯系,建設智慧高速公路,加強都市圈核心城市杭州市的城市環線建設,優化繞城高速公路、二繞以及中環之間的路網結構,實現城市骨架路網向副城組團的延伸和相互串聯。

加強杭州為中心的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杭州市區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成型,實現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與杭州市區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零距離換乘。

打通以“兩河一江”(京杭運河、杭甬運河、錢塘江)為核心的江海河聯運主通道,構筑形成都市圈航運聯動格局,規劃形成“三縱四橫三連三支”的骨干航道。

共同優化產業發展布局

突出創新發展,著力補齊科技創新短板,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促進傳統企業轉移逐步向科技、人才等高層次要素流動轉變,單方向梯度轉移逐步向跨行政區合作開發探索轉變。

培育以數字經濟為龍頭的高端產業集群。探索適合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建立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培育機制。積極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區,深入實施“機器人+”“互聯網+”行動和“大數據”戰略,聯手打造完整的高新技術“產業鏈”。

打造國家環杭州灣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嘉興、杭州、紹興以及寧波以“一區四園”的模式聯合共建,立足現有產業基礎、配套能力和要素供應情況,打造成為國家質量基礎技術水平提升的示范基地,實現環杭州灣檢驗檢測產業一體化發展。

合力推動區域協同創新體系。重點推進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發揮溢出效應。積極將G60科創走廊打造成為跨區域的“大灣區”戰略的核心載體。

共同打造沿灣智造大平臺。積極推進沿杭州灣各大產業平臺之間的銜接,全面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智能化應用水平,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示范區,推動“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邁進的核心力量。

促進跨區域合作融合開發。響應杭州都市圈節點區、縣(市)跨界融合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整合各類要素資源,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積極探索城鎮之間跨界合作,大力深化核心圈層與聯動圈層的山海協作。推動杭州都市圈各節點區、縣(市)的緊密聯系、無縫對接和深度融合。

促進公共服務一體化

深入推進杭州都市圈“同城生活”,深化民生領域合作,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信用杭州升級版建設為抓手,積極參與長三角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合作國家示范區建設,完善杭州都市圈信用專委會,共創社會信用示范圈。積極利用“互聯網+”,推進一體化智能交通、環保、教育、醫療、社保體系。

拓展人才合作與交流服務。加強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互認、異地人才服務、項目合作、公務員互派交流等。

加強教育資源合作。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以合辦、設立分支機構或托管等方式向都市圈各城市發展,推進杭州都市圈高等教育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

拓展醫療衛生領域合作。依托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平臺,推進醫療合作機制建設。加強與上海等城市知名醫療機構合作,推進嘉湖紹三市與在杭醫學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加大醫?;ヂ摶ネΧ?,推進異地就醫平臺建設。

推進都市圈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的相互開放。以都市圈各城市公共服務資源相互開放共享為基礎,進一步深化市民卡“一卡通”建設,推進杭州市民卡跨地區使用。

打造開放共享的大都市圈

圍繞杭州市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創新活力的都市圈。主動接軌上海,建立完善與上海對接的工作機制,把杭州都市圈建設作為參與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開創長三角合作新局面。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推動共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為龍頭,加快建設杭州都市圈為重點,發揮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充分用好上海的溢出效應。積極參與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通過上海這個“國際化窗口”,更好地引進來、走出去,加強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開創長三角合作新局面。增強杭州的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努力在空間布局優化、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境共保、公共服務共享等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果,共同把杭州都市圈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增長極。

打造都市圈合作示范區。加快南、西南、西部和西北跨地市、跨省際經濟腹地的協同化步伐,逐步形成大協作、大集聚、大流通、大輻射的發展格局,建立跨省、跨市泛錢塘江協同機制,形成戰略合作關系,促進協同發展。要進一步打通長三角金南翼西進通道,打造城市群新的增長區域和開放空間。發揮杭衢特色優勢,強化互動融合,突出機制互動,增強兩市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不斷深化杭黃合作,攜手共建杭州都市圈合作示范區,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支持黃山市加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加快形成杭州都市圈發展新格局,為促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共同推進寧杭生態經濟帶。積極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的樣板區,探索形成綠色化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共推寧杭生態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優化山水特色空間格局,構建綠色生態發展大長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共筑綠色低碳產業高地。

猜你喜歡
長三角示范區都市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
“1+1=7”凝聚長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2019長三角企業100強
穿越水上都市
今年前兩月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共申請專利12609件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圖說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14年8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