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憲法學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2019-09-10 05:46張陳懿
錦繡·中旬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張陳懿

摘要:探討中國憲法學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具有促進中國憲法學研究深入、推動中國憲法學加快發展的重要意義。文章從憲法學矛盾與憲法學特征角度,分析中國憲法學發展現狀,以綜合化趨勢、本土化趨勢、政策化趨勢,體現中國憲法學發展趨勢,促進中國憲法學發展成有效解決與解釋中國社會憲法現象的特色學說。

關鍵詞:中國憲法學;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引言

隨著人們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中國憲法學在社會影響力、調整形式與范圍、內容等方面也在發生變化。為實現中國憲法學良性發展,中國憲法學研究者需要基于中國憲法學發展現狀,研究中國憲法學發展趨勢,使中國憲法學的發展趨勢起到延續憲法學生命力的重要作用。

一、中國憲法學的發展現狀

(一)憲法學矛盾

現階段,中國憲法學面臨多重矛盾:現實與文本的矛盾、隱形憲法與顯性憲法的矛盾、本土特殊國情與一般憲法原理的矛盾、大眾憲法意識與部分憲政理想的矛盾?,F實與文本矛盾指憲法實效性與效力性之間的矛盾。隱形、顯性憲法矛盾源于我國憲法文本以外,還存在看不見的憲法,即中國現行憲法由顯性憲法與某種隱形憲法共同構成,并且隱形憲法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顯性憲法。主要矛盾問題在于我國憲法如何正確認知隱形憲法,究竟是基于現行憲法以外的維度對其進行認知,還是基于顯性憲法內部認知隱形憲法,或者基于立憲主義立場認知它。本土國情與一般憲法理論的矛盾體現在:部分憲法原理具有一般性特點。大眾憲法意識與部分憲政理想的矛盾指中國大眾關注自身生活處境,中國的市民社會還不夠成熟,人們面對憲政發展問題還未達成共識,這與部分精英的憲政發展理想相矛盾,體現中國憲法發展遇到的現狀問題。

(二)憲法學特征

最初,中國憲法學屬于政治教義憲法學,具有科學性、解說性與政治性等特征??茖W性體現在中國憲法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研究方法進行堅持,具備發展科學性。解說性體現在中國憲法將解說與詮釋憲法條文為主要任務,致力于對立法背景與立法原意進行說明,使憲法更加正當化,將其作為發展現代社會體制正當性的重要依據。政治性特點體現在中國憲法具有明顯的政治意識形態功能與話語色彩。但是在近年來,隨著中國憲法的發展,理論局面已經開始分化,中古憲法三種主要特性發展成三大研究方向,科學性演變成憲法社會學與憲法社會科學,解說性演變成規范憲法學與憲法解釋學,政治性發展成政治哲學式憲法學。并且,中國憲法研究已經基本實現四化,即多元化、去政治化、中國化與細小化,也就是研究進路更加多元、去政治化的話語表述、形成中國化問題意識以及細小化研究主題等。

二、中國憲法學的發展趨勢

(一)本土化趨勢

在現代社會,本土化發展趨勢是中國憲法學表現學術風格與本質特征的重要標志與內容。在現代憲政潮流中,中國憲法對自身生命力出發點與基礎保持的重要舉措,就是本土化發展憲法理論體系,使中國憲法呈現出本土化發展趨勢。本土化發展中國憲法指發揮憲法思想與憲法理論體系的主體性,結合中國人自身主體意志,借助憲法理論對歷史經驗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正確反映,使憲法理論成為解決與解釋社會憲法現象的重要學說?;诳陀^角度,中國憲法學的未來的本土化發展趨勢是對中國憲法理論的本土化,也就是中國化進行實現,有利于憲法學體系對中國社會中的憲法現象進行正確解釋與描述。各國的社會環境不同,因此,有效的憲法學作用發揮需要以本土化發展為基礎。中國憲法學本土化發展需要我國憲法立法者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憲法理論與中國特色解決特定憲法現象的方法。本土化發展中國憲法,需要中國憲法將學術思想作為重要主體,積極吸取別國憲法學理論中的精華部分,構建有效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憲法理論體系。

(二)政策化趨勢

憲法的政策化水平屬于衡量憲法理論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標,代表一個國家的法治社會建設程度?,F階段,基于理論角度,研究中國憲法學理論的政策化,是我國發展成法治國家的有利條件,屬于社會現實與憲法保持協調的基本要求。中國憲法價值實現的過程與形式是憲法學呈現政策化發展趨勢。憲法學研究獨享包括憲法典與生活中實際憲法問題,這些問題中的部分問題并沒有被規定在憲法典中,因此,中國憲法學需要借助政策化發展趨勢,解決與解釋憲法問題,以科學方法實現憲法價值。憲法學向政策化發展,能夠為社會現實與憲法規范的沖突解決提供具體方案與理論依據。憲法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生活與憲法規范價值之間的矛盾,也就是現實與規范的沖突,而基于憲法價值角度,發展憲法學政策化能夠有效解決這一矛盾,體現憲法精神,解決實際問題。中國憲法學發展政策化憲法有利于我國國家在民主政治中決策更加民主化。國家發展決策是制憲行為,它能夠奠定國家在社會領域中的不同決策基礎。而決策需要將憲法作為基礎,發揮自身社會功能,將憲法看作根本性價值體系與決策體系,給予決策活動統一基礎與標準,代表民意。因此,決策活動與政策制定需要按照憲法程序,將憲法作為指導思想,實現中國憲法學政策化發展。

(三)綜合化趨勢

現階段,中國憲法學研究涉及多個領域學科,綜合性的憲法學研究方法已經成為中國憲法學發展的趨勢,也就是說,中國憲法學為實現發展,需要將知識與學科綜合化。綜合化發展趨勢體現在憲法現象的綜合性與復雜性,在科技進步形勢下,憲法現象的呈現出多樣化結構,在使用憲法理論解決與解釋憲法現象的過程中,需要中國憲法學綜合多種社會科學知識與憲法學理論相關資源。在社會結構復雜背景下,社會憲法現象難以被傳統憲法理論所解決,需要中國憲法學向綜合化發展,堅定憲法學理論的社會基礎,為社會憲法現象解決提供合理依據。中國憲法學綜合化發展需要其綜合憲法學體系內部全部理論,并綜合憲法學與其他相關學科。中國憲法學綜合化發展也需要綜合憲法學研究方法,要求學者具有自身綜合知識結構,利用綜合方法解決憲法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憲法學現狀需要基于憲法學特征與矛盾兩個角度分析,中國憲法學研究者需要在憲法學現狀分析基礎上,深灰研究中國憲法學的本土化、綜合化與政策化發展趨勢,發展中國特色化憲法學說,提升中國憲法學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

猜你喜歡
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