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安排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教學實效

2019-09-12 00:56吳芬芳
考試周刊 2019年58期
關鍵詞:合理安排動手操作初中生物

摘 要:重視實驗教學,樹立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來自主學習生物知識技能的教學理念,實現快樂自主、積極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通過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識,形成相應技能,培養學科專業素養,從制訂合理實驗計劃、設置濃厚實驗氛圍、倡導動手操作實驗和注重實驗結果反饋等方面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進行科學合理安排。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動手操作;合理安排;有效

生物學科是一門特別注重實驗的自然科學。在組織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培養起濃厚的學習興趣來。特別在具體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們在生物概念的形成、實驗技能的獲得以及良好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等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梢院敛豢鋸埖卣f,不重視生物實驗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不經常進行生物實驗的課堂就不是高效的生物課堂。正因為如此,我們提倡生物教師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樹立起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來自主學習生物知識技能的教學理念,最終實現快樂自主、積極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

對于不少的學校來說,生物學科往往是被邊緣化了的。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要想很好地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來,實驗活動就是最好的抓手。這是由初中生喜歡新奇、性格活潑好動的特點所決定的。所以說,通過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形成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識,形成相應技能,培養起學科專業素養的良好局面是符合教育學與心理學基本原理的。需要廣大初中生物教師去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實驗教學的實效性。

實驗教學的組織與傳統講授型的生物課堂是截然不同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擁有絕對的課堂學習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與方式。正因為這是開放程度很高的課堂,所以更是需要生物教師要對整個的實驗過程有合理巧妙的設計,對于學生的實驗行為要有著高度的掌控。這樣的話,生物實驗課堂才能做到“活”而不“亂”,也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那么,初中生物老師要如何才能做好科學合理地安排實驗活動,以達到生物實驗的輕松高效呢?

一、 制訂合理實驗計劃

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實驗課應該是最受初中學生歡迎的課型了。這是由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生性活潑好動的天性所決定的,也正是因為初中生活潑好動的天性,他們才會從內心深處喜歡上思維活躍、行為解放的動手實驗課。而事實上,初中階段學生所擁有的敏銳洞察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聯想組合等方面的能力對他們很好地完成實驗過程并取得良好的實驗結果都有著巨大的幫助。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個年齡階段學生專注力保持時間不夠長久、意志力不夠頑強、理性思維能力偏弱等心理特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因此,為了保證生物實驗課堂過程的完整性以及實驗結果的可控性,初中生物教師還是要重視合理實驗計劃的制訂。通過實驗計劃的制訂,充分考慮到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實際問題,完善解決問題的辦法在,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在教學《社會行為》這一章節知識的時候,為了探究群體動物的信息交流方式,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這樣的實驗課題——《螞蟻的通訊》。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生物教師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實驗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需要的眾多器材以及學生實驗探究的具體步驟等。比如說要求各學習小組除了帶玻璃瓶、紙片等基本的實驗器材之外還要帶什么樣的甜品來引誘螞蟻?帶什么樣的香料來影響螞蟻的嗅覺(通訊)?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側重于探究什么?不同的實驗步驟,各學習小組不同成員的分工各是什么?等等,這些東西都是要充分考慮清楚的。因為只有這樣,學生的實驗過程才不致混亂,階段的實驗目標才能順利實現,并最終很好地完成動手實驗的任務。

二、 設置濃厚實驗氛圍

初中生的情感世界是非常豐富的。為了保證學生生物實驗過程的順利進行,生物教師除了在開始實驗之前的情感調適準備之外,還要注意實驗氛圍的巧妙設置。因為只有這樣,初中生才能更好地調適自己的心理,做到既保持適當的興奮,又能夠始終冷靜沉著地完成既定實驗步驟,取得理想的實驗成果。否則的話,學生就可能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心理上的波動,甚至是不適,因此而影響了實驗的進程,導致實驗結果的不如意。

以《觀察蚯蚓》實驗為例。對于蚯蚓這種軟體小動物,不少學生會帶有恐懼的心理。如果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沒能很好地調適好學生的心理,在實驗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不適,做好實驗氛圍的設置,那么就可能出現學生不敢動手進行操作的現象,這一點在女生方面可能會表現得尤為突出。而如果學生不敢進行動手操作的話,那么要求他們通過動手操作獲得預期的實驗成果就很難了。所以說,生物教師通過講述實驗的目的和意義,來達到調適學生心理目的,通過親自示范或者是請動手操作得比較好的學生來示范,加以適當的鼓勵,以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通過這樣的示范,甚至是手把手的教導,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投身到實驗中來,關于蚯蚓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食性、身體結構、呼吸方式以及用途等等實驗任務才能順利完成。

三、 倡導動手操作實驗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常用的實驗教學方式主要有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兩種。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有不少的初中生物教師喜歡采用演示實驗的方式。演示實驗能夠取得很好的示范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明確實驗的步驟。通過教師的階段性講解,學生能夠很清楚地知道各個實驗步驟的目的并看到不同階段的實驗成果。除此之外,演示實驗還能很好地控制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秩序。但是如果生物教師因為擔心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放得太開,導致課堂實驗教學收不回來,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而總是采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就不可取了。因為教師的演示實驗畢竟還是教師的主體操作,學生只能是被動地觀察,沒有取得第一手的感官認識與體驗,實驗的效果還是不夠理想。因此,我們還是更提倡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驗操作的方式。

還是以《螞蟻的通訊》實驗為例。如果是由我們生物教師來演示什么樣的香料會影響螞蟻的嗅覺與通訊方式的改變,學生可能會對某一種香料對螞蟻的影響效果有所印象。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到香料的種類有很多,教師是不可能把每一種香料都帶到實驗課堂上來的。那么學生就可能對某一種香料可能對螞蟻造成的影響感到困惑,對于形成他們個性化學習成果的效果就不佳。所以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課前布置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們帶著思考去各自準備香料,讓他們在現場去親身實驗一下螞蟻對各種香料的反應。這樣的話,學生心中的疑惑才能在自己的親身動手操作中解開,他們的實驗印象才會深刻,實驗的效果才能達到最佳。

四、 注重實驗結果反饋

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實驗對象、實驗器材、實驗時間、實驗地點、實驗操作方法等意外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實驗數據的變化,甚至是造成實驗結果的不同。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動手操作之后,生物教師一定要注意各學習小組對實驗結果的反饋工作。因為只有通過學生實驗結果的反饋,生物教師才有可能發現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存在著哪些不足,并且根據他們的實驗過程中存在著的不足給出相應的意見與建議,指出他們改進的方向,并最終獲得正確的實驗結論。否則的話,學生如果因為在實驗過程出現的偏差而獲得錯誤的實驗結論,卻沒能得到應有的修正,使得錯誤的認識與理解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們就只能說辛辛苦苦設計組織的實驗教學起到了反面的作用了。

參考文獻:

[1]葉妙蓮.初中生物實驗課的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1(8).

[2]吳秀萍.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河南科技,2013(10).

[3]袁維新.生物教學中學習策略指導[J].中學生物教學,2000(3).

[4]徐曉玲.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與概念教學的深度融合[J].素質教育,2017.

作者簡介:

吳芬芳,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火田中學。

猜你喜歡
合理安排動手操作初中生物
合理安排時間
合理安排
“上課時間太長,下課時間太短”的啟示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在活動中探索求知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合理安排時間
合理安排寫作順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