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護理干預在剖宮產術后產婦腹脹中的應用分析

2019-09-16 03:21
人人健康 2019年17期
關鍵詞:排氣剖宮產產后

謝 然

(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人民醫院 河北 滄州 061800)

剖宮產是婦產科內常見的一種術式,隨著我國二胎政策放開,近年來剖宮產率有所提升。WHO組織建議,剖宮產比例宜控制在5%-10%以內,因為不僅會損傷產婦的身體,還會帶來諸多術后并發癥,例如腹脹[1]。有學者研究稱,針對剖宮產手術的產婦進行護理干預,能改善母嬰預后。為了進一步探究早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本文選取152例患者分組對比,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信息 選取我院接收的剖宮產患者152例,時間段為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隨機分為2組:76例對照組中,初產婦65例、經產婦11例;年齡位于21-44歲,平均(29.6±5.8)歲;孕周35-40周,平均(37.8±1.2)周。76例試驗組中,初產婦62例、經產婦14例;年齡位于22-42歲,平均(30.4±6.3)歲;孕周36-41周,平均(38.2±1.5)周。2組基本信息無明顯差距(P>0.05),可開展比較。

1.2 納排標準 參照《婦產科學》[2],納入標準:(1)符合剖宮產指征;(2)知曉本次研究,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標準:(1)精神病史;(2)凝血或肝腎功能障礙;(3)合并嚴重妊娠并發癥等。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按照規范流程開展護理工作。

1.3.2 試驗組 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產前干預。護士要熱情接待產婦,和產婦主動溝通交流,介紹剖宮產的適應癥、麻醉方式、注意事項,并告知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增強保健意識。通過針對性健康教育,糾正產婦錯誤的認知,配合深呼吸法、音樂療法,緩解緊張、焦慮情緒,提高產婦的依從性。(2)產后干預。術后6小時禁飲禁食,當麻醉完全消退后,給予產婦流質飲食,以蛋白高、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為主,禁食辛辣和產氣食物,防止腸道積氣引起腹脹;當排氣恢復后,即可正常飲食。(3)早期活動。產后護士要幫助產婦翻身,鼓勵產婦盡早下床活動,合理控制活動時間,確保處于機體承受范圍內。同時指導家屬按摩產婦腹部,能加快胃腸蠕動,降低腹脹發生率。

1.4 觀察指標(1)比較2組產婦首次排氣和排便的時間,觀察腹脹發生情況。(2)采用自制調查量表,評估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估項目包括[3]:①服務態度,②專業技能,③病房管理,共計100分。>8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錄入Excel表格,統計學處理利用SPSS最新版軟件。其中,計數類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類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腹脹和排氣排便時間比較 試驗組排氣和排便時間短于對照組,腹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數據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不斷提升[4]。分析其原因,一是產婦害怕陰道分娩帶來的疼痛,二是醫療進步明顯進步,三是存在嚴重的妊娠并發癥。就目前而言,如果產婦不具備剖宮產指征,建議選擇順產方式。以腹脹為例,是剖宮產術后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不僅增加了產婦的痛苦,還會影響切口愈合。針對該類患者,如何做好護理工作,成為護理人員的關注重點。

?

2.2 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試驗組護理滿意率為97.4%,高于對照組的88.2%,差異顯著(P<0.05)。見表2。

?

本次研究中,選取152例產婦分組比較,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進行早期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試驗組排氣和排便時間更短,術后腹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7.9%vs23.7%),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97.4%vs88.2%),差異顯著,和王娜的研究結果相近[5]。分析認為,早期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遵循以防為主的原則,是根據產后腹脹的發生原因,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文中護理工作的開展,包括產前干預、產后干預、早期活動三個方面,旨在增強產婦對剖宮產的認知,采用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鼓勵產婦盡早下床活動,促進胃腸功能盡快恢復正常,從而降低腹脹發生率。

綜上,針對剖宮產產婦,早期護理干預能預防術后腹脹,加快排氣排便時間,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排氣剖宮產產后
產后出血并發癥的輸血治療及預后
產前宜涼,產后宜溫
如何避免產后大出血
一胎剖宮產,二胎必須剖嗎
剖宮產之父
腹膜外剖宮產術應用于二次剖宮產的療效觀察
二次剖宮產與首次剖宮產的對比分析
堀場制作所的新型排氣流量計
堀場制作所的新型排氣流量計
排氣歧管螺栓緊固力的測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