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嘉陵江

2019-09-17 07:35李佳任航沈洪帆趙飛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6期
關鍵詞:南充嘉陵江油畫創作

李佳 任航 沈洪帆 趙飛

摘 要:油畫作為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藝術,需要在創作的過程中尋求變化、尋求發展,而創新是創作的靈魂?;诒究?、研究生階段七年油畫專業的學習,在學習、創作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擴大有限的藝術視野,文章從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現狀、主要內容出發,分析南充嘉陵江的起源,歸納和概述嘉陵江風光的基本特征,以及用油畫藝術來表達對南充嘉陵江風光的感受,并結合2018年到2019年間自己在繪畫創作上的技法實踐,以南充嘉陵江風光為原型,進行油畫創作,并以工作報告的形式敘述在創作過程中運用的方法,表達對南充嘉陵江的記憶和情感,從中找到能夠啟發自身繪畫的觀念并運用到繪畫創作和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南充;嘉陵江;油畫創作;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充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中的青年項目(簡稱:2018年南充市社科聯的青年項目)(NC2018C056 )研究成果。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是長江上游支流,因流經陜西鳳縣東北嘉陵谷而得名。在南充(地級市),嘉陵江從北自雙女石流入市境,向南依次流經舞鳳鄉、城市區、新建鄉、火花鄉、文峰鄉,在鷂子巖進入南充縣境。境內長26千米,先后接納荊溪、螺溪、西河、泥溪、清水溪等支流,河道蜿蜒曲折。筆者生于斯長于斯,對南充這座城市有很多回憶和感受,并且居住在嘉陵江邊十多年,春夏秋冬,南充嘉陵江在四季中有不同的景致和風韻,經常引人駐足觀看,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觀光和攝影愛好者拍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南充嘉陵江大橋,即老大橋,其建于1975年7月,是南充市的第一座橫跨江面的大橋,是連接高坪區和順慶區之間的交通要道,橋中間是車道,兩邊是人行道。老大橋修建的時間最早,它不僅堅固而且美觀,是每個南充人的記憶載體。每當夜幕降臨,橋上就會亮起五顏六色的彩燈,將夜晚的嘉陵江點綴得神秘而妖嬈。上中壩大橋又稱三橋,是一座獨塔不對稱斜拉橋,西起順慶城區勝利路口,東接高坪區江東大道,橫跨并連通城市綠心——嘉陵江上中壩。嘉陵江上中壩濕地公園設計新穎,造型優美,是一座漂亮的城市景觀。它的建成為南充市民提供新的周末休閑的去處,也為南充嘉陵江風光錦上添花。老大橋和三橋不僅為南充人的生活帶來便捷,極大緩解南充順慶區和高坪區之間的交通壓力,也是南充人民的驕傲和自豪。筆者經過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油畫專業學習對油畫藝術略有研究,也特別希望能使用這種表現形式將南充嘉陵江的美景盡可能多地展現給更多的人。

油畫源自西方,漫長的歲月里油畫在中國的本土化,使它能夠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所接納、欣賞和喜愛。用油畫這種媒介表現南充嘉陵江的美景是一種將藝術性與歷史文化性完美結合的形式實踐。用油畫創作表現南充市嘉陵江風光需要根據南充嘉陵江獨特的美景進行采風和寫生,繼而創作出系列化的作品。在創作初期選景時既要有表現嘉陵江宏觀的大場景也要有表現生活氣息的小場景,將近2007年至2017年這十年來家鄉帶給筆者的內心感觸也融入到油畫創作之中。油畫是一種蘊含著交流意味的藝術品,筆者希望通過南充嘉陵江風光與油畫創作的融合進而推動南充旅游發展,在藝術上探究南充美景的多向表達,在經濟上輔助相關文創產品的多元發展,為南充的藝術經濟建設做貢獻。

油畫創作是一個過程,各個階段都有相應的特點和采取的繪畫方法。筆者從2018年到2019年,以南充嘉陵江為原型,進行繪畫創作實踐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初,這是資料搜集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筆者有較多的想法,通過拍攝照片、寫生、畫草圖,不斷尋找更適合、更易表現的、更能代表南充嘉陵江特色的角度,以及用什么樣的繪畫技法來表現。最開始也嘗試在網絡圖片中找素材,但發現這些圖不僅像素低,而且會有版權問題,所以筆者放棄在網上找圖片,而是通過自己拍攝和現場寫生兩種方式收集資料。有幾個星期筆者大腦里很多想法,為實現落地實踐,做出取舍,就用鉛筆、水彩等將其以草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個階段選擇用草圖進行創作,是一種比較簡單、穩妥的做法,是進行正式創作前的熱身。通過草圖能記錄下自己的想法,對想要表現的題材進行篩選,而南充嘉陵江風光是一個大的創作題材,可以先找到其中比較知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比如老大橋、三橋等,分別對其寫生,最后形成組畫,或以一整幅畫表現南充嘉陵江風光。油畫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又與其他藝術相互關聯,只有找到合適的表現手法,才能更好地表現南充深厚的文化底蘊,描繪油畫主體、細節等,將主題與技法相聯結,整體畫面更耐看。

這次油畫創作是搜集資料、選擇題材、表達觀念的過程,讓筆者不斷用新的眼光去審視周圍的人和事。創作的過程也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厘清生活工作中的混沌,也可以增加我們對繪畫材料的熟悉程度及增強架上繪畫創作的技能技巧,并且能快速發現自己在繪畫藝術中最匱乏的知識和技法,對藝術知識體系的查漏補缺有功不可沒的作用。搜集資料需要獨到的藝術眼光和審美思維,在面對海量的資料信息才不會頭昏眼花及人云亦云,能夠堅持己見將需要的資料挑選出來,進行分類整理。接下來的選擇題材對繪畫的創作來說至關重要,好的題材能事半功倍,而不盡如人意的題材很可能葬送整個創作。面對讓人眼花繚亂的圖像,畫家需要理清創作思路,從個人生存體驗的角度去觀照現實,去表達僅屬于自己個人所擁有的藝術理想與對藝術的認知,充分運用紙媒、攝影、電腦并從中獲取題材,確定題材后開始創作、

從2019年4月初至2019年8月是筆者進行繪畫創作的第二階段。筆者使用手機拍攝的圖片作為素材,繪畫主題選擇的是雨過天晴后的老大橋、三橋及嘉陵江兩岸風景,畫面整體色調偏灰色,遠景有的是在灰色的基礎上偏紫色,也有的偏藍色。選用80厘米長和60厘米寬的成品布畫框,先用記號筆對畫面進行起稿,用熟赭、綠色、天藍、紫色分別勾畫出建筑、樹木、云的基本形狀和位置,上色時根據油畫顏料覆蓋性強和干燥速度慢的特點,先用松節油調和少量青蓮、群青、天藍、象牙黑及大量鈦白在油畫成品布上將天空由近至遠的云層的明暗分別表現出來,再用干凈柔軟的筆揉一揉,起到銜接的作用,同樣對嘉陵江的上色也是從近至遠、從深到淺,但在處理遠處時必須要小心謹慎,否則會破壞草圖的一些細節,為避免這種情況,寧可將遠處留下來暫時不畫。老大橋的橋面可以用鈦白、象牙黑、熟赭等進行調和上色,而橋墩則用鈦白、象牙黑等進行調和畫出漸變的感覺,水面的倒影則是用象牙黑、湖藍和少許灰色調和后上色,畫面遠處的背景是用降調的灰色分別進行渲染上色,使畫面有遠近距離感,畫面左下角是近景,以綠色植物為主,用檸檬黃、淡黃、中黃、深黃、土黃、橘色與天藍、湖藍、群青等顏色分別進行調和,使植物更有層次感,也能烘托出畫面空間感,顯得濕潤,甚至有下雨的氛圍,與南方潮濕濕潤的天氣相得益彰。描繪這些身邊日常景象能夠讓人感到親切,從中深深地體會到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再用群青、青蓮、紫羅蘭、灰等對畫面右邊的遠景進行覆蓋,用熟褐色、樹綠、橄欖綠、寶石翠綠等涂繪中景的樹木,在這個過程中畫面的整體色調定下來后,接下來是畫面的局部進行刻畫和調整。在油畫顏料上色過程中,更關注的是畫面構圖、結構、透視關系的協調,畫遠景的時候一開始是跟著照片的色調,最后呈現的效果是遠處過于鮮亮,導致整個視覺上沒有縱深感,因此將遠景顏色做降調處理,即把白色、中黃色換成藍紫灰色,這樣遠處的背景有了縱深感,與天空的背景色更搭配。在油畫創作中,追求畫面效果是第一準則,如何取舍、處理虛實關系沒有固定準則,而是相對而言。用記號筆勾線雖然不像鉛筆會影響上色效果,但第一遍上色后會有一些痕跡,顏料不能完全覆蓋住草圖,這提示創作者不能忽視細節的處理,從整體出發構圖,再到局部細節的處理,將整個畫面的近景、中景和遠景進行對照并加以取舍。油畫顏料在畫面中上色主要從細化造型、色彩冷暖和鮮灰漸變著手。畫面中近景是老大橋,中景是嘉陵江和兩岸的植被,介于中景和遠景的是上中壩濕地公園,遠景是三橋及背后和兩岸的建筑,造型細化的首要目標是老大橋。除了大橋橋面、橋墩和江中的倒影需要刻畫,橋兩邊的欄桿和路燈也是非常重要的細節,用最小號的筆沾一點鈦白和象牙黑,細致地勾畫出體積感。

畫面中雨過天晴的嘉陵江,左岸已經在些許的陽光下閃耀,而右邊高坪仍然籠罩在烏云下,明暗之間互相滲透交融,使遠景在畫中得以延伸且給人留下想象空間,畫面中有透氣感。處理好近景、中景、遠景的色彩關系,在畫面中近景應著重刻畫,中景是畫面中近景和遠景的過渡,畫面中的遠景不可過多刻畫,不然就會因為太顯眼影響整體效果。遠景中的建筑要有較清楚的輪廓線,但同時在色彩關系上產生朦朧感。

通過這次以南充嘉陵江風光為主題的油畫創作,筆者對家鄉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有更深刻的體會,從上中壩大橋的修建與使用、上中壩濕地公園的建成與開放、老大橋的修葺與完善、高坪王府井的建成與開放到濱江大道和江東大道的重新施工,雖然在這次創作中沒有面面俱到,但挑選的是很有代表性的地標建筑。這十多年南充的發展變化是有目共睹的,看著家鄉變得越來越美,每個在這座城市生活和奮斗的人心中都是驕傲與自豪,筆者也嘗試將學習到、感受到的運用到藝術教學中去,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進行藝術創作,在藝術創作中表達真情實感,同時幫助學生對油畫這種繪畫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熟練運用油畫顏料進行繪畫創作,希望通過油畫教學引導學生對傳統藝術有更包容和更有創造性的思維,培養學生對油畫名作形成基本的鑒賞和審美能力。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我們對課程內容的不斷完善和更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使其能夠油畫創作過程中達到靈感的迸發和情感的宣揚,從而實現藝術本身的價值,而這也是高職院校設立藝術專業的根本意義之所在。

作者簡介:

李佳,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油畫。

任航,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沈洪帆,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趙飛,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油畫。

猜你喜歡
南充嘉陵江油畫創作
嘉陵江邊是我家
聯通大西北 暢通內循環 加快推動嘉陵江全線通航的建議
印象嘉陵江
兒歌作品:姊妹節里等你來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紀錄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體行動在京啟動
基于文化創意視角的南充旅游業創新發展研究
油畫創作中的體驗與反思
淺析油畫寫生與創作教學
論油畫創作中潛意識作用及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