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交通擁堵——城市發展繞不開的難題

2019-09-17 03:08
汽車與安全 2019年7期
關鍵詞:路網高峰機動車

城市交通擁堵的時間和空間特點

根據城市交通出行大數據分析,我國城市交通擁堵呈現出高峰時段鮮明、擁堵路段相對集聚的特征。

呈現典型的早、晚高峰雙峰特征

我國主要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1000萬)工作日擁堵時間段主要為,早上8~9點,下午5~6點,早、晚高峰道路擁堵情況普遍高于其他時段。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承擔了絕大部分交通出行比例

根據對特大城市高峰時段的城市路網交通分擔率進行分析,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交通量超過其他等級道路40%,說明高峰期公眾趨向于選擇城市主干路網出行。很多情況下,即使主干路網已經處于擁堵狀態,通行效率低于次干路、支路,仍是大部分出行者的首選,主要原因為:一是駕駛人不了解次干路和支路的交通運行狀況,無法判斷最優路徑;二是主干路網等級較高,交叉節點間距較遠,車輛一旦駛入其中則很難駛出;三是部分次干路網的交通組織和信號燈設計欠科學,降低了通行效率,使出行者心生畏懼。

以北京為例談城市交通擁堵的成因

我國北京在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快速發展,機動車快速增長,街道出現擁堵。如今,北京通過搖號限購、尾號限行、停車收費調整等一系列治理措施,控制小汽車的增長和使用。交通擁堵指數基本上維持在輕度擁堵至中度擁堵之間的水平,處于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

根據《2018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擁擠堵塞現象依然存在,雖然同比2018年都有明顯下降或持平,北京擁堵還是排第一,居高不下,廣州、上海也緊隨其后。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中心,在交通環境方面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突出問題:

一是車輛過多,成為城市擁堵的首要原因。隨著城市人口增長,我國機動車保有量不斷上升,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為控制機動車的增長和使用,自2008年至今,北京市先后出臺了尾號限行、搖號限購、停車收費調整等一系列治理措施??v觀今年的搖號新政策:2019年北京小客車指標10萬,比2018年少5萬,汽油號僅占4萬,即1000:1的中簽率,獲得購車指標的難度愈加增大。但在相關政策的限制下,催生了大量在京外地號牌機動車,截至2019年4月,北京號牌的機動車達596.8萬輛,6環內辦理“進京證”的外地號牌車超70萬輛,而實際總數可以達到 100 多萬輛。在京非京牌照機動車數量的增長實際抵消了搖號政策的限制,由此造成北京市的機動車保有量仍居高不下。根據《2018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報告分析》,北京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1.935,高峰擁堵里程占比10.83%,均蟬聯中國堵城排行榜首位。盡管較上一季度和2018年第三季度均略微轉好,但北京交通的治堵、緩堵計劃依舊任重道遠。

二是道路建設及交通配套設施還有待完善。當前,市交通委、市政、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市公路管理機構、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等多部門對公共道路的管理體制導致規劃、建設、管養三分離,多頭規劃、分頭建設,缺乏統一建設標準和統籌,造成市政道路網和公路網的規劃不統一,各道路建設項目孤立、分散,路網不完整,斷頭路較多。而北京市早期的環形城市結構規劃,致使交通流量過于集中,部分主干道壓力太大,而次干道、支路、主/次干道過渡或銜接路口、路段的建設又不盡完善,交通線網密度低,通行能力差,因此在高峰時段極易造成擁堵。

其次,隨著越來越多的封閉式小區建立,小區中的道路也歸業主所有,管理歸物業公司,封閉小區的道路不能用于公共交通,便失去了為主干道分擔壓力的作用,小區周邊的擁堵問題日趨嚴重。

最后,交通信號燈、電子眼、顯示器、各類交通標牌、標識、標線、護欄等交通設施的布局、設置不合理。比如部分路段擁堵而部分路段卻車流稀疏等道路供需不平衡問題,所造成的交通混亂同樣影響了道路通行能力,造成了不必要的交通擁堵。

三是人為造成的交通擁堵。駕駛人遵規守法意識薄弱,疲勞駕駛、超速、違規并線、亂停車、占用應急車道、公交車道等顯見性交通違法現象十分嚴重,不僅威脅著交通安全,還引發了交通的擁堵。

其次,電動車、三輪車、行人混合交通現象突出,由此造成道路交通管理難度增加,交通擁堵現象也日益加劇。

最后,居民區、街道停車管理有待加強。物業監管力度不夠,路窄停車難、車輛停放搶占人行道等現象屢見不鮮,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的同時,也造成車輛擁堵。

城市擁堵相關問題討論

人多車多就一定會堵?

以東京為例,50年前,東京有2千多萬人口、200多萬輛機動車,交通非常擁堵;現在,人口達3750萬人、機動車接近1500萬輛,交通反而沒有那么擁堵了。其中,主要原因是東京軌道交通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軌道客運量由1000萬人次/天增加到近4000萬人次/天,相當于現在北京地鐵客運量的4倍,這是支撐了東京地區大交通量的最主要因素。

城市道路越修越堵?

在城市交通發展初期,機動車保有量不大的情況下,修路是解決擁堵的簡易辦法。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車輛的增長速度遠遠大于道路增長速度,單純靠修路無法解決擁堵問題。當道路交通負荷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交通流的網絡化效應會非常嚴重,修高架路、地下隧道等舉措均不能很好地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高密度路網到底為誰而建?

中國很多城市的公交線在主干道上特別集中,線路重復系數高,然而在小路上基本沒有公共汽車,原因是很多小路并沒有連通。因此有人建議打開圍墻,將城市的次支路連通成高密度路網。但是高密度路網不是為小汽車服務的,而是讓行人、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能夠方便、通達,同時還要維持居住環境的寧靜。

猜你喜歡
路網高峰機動車
石慶云
河北廊坊市丁燕問:我國法律對于酒駕有何具體處罰規定
早高峰
拒絕酒駕
“我將不斷進取,向藝術的高峰挺進”
四座“高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