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學校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策略研究

2019-09-19 13:44毛郁琤
財稅月刊 2019年4期
關鍵詞:基礎會計改革教學

毛郁琤

摘 ?要 隨著職業學校的改革以及社會對于通用性人才的需求,基礎會計已成為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必選課程,但是基礎會計課程專業屬性較強,非會計專業學生在該進行課程學習時,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結合實際以物流專業為例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 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改革

一、職業學校非會計專業開設基礎會計課程的意義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管理工作或多或少會與會計產生一定的聯系。比如出公差要學會材料的采購成本的計算、差旅費的報銷;選擇合作對象,就要了解公司的財務成果、經營狀況,這便要求能看懂財務報表。以上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除此之外,管理人員利用會計信息能夠進行科學的決策,強化會計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因此,職業學校諸多非會計專業如物流管理、電子商務以及報關與國際貨運等已經把基礎會計作為必選課程進行學習。

二、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對比

(一)教學目標差異

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會計基礎能夠使學生更好得處理整個財務過程,以及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對以后的就業能力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習會計基礎的目的僅是為了了解常規財務知識,為本職工作提供輔助性幫助。

(二)教學內容差異

對于會計專業學生而言,會計基礎與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課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因此,會計基礎教學內容應非常精細化,如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等。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來說,開設該門課的目的只是輔助本職工作的進行。因此,教學內容主要應包括審核憑證、理解賬簿和報表等。

(三)教學方法差異

對于會計專業學生來說,基礎會計是主干課程。因此教師對教學會比較上心,用多種手段及工具進行基礎會計的教學,同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基礎會計作為輔助性課程,重要性遠不如本專業課。因此,教師對于該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上課大部分以講授形式為主。

(四)學生態度差異

對于會計專業學生來說,通過教師、家長等大環境已經認識到了會計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學習態度大部分積極認真。而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而言,普遍會認為,這門課程是副科,重要性不大,同時,基礎會計的學習也有一定難度。因此,很多人會采取逃課或多種逃避方式來應對基礎會計的學習。

三、職業學校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準確

通過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的比較可以看出,會計專業在基礎會計的學習中教學目標應更高些。據調查,目前職業學校中,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目標與會計專業的相似程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目的并沒有做針對性的需求分析。通過調查,80%以上的學生認為該課程與自己專業聯系不大,因此,大部分非會計專業學生對于基礎會計的學習不感興趣。

(二)教學內容不合理

據調查,大部分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用的都是同一本基礎會計教材,并沒有針對非會計專業的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進。具體內容也與會計專業相同,而課時卻少了很多,學習效果不好。這導致了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逐漸懈怠該課程。

(三)教學方式單一

“互聯網+”時代,我們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大數據和云平臺的巨大影響。但是目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僅用于公開課等教學大賽環節,而真正的課堂上運用較少。這也與教師對信息化技術不夠重視,學校對相關軟件、硬件的投入不足有很大的關系。因此,總體來講,教學手段較為單一無法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有待提高。

(四)教學評價不完善

目前,職業學校對于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評價與會計專業相同,總分采用平時、考試、實訓等幾部分分數折算構成。但是,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考核只能停留在簡單處理相關業務的層面。因此,缺乏分析和決策能力的考核,無法準確得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四、提升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的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

1.提出課程意義

以我校物流管理學生為例,他們畢業以后大部分都于物流公司工作。通過走訪這些物流公司,能夠了解到物流崗位對于學生分析和利用會計信息能力為物流管理工作帶來的好處,及其重要性。走訪過程可以以采訪或者記錄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得感受到基礎會計課程的學習意義,提升學習興趣。

2.制定課程目標

根據課程意義,為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制定以下幾個方面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目標。第一,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了解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第二,通過財務報表及財務分析內容的學習,達到能夠看懂財務報表的水平。第三,通過法律法規的學些,了解違反法律法規的后果及責任承擔。最后通過會計職能的學習,將會計思維與物流管理工作相結合,使學生成為能夠適應現代管理工作的物流管理人才。

(二)整合教學內容

我??筛鶕锪鞴芾韺I的特點對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內容作了一定的整理和改進,主要分為兩塊,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

1.理論內容

由于物流管理專業的特點,物流管理工作中對于會計知識的實操性并不多,大部分只要求能看懂,能分析。由于課時較少,我校物流專業的基礎會計課程理論中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合并簡化為一章節內容,只留最基本的了解性知識;財產清查部分作刪減,只留清查方式與結果處理方式,對會計分錄不做要求。

2.實訓內容

總體上講,對于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訓要求不應過高。實訓課時為理論課時壓縮后產生,量可較少,但必須與理論課區分開。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訓課程主要為識別類課程如原始憑證審核等,及分析類課程如財務報表分析等??缮倭刻砑硬僮黝?,如憑證的編制等,但數量不宜過多。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學生施加過重的教學壓力,讓他們輕松愉快的學習。

(三)豐富教學方式

1.提升教學手段

雖然物流管理專業基礎會計課時量較少,但仍需引起學校及教師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案例教學、演示、ppt等傳統手段外,還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及通訊工具作為輔助手段,構建相應教學平臺,開展多維度的教學。

2.拓寬教學時空

采用新型教學模式,充分將課內外結合。比如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外學習與課內互動相結合,同時通過校企連線互動也可以實現多維度、多層次的教學。通過這種師生間、生生間、校企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學有所用。

(四)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開始上第一節基礎會計課時就應該激發他們的興趣??梢耘e一些有趣的例子。播放相關視頻。也可以請自己曾經教過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來談談自己對于基礎會計課程的感悟及收獲。提出學好會計可以幫助做好管理工作的思想。

(五)完善考評機制

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基礎會計課程不僅要注重結果評價,還要考慮到學習過程的評價,將學生自評與他評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合理、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同時,要利用教學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的跟蹤和記錄,生成學生的學些檔案。這些材料不僅可以考核學生學習情況,也可以作為學校證明方便學生就業時拿出來使用。

參考文獻:

[1]朱麗潔.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市場周刊,2015(6):127

[2]姜瑋.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創新研究 [J].經營管理者,2016(10):441

[3]陳芳.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原理教學改革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3,(12):252-253.

[4]李紅梅,張敏莉.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原理教學改革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2,(9):143-143.

[5]吳順祥,張長海.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材建設的探討[J].科教文匯,2008(11).

猜你喜歡
基礎會計改革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高職高?;A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