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破“經典”

2019-09-26 00:53李業成
雜文月刊 2019年15期
關鍵詞:四書五經經典法家

●李業成

我想秦始皇焚書是個歷史偶然,他剛統治一個大中國,還沒來得及了解品味儒家經典的妙處。秦始皇之后的歷朝歷代,都把儒家的書捧為經典,官方的思想高度一致。

儒家書為什么受到官方如此器重?儒家的書對治國安民或“治民安國”有幫助?!傲T黜百家,獨尊儒術”足見官方態度明確。儒家的書中,充斥著馭民術,這便是“經典”的精妙所在。法家的書《韓非子》的馭民術遠遠高明于儒家,但封建統治者不推崇法家的書,原因是法家的書太露骨,不易擺到面上,儒家的書溫情含蓄。比如法家治國馭民講嚴刑峻法,而儒家講孝,這二者看似南轅北轍,實則殊途同歸,之所以選擇后者,就是因為它溫情含蓄心術內斂。嚴刑峻法不叫術,孝是術?!墩撜Z》中說得明白:“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币馑际钦f,一個人如果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這樣的人不會犯上,也不會作亂。孝,就是治國安民之術。如果把這一點弄明白了,我們就知道其時的封建統治者孝不離口的真實意圖了,無論法家還是儒家都一樣專心致志地為統治者服務。孝的意圖妙,禮的意圖更妙,其時的禮不是現代人觀念中的平等互敬,而是等級條律,任何人不得僭越,如一條繩子從根到梢拴了一大串人,有一個人叫國君,提著繩子的一端,叫治國安民。儒家因為要含蓄要繞彎子,所以它的書就多,篇幅就長,足以讓人皓首窮經,消磨終生。而法家直奔主題,其中一本《韓非子》足矣,其實用和速效可以拿西醫比中醫。

實際上,封建統治者對法家的書只用不說,對儒家的書只說不用,或作招牌用,仁義道德自己做不來,只想讓別人做,讓老百姓做,結果道德一直滑坡。如此,我們就知道這兩家的書各自的輕重了。過去的士子,實際很聰明,只把四書五經當敲門磚,用它取得了功名之后,就像敲門用過的磚頭一樣扔掉了。他們都知道哪是好書,哪是有趣的書,哪是無味的書。曾國藩有個很深的感慨,說自己有幸及早科舉考試成功,才有時間和精力去閱讀大量的四書五經之外的書。如果一個人六十歲才取得功名,那么其一生差不多就只能讀儒家的書了。只讀儒家的書,人的知識面就受到了限制,思想被禁錮,成了短腿或跛腳,走不動走不遠。四書五經確實是經典,但一經封建時代的官方推崇,反而害了它,官方要推崇它,一定要把它變得適合自己,變得道貌岸然了?,F代人不用它科舉升官,拋開它的官方思想,以一種自我思考自由閱讀的方式去讀,蠻可以從中讀出它的知識、趣味和一定的思想,仍不失為經典。

猜你喜歡
四書五經經典法家
小小書法家
小小書法家
小小書法家
四書五經
小小書法家
四書五經有哪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