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在燒傷殘余創面的療效觀察

2019-09-28 02:48毛書雷張建芬葉春江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燒傷

毛書雷 張建芬 葉春江

【摘 要】目的:探討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燒傷后期殘余創面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筆者單位60例燒傷殘余創面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用常規換藥處理,觀察組用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殘余創面愈合時間。結果:觀察組殘余創面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殘余創面愈合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莫匹羅星聯合成堿性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燒傷殘余創面可有效減緩患者疼痛,加速殘余創面愈合。

【關鍵詞】:莫匹羅星;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殘余創面;燒傷

【中圖分類號】R6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大面積燒傷患者治療中,勉強自愈的深度燒傷創面、瘢痕部位過度牽拉致使水皰形成、局部創面循環差、水腫肉芽組織生長等原因,均可形成殘余創面。殘余創面形成后反復破潰、感染,甚至經久不愈合,治療困難,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及心理、精神上的痛苦[1],還會增加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殘余創面的治療是燒傷救治的延續,該過程治療時間長、難度大,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及生活質量,是目前患者及醫務工作者共同面對的難題。因此,對燒傷后殘余創面的處理,選擇一種積極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有研究表明[2],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燒傷后殘余創面,可顯著縮短殘余創面的愈合時間。本研究選取燒傷殘余創面患者,通過分組對比分析,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殘余創面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筆者單位60例燒傷殘余創面患者。納入標準:①按照燒傷“三度四分法”確診為三度燒傷;②年齡≥18周歲;③患者生命體征穩定;④均為火焰燒傷。排除標準:①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②有藥物過敏反應者;③合并有精神障礙者;④配合依從性差者。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0~65歲,平均(30.4±2.8)歲;平均殘余創面面積(20.5±1.4)cm2;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2~68歲,平均(32.1±2.5)歲;平均殘余創面面積(20.8±1.5)cm2。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協會審核同意,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用常規換藥處理,方法如下:溫水浸泡10分鐘后用濃度為2.5%的聚維酮碘紗布覆蓋殘余創面,無菌紗布包扎治療,每日換藥一次,直至創面愈合;觀察組用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方法如下:溫水浸泡10分鐘后,用莫匹羅星軟膏(湖北人福成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067)+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25),混溶在紗布后覆蓋殘余創面,無菌紗布包扎治療,每日換藥一次,直至創面愈合。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②觀察殘余創面愈合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對統計數據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殘余創面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殘余創面愈合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因創面血運差、水腫、肉芽老化、感染、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容易形成難以愈合的殘余創面,此類創面具有散在分布、反復破潰、容易感染以及治愈困難等特點。殘余創面快速愈合已成為燒傷患者救治后期的難題,同時患者康復的重中之重[3]。

由于殘余創面失去了皮膚的保護作用,創面壞死組織上可有大量細菌繁殖[4],從而影響創面愈合。對于殘余創面的修復,傳統治療多是通過清潔、加強營養、控制感染等方法促進創面愈合,但臨床療效甚微,同時干紗布直接接觸創面,換藥時會把新生上皮組織破壞并產生疼痛。莫匹羅星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外用抗生素,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阻止細菌蛋白質合成,從而起到抑菌、殺菌的作用,有效改善創面微環境,從而為殘余創面的修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廣泛存在于機體組織中,是重要的促有絲分裂因子,可以促進細胞的分化、增殖,同時也是形態發生和分化的誘導因子,可以通過促進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相關修復細胞分裂而使肉芽組織生長、新生毛細血管增加,可以改善創面微循環,從而促進殘余創面的修復[5]。本研究中,對殘余創面采用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換藥過程中患者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殘余創面愈合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可以保持創面的濕潤環境,促進創面愈合,同時在換藥過程中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疼痛,對新生的上皮組織起到保護作用[6]。

綜上所述,莫匹羅星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燒傷殘余創面可以明顯減緩患者疼痛,縮短創面愈合時間,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馬啟海.血必凈注射液聯合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深度燒傷殘余創面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12):2469-2472.

黃志群,古誠,劉華,等.莫匹羅星聯合貝復濟治療燒傷殘余創面合并MRSA感染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2,34(11).1520-1521.

廖米榮,王慧利,郭正祥,等.浸浴結合銀離子敷料治療大面積燒傷感染患者殘余創面的療效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2):5192-5195.

周偉明.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聯合納米銀醫用抗菌敷料治療大面積燒傷殘余創面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3):124-125.

劉洋,張宜瀾,黃亞蘭,等.人工真皮聯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在瘢痕和皮膚深度創面整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燒傷雜志,2016,32(4):198-203.

李慶福,王永功,王買全,等.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外用凝膠治療復發性阿弗他口腔潰瘍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2):1211-1212.

猜你喜歡
燒傷
納米晶體銀敷料治療28例燒傷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氯乙酸煙霧吸入損傷中毒鼠肺超微結構改變
三次換藥法在小兒頭面部燒傷中的臨床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picco監測在危重燒傷患者早期液體復蘇中的應用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張厚中厚皮移植對燒傷后手外形功能恢復的療效分析
燒傷患者傷殘接受度及心理彈性對創傷后應激障礙發生的影響
應用磺胺嘧啶鋅治療燒傷模型的藥效學分析
燒傷患者健康需求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
燒傷后真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防治措施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